【留美學子】第3442期
11年國際視角精選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陳屹視線】教育·人文·名家文摘
序曲
來自賓大100年的故事
2024年5月18日傍晚,賓夕法尼亞大學韋茨曼設計學院(Weitzman School of Design)舉辦了一場盛大的畢業典禮。

在這次意義非凡的儀式上,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建築學家林徽因終於獲得了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學學位證書。這一時刻距離她當初入學賓大,恰好整整100年。
早在畢業典禮前,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學院的官方網站就已經公佈了這一慶祝活動的細節,為林徽因補發建築學學位證書的決定贏得了全球關注。


在韋茨曼設計學院的網站上,還專門撰文介紹了林徽因與梁思成夫婦與賓大的深厚淵源。他們不僅是賓大建築學院的傑出校友,更是20世紀中國建築文化發展的奠基者。

林徽因於1924年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建築學,是當時中國赴美留學的女性先鋒之一。然而,由於歷史原因,她未能正式獲得學位證書。此次補發學位,不僅是對她個人貢獻的認可,更體現了對女性教育與文化歷史的致敬。
這一百年的跨越,不僅見證了林徽因個人傳奇的再度迴響,也彰顯了賓大作為全球頂尖學府對歷史與文化傳承的深刻尊重。
2024對美國貢獻最大的藤校
為何非賓大莫屬


作為常青藤大學之一,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簡稱賓大)以其悠久的歷史、卓越的學術聲譽以及遍佈全球的校友網路而聞名。
然而,最為人稱道的是,賓大在培養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才方面表現卓著。
賓大的校訓:“法無德不立”(Laws without morals are useless)。
2024年,在眾多校友中,
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
和近日刷爆各大媒體、牽動美國民眾之心的年輕人 Luigi Mangione,
堪稱典範。
從白宮到華爾街,從矽谷到法庭,四位賓大校友以不同方式改變著世界:
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政治領域掀起風潮,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金融界樹立價值投資的豐碑,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科技領域開創未來,
而年輕人曼吉奧內(Luigi Mangione)以“法無德不立”為信條,為法律與道德交織的世界增添一抹亮色。他們是世界的焦點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唐納德·特朗普:政治的顛覆者

特朗普,這位美國第45任總統,以其強烈的個人風格、非傳統的執政方式以及引人矚目的迴歸計劃,成為了全球政治舞臺上的焦點。他的從政經歷源於其強大的商業背景,而這背後則是賓大沃頓商學院的培養。
在賓大期間,特朗普專注於經濟學,學會了如何在不確定的環境中發現機會。他將這一技能用於房地產投資,打造了一個橫跨全球的商業帝國。
進入政界後,他以“讓美國再次偉大”為口號,將賓大的實踐精神帶入了白宮。他推行的政策備受爭議,但卻體現了他作為賓大學子的核心信念:敢於冒險,改變現狀。
如今,特朗普計劃政治迴歸,這標誌著他對美國未來的深度參與,也展現了賓大在培養全球政治家方面的卓越成就。
沃倫·巴菲特:股神的智慧

被譽為“股神”的沃倫·巴菲特曾短暫就讀於賓大沃頓商學院,但這段經歷對他的投資哲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在賓大,巴菲特接觸到了系統化的金融知識,並學會了如何用理性分析市場。他的價值投資理念深刻影響了全球金融市場,改變了無數投資者的思維方式。
巴菲特創立並管理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成為全球投資領域的標杆。他提倡長期投資、穩健經營和企業社會責任,這與賓大的校訓“法無德不立”不謀而合。他不僅是一個成功的投資家,更是一位倫理道德的踐行者,用實際行動展現了賓大教育的核心精神。
埃隆·馬斯克:科技的探索者

作為當代最具創新力的企業家之一,埃隆·馬斯克的成功源自他對科技的無盡追求。他從賓大畢業,擁有物理學和經濟學雙學位。這段多學科背景為他奠定了跨領域思考的能力,也為他日後創立特斯拉(Tesla)、SpaceX等開創性企業提供了理論支援。
馬斯克致力於推動人類社會向可持續發展邁進。他不僅生產電動車,還用火箭技術探索太空殖民的可能性。他的專案涉及人工智慧、清潔能源和交通革命,每一項都直指人類未來的發展方向。
馬斯克的冒險精神與賓大的“敢想敢為”文化高度契合,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創新的力量。
公眾視他為英雄
與前三位校友相比,路易吉·曼吉奧內或許是最具爭議的年輕人。
路易吉·曼吉奧尼(Luigi Mangione)因涉嫌槍殺聯合健康保險公司(UnitedHealthcare)執行長布賴恩·湯普森(Brian Thompson)而被捕,這一案件迅速成為社會熱點。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儘管曼吉奧尼面臨謀殺指控,他卻被部分公眾視為英雄。他在被捕時表示,他的動機並非出於私人恩怨,而是為了對抗一種“系統性的社會暴行”,並指控聯合健康保險公司“將盈利置於人命之上”。聯合健康保險公司是美國最大的醫療保險提供商之一,但長期以來備受批評,包括拒絕賠付、抬高藥物價格、剝奪病患必要治療等問題。據報道,布賴恩·湯普森在任期間推行了一系列被指不公平的政策,導致許多病患因無法負擔醫療費用而失去生命。曼吉奧尼在庭審中控訴稱:“這些冷血的商業決策讓無數無辜者失去了生命。”他公開宣稱,這次槍擊是對一個“沒有道德的系統”的控訴。一些民眾對他表示同情,認為他是在為那些無力反抗醫療體系的弱勢群體發聲。支持者認為,曼吉奧尼的行為是一種對不公的反抗。他的動機並非私利,而是為了揭露和挑戰一個漠視人命的系統。許多人將他視為“新時代的羅賓漢”,為普通民眾爭取權益。曼吉奧尼的案件引發了對法律與道德關係的深刻思考。他的行為究竟是“為了正義的抗爭”還是“對法律的挑戰”?這一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但它揭示了當下社會中深層次的不滿和矛盾。“如果我們不能讓法律服務於道德,那麼法律就是空殼;如果系統不能保護弱者,那麼這個系統就是病態。”這一言論既是對案件的辯護,也是在呼籲社會反思。無論最終的判決結果如何,曼吉奧尼的案件已然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徵。這不僅僅是一次刑事案件,更是對社會正義與個人責任的探討。案件引發的輿論壓力可能會迫使醫療保險公司重新審視其政策,增加對弱勢群體的保護力度。曼吉奧尼案揭示了法律與道德之間的緊張關係,可能會促使學界、法律界重新定義法律的角色與邊界。案件可能激發公眾對暴力行為的複雜思考,尤其是當暴力行為與社會問題聯絡在一起時,如何在法律和道德之間找到平衡點。或許正如曼吉奧尼自己所說:“我並不想成為英雄,我只是希望這個世界能少一些冷漠,多一些公正。”他的名字將被載入史冊,而他引發的蝴蝶效應,將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顯現並被深刻解讀……
這四位賓大校友各自在踐行著賓大教育理念。
特朗普重塑了政治規則,
巴菲特定義了金融智慧,
馬斯克開創了科技未來,
而路易吉則在法律與道德的交匯點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這所大學不僅教授知識,更賦予學生改變世界的力量和責任感。賓大的教育不僅關乎學術,更關乎培養兼具智慧與道德的全球公民。
賓大不只是他們的母校,更是他們理念和行動的起點。
四人雖在不同領域發展,卻無一例外地體現了賓大“法無德不立”的校訓精神。他們用各自的方式改變著世界,而這正是賓夕法尼亞大學對未來的最大貢獻。


近期發表
名校之路-父母如何匹配兒女未來
訪談千位世界高人的她 收穫了什麼


【名校之路】過來人的教訓與秘籍
喜歡就點“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