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歲的肖恩(Shawn K)曾是一名年薪15萬美元的元宇宙公司軟體工程師,生活穩定、收入可觀。然而,這一切在去年戛然而止——他因為人工智慧的迅猛發展而被裁員,至今仍未重返職場。如今的他,住在紐約市區一輛旅行拖車裡,靠送外賣和拍賣舊物艱難維生。
即便如此,肖恩並不怨恨AI,反而稱自己是“AI極繁主義者(AI maximalist)”——一個相信AI將帶來深遠、不可逆轉變革的人。

據《財富》雜誌(Fortune)報道,肖恩並不是第一次經歷失業。他曾在2008年金融危機和新冠疫情期間兩度被裁,但都在幾個月內迅速找到新工作。然而2023年4月第三次被裁時,他直覺這次不同了。
“我親眼看到AI取代人類的速度遠超以往。這不是臨時調整,這是範式轉移。”
他在過去一年多時間裡投出超過800封求職信,卻只收到不到10次面試邀請,其中還有幾次面試官竟然是AI系統本身。這令他愈發確信:AI引發的“大取代”潮流,已經不可逆轉地開始了。

從一名高薪技術人才,到無穩定收入的“邊緣人”,肖恩的轉變令人唏噓。如今他靠送外賣勉強維持生活,夜裡睡在一輛旅行拖車中。為了支付日常開銷,他還在網上拍賣自己的傢俱、電腦、用品——即使每件只能換來幾十上百美元。
他曾考慮重新回到大學攻讀資料科學或AI相關學位,但高昂的學費讓他不得不放棄。
“諷刺的是,我是被AI‘淘汰’的工程師,卻因為AI影響力太強而無法逃避它。”
儘管生活潦倒,肖恩卻沒有像很多人那樣怨恨AI。他說,他真正失望的是人類企業管理層的選擇:
“問題不在AI,而在於人們用舊思維面對新工具。AI本可讓10人團隊發揮千倍效率,但公司選擇裁掉9人,只留1人節省成本。”
他認為,AI應該成為“生產力倍增器”,而不是“裁員機器”。
美國勞動統計局表示,軟體開發仍是未來增長最快的職業之一。但現實中的肖恩,卻代表著一群新型失業者的困境:他們擁有高學歷和技術背景;對新科技持開放態度;但他們卻在AI變革的浪潮中被排除在“價值鏈”之外。
AI公司Anthropic的執行長Dario Amodei在今年初曾表示:“一年後,全球所有程式碼都可能是AI寫的。”
如果這一預言成真,像肖恩這樣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當天匯率
1 美元=7.21 人民幣
歡迎關注 華人生活網
華人生活app 全新升級了
華人生活app成為你
拓展人脈和商機的工具

閱讀原文網址下載華人生活平臺,
美國同城分類資訊網免費釋出平臺!
點選下方原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