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大選勒龐民調領跑卻面臨禁選,誰接班?巴黎大區多數市長極擔憂治安問題!

巴黎3月30日(許清如)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RN)領袖瑪琳·勒龐(Marine Le Pen)正面臨司法審判,其政治前途懸而未決。本週六,法國東南部發生3.5級地震,無人員傷亡。
勒龐的政治命運懸於一線】
3月31日星期一,瑪琳·勒龐將在“歐洲議會議員助理”一案中接受判決,若被裁定“立即喪失參選資格”,她將無緣2027年法國總統大選。這將阻止她第四次競逐總統職位。雖然勒龐本人表現得較為冷靜,並堅稱會提起上訴,但她的身邊人對此則顯得謹慎得多。
現年56歲的瑪琳·勒龐將在週一上午迎來司法裁決。針對“歐洲議會議員助理”一案,檢方在去年11月出人意料地要求對她判處5年喪失參選資格,並立即生效,即使上訴也無法改變該判決。同時,檢方還要求判處她5年監禁(其中2年不可緩刑,可進行刑罰調整)以及30萬歐元的罰款。
面對可能失去競選資格,勒龐在接受《星期日報》(La Tribune Dimanche)採訪時回應稱:“我看到很多人在說我們很緊張。就我個人而言,我並不緊張,但我理解為何有人會如此。法官對我們的運動有‘生殺大權’。”然而,她仍抱有希望:“但我不認為他們會走到這一步。”
勒龐曾公開表示,如果法院真的對她判處“立即生效的喪失參選資格”,那麼這將是“極不民主的決定”,因為這意味著即便她提起上訴,也無法改變初審判決的影響。然而,即使勒龐堅稱自己會上訴,她的團隊內部仍在權衡利弊:如果法院的判決僅剝奪她不足兩年的參選權,她仍有可能在2027年大選前恢復資格,那麼是否值得再經歷一場漫長的二審?
但另一方面,不提起上訴則意味著預設接受判決,某種程度上相當於承認有罪。這使得勒龐及其團隊陷入兩難境地。
如果勒龐真的失去參選資格,誰將代表國民聯盟出戰2027年總統大選?目前,黨內尚未有人明確提出替代方案,但外界的關注點已逐漸轉向現任國民聯盟主席、28歲的喬丹·巴爾德拉(Jordan Bardella)。
最新的Ifop-Fiducial民調顯示,60%的法國民眾預測巴爾德拉將代表該黨參選總統,而43%的人甚至表示“希望”他參選——這一支援率比勒龐本人還高出一個百分點。儘管黨內高層目前未公開支援“B計劃”,但公眾的傾向已開始發生變化。
國民聯盟內部的一些人士對未來持悲觀態度,他們認為司法機關可能會“痛下殺手”,徹底斷絕勒龐的總統夢。正如一位黨內人士形容的:“就像電影《生死時速》裡的公交車一樣——他們(司法系統)已經上了車,不能停,否則車就會爆炸。”
然而,勒龐的忠實支持者依舊堅信她不會輕易退出政壇。一位國會議員斬釘截鐵地表示:“不,她不會放棄。”
無論最終判決如何,國民聯盟在2027年總統大選前的政治格局,恐怕都會因此次審判發生重大變化。

【2027年法國總統選舉:勒龐支援率大幅領先,壓倒中間派和梅朗雄】

根據最新的依弗普(Ifop)民調,勒龐在2027年法國總統選舉首輪投票意向中遙遙領先,支援率在34%至37%之間,遠超其他候選人。她的主要對手分別是中間派候選人愛德華·菲利普(Édouard Philippe)或加布裡埃爾·阿塔爾(Gabriel Attal),以及極左翼“不屈法國”黨(LFI)領袖讓-呂克·梅朗雄(Jean-Luc Mélenchon)。
然而,就在這項民調公佈前夕,勒龐正面臨以上那起可能影響其參選資格的司法案件。

勒龐穩居榜首,領先優勢明顯

無論中間派或左翼推出何種候選人,瑪琳·勒龐始終保持首輪投票第一依弗普調查顯示,在不同假設下,她的支援率介於34%至37%之間。
若前總理愛德華·菲利普代表中間派參選,他的支援率為21%,而右翼共和黨(LR)內部潛在競爭者、現任內政部長布魯諾·雷泰諾(Bruno Retailleau)則獲得11%。若由加布裡埃爾·阿塔爾代表執政黨參選,他的支援率為20%,而共和黨人洛朗·沃基耶(Laurent Wauquiez)則僅能獲得8%。無論對手是誰,勒龐的領先優勢都十分明顯

中間派暫居第二,菲利普最具競爭力

目前,中間派候選人仍穩居第二名。前總理愛德華·菲利普是最被看好的中間派候選人,支援率在20%至25%之間。然而,如果內政部長布魯諾·雷泰諾參選,他可能會分走部分右派選票,導致菲利普的支援率下滑。此外,若左翼推出歐洲議會議員拉斐爾·格呂克斯曼(Raphaël Glucksmann)作為候選人,他將能獲得11%的支援率,也可能對中間派構成一定威脅。
另一位潛在的中間派競爭者、前總理加布裡埃爾·阿塔爾雖能進入第二輪,但其支援率始終未能突破20%

梅朗雄位列第三,左翼難以形成強有力挑戰

在左翼陣營中,讓-呂克·梅朗雄以12%-13%的支援率位居第三。他在鞏固基本盤的同時,也因其在以色列-哈馬斯戰爭問題上的爭議性言論而面臨輿論危機。梅朗雄及其政黨“不屈法國”被指煽動反猶主義情緒,導致他在部分選民中的支援率受損。
此外,社會黨(PS)尚未決定最終候選人,但目前黨魁奧利維耶·福爾(Olivier Faure)支援率僅有4%-5%,表現不佳。然而,他仍比2022年大選時的巴黎市長安妮·伊達爾戈(Anne Hidalgo)1.7%的慘淡成績要好。法國共產黨(PCF)候選人法比安·魯塞爾(Fabien Roussel)的支援率在2%-4%之間,而綠黨(EELV)候選人瑪琳·唐德利耶(Marine Tondelier)支援率則穩定在3%左右。

右翼候選人仍難突圍,共和黨表現低迷

共和黨在本次民調中表現不佳,目前還難以躋身第二輪。洛朗·沃基耶的支援率僅在5%-8%之間,若加布裡埃爾·阿塔爾代表中間派參選,他的得票率會稍有提升,但若由愛德華·菲利普參選,他的成績則更低。相比之下,布魯諾·雷泰諾的表現稍強,支援率達到11%,但仍然不足以讓共和黨成為決定性力量。
同時,在民族主義右翼陣營,極右翼人物埃裡克·澤穆爾(Éric Zemmour,政黨“再征服”Reconquête)目前的支援率介於5%-6%,略低於2022年大選時的水平。而極右翼政黨“法國崛起”(Debout la France)領導人尼古拉·杜邦-艾尼昂(Nicolas Dupont-Aignan)則能獲得3%-4%的支援率,較2022年有所上升。
【法國東南部地震頻繁但強度有限】
本週六,法國東南部的上普羅旺斯阿爾卑斯省(Alpes-de-Haute-Provence)和上阿爾卑斯省(Hautes-Alpes)發生了一場小型地震。根據法國中央地震局(BCSF)釋出的資訊,地震發生於當地時間14時過後,震級為3.5級。震中位於凱拉斯公園(Parc du Queyras)南部和巴塞洛訥特(Barcelonnette)北部之間的地區。
法國東南部屬於地震活動較為頻繁的地區,然而,大多數地震的強度較低,較少對居民生活造成重大影響。此次3.5級地震雖屬中等強度,但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
法國中央地震局報告,該地區此前也曾發生過更強烈的地震。3月18日,尼斯(Nice)北部曾記錄到一次4.1級地震,並伴隨多次餘震,但同樣未造成損害。
儘管此次地震的震級不算高,但當地部分居民仍然感受到明顯震動。一些居民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地震持續了幾秒鐘,房屋輕微晃動,部分傢俱和燈具出現輕微擺動。不過,由於法國東南部本就屬於地震多發區,居民們對此類小型地震已有一定心理準備,未引發恐慌。
法國並不是地震高發國家,但東南部靠近阿爾卑斯山脈,由於地質板塊運動,時常會出現小規模地震。法國中央地震局的地震監測資料顯示,近年來,該地區每年都會經歷數次3級以上的地震,其中部分震級可達4級或更高。
地震專家指出,雖然當前發生的地震對建築和人員無直接威脅,但仍需保持警惕,特別是在建築物較為老舊的地區,可能會存在結構隱患。此外,法國政府和相關部門長期以來也在對地震活動進行監測,並提供防災指南,以確保居民安全。

根據地震學家的分析,單次3.5級地震不會對區域構造造成明顯影響,因此短期內發生更大規模地震的可能性較低。然而,法國東南部的地震活動仍在持續,未來可能會出現更強震級的地震,因此,居民應保持警覺,並掌握基本的地震應對措施。

目前,法國地震監測機構將繼續關注該地區的地震活動,並向公眾提供最新資訊,以確保居民能夠及時瞭解地震動態並做好應對準備。
【法國市長憂安全問題,呼籲國家提供更多支援】
近期,一項由法國民意調查機構依弗普進行的調查顯示,安全問題仍是法國市長最為關注的議題之一。然而,大多數市長認為,國家在安全管理方面給予的支援不足,甚至超過半數的受訪者表示有“被國家拋棄”的感覺。
該調查由法國《巴黎人報》(Le Parisien)釋出,共對全國504名市長進行了問卷調查。資料顯示,48%的受訪者認為安全問題至關重要,19%更是將其視為當前的首要任務。然而,不同地區和城市規模之間的關注度存在差異。例如,在人口超過1萬人的城市,82%的市長認為安全問題重大,而在巴黎大區(Île-de-France),這一比例為77%。相比之下,法國其他地區的這一比例僅為47%。
面對日益嚴峻的治安挑戰,許多市長希望擁有更大的權力,以加強地方治安管理。例如,74%的受訪者希望政府簡化公共區域安裝監控攝像頭的行政程式,以提高對犯罪活動的監控和打擊力度。此外,65%的市長要求賦予市政警察(police municipale)更多執法權力,使其可以執行身份檢查,甚至搜查車輛和個人,就像國家警察(police nationale)和憲兵(gendarmerie)目前所做的那樣。
然而,儘管地方政府努力加強治安,56%的市長仍然認為國家在安全問題上“拋棄”了地方政府,迫使市政當局自行填補這一空白。但這種“被拋棄”的感覺在不同地區之間差異明顯。例如,在巴黎大區,這一比例高達83%,而法國其他地區的市長中,僅有55%持相同觀點。
除了尋求更多權力和資源外,市長們還希望國家在安全事務上保持更透明的資訊共享。調查顯示,93%的受訪市長認為,他們應該被系統性地告知本市是否有被列入“S檔案”(Fiche S)的人士居住。所謂“S檔案”是法國安全機構對可能威脅國家安全人員的監控名單,涵蓋極端主義分子、恐怖嫌疑人等。市長們認為,這類資訊對於地方政府的安全管理至關重要。
此外,89%的市長希望,當國家決定在某個城市安置難民時,必須事先獲得市長的同意。他們認為,國家政府在決定如何分配和安置難民時,往往沒有與地方政府充分協商,而這加劇了地方治安管理的壓力。
【圖說】

巴黎大清真寺在本週六晚間發表的一份宣告中表示,正如其他穆斯林機構所宣佈的那樣,2025年齋月於2025年3月30日星期日結束。

本週六,一名婦女被發現死在馬恩省(Marne)埃斯特內(Esternay)的一棟房子裡。檢察院稱,當天傍晚發現這具女屍時,她的丈夫攜帶武器躲藏在屋內,引發了國家憲兵干預小組(GIGN)的干預。香檳沙隆區(Châlons-en-Champagne)檢察官安妮克·布朗(Annick Browne)告訴法新社(AFP),該男子是一名七十多歲的前警察,從中午開始就攜帶武器躲在自家地下室,導致街道被封鎖,國家憲兵特遣部隊也被召來。

隨著3月31日冬季驅逐禁令即將到期,最新資料顯示,驅逐執行量同比暴漲87%,房租欠繳訴訟數量也持續攀升。
【國際】
– 從下週二起,比利時菸草商出售的香菸盒必須隱藏起來,以免被人看到。這些香菸可能會被藏在簾子、不透明玻璃或推拉門後面,這項措施的目的是降低菸草在年輕人中的可見度。
–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宣佈,湯加群島(îles Tonga)週日發生7.1級地震。儘管最初擔心會發生海嘯,但警報已經解除。
– 本週六,法國外貿部譴責了“美國的干涉”,因為美國駐巴黎大使館向幾家法國公司發函,詢問它們是否制定了內部反歧視計劃。法國外交部在發給法新社的一份宣告中說:“美國對法國公司包容性政策的干涉,如威脅徵收不合理的關稅,是不可接受的。法國和歐洲將捍衛自己的企業、消費者,同時也捍衛自己的價值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