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曆史第一次,特朗普上演“千變萬化的外交”

點選
上方藍字
關注我們
剛半個月,特朗普“千變萬化的外交”衝暈世界。華盛頓特區阿拉伯中心的高階研究員庫裡對半島電視臺說:“他(特朗普)說的話必須認真考慮,但不應將其視為明確的政策路徑。他還有其他動機,一些商業動機,一些個人動機,一些家庭關係動機,一些投資機會動機……所以這是一項有趣的研究,也是千變萬化的外交手段。”
加沙問題是世界最新的困惑。特朗普究竟想讓美國怎樣“接管”加沙?他本人的表態與白宮的說法有差異,他自己的前後表態也不盡一致。
當地時間2025年2月4日,美國華盛頓特區,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召開聯合新聞釋出會。(圖源:外媒)
沙特、埃及、約旦、阿盟、土耳其、甚至伊朗都做出明確表態,核心是加沙永遠屬於巴勒斯坦人,必須建立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的巴勒斯坦國。特朗普想讓巴勒斯坦人去埃及西奈半島定居,從哪個角度看都無可能。“獨立澳大利亞”網站的評論說:“特朗普似乎把西奈半島和海湖莊園搞混了。”
特朗普說的話不僅飄移不定,而且他是“第一爆料中心”。“清空加沙”、“接管加沙”、要對加沙擁有“長期所有權”,這些詞第一次都是從他嘴裡說出來的,完全沒有經過他的助手匿名“放風”,而這些訊息都是“核爆”級別的。外界不信這些話吧,說話的是美國總統;全信吧,這些想法又太荒誕,屬於實實在在的“與全世界對著幹”。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2月5日解釋了特朗普的言論:“在我看來,特朗普總統所做的事是非常慷慨的,他只是提議讓美國介入(加沙),清理廢墟,清理地面上所有的破壞物,清理所有未爆炸的彈藥。” 他還說,在此期間,加沙民眾就無法住在那裡,因為工作人員需要進來清理廢墟,移走彈藥。(圖源:外媒)
除了加沙問題,特朗普的貿易政策更讓人眼花繚亂。上臺後的短短兩週多,特朗普宣佈了對哥倫比亞產品徵收關稅,此後又暫停;宣佈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產品徵收關稅,然後又暫緩30天。他對中國產品徵收關稅,並威脅隨時對來自歐洲的商品徵收關稅。華盛頓郵報評論說,“總統幾乎每天都會在橢圓形辦公室的辦公桌上發表評論,不斷髮表有時相互矛盾的貿易相關威脅和承諾。”
彼得·納瓦羅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曾任白宮貿易顧問,去年3月他因“國會山騷亂事件”坐了牢。由於忠誠,他再被特朗普任命為白宮貿易與製造業高階顧問。納瓦羅對特朗普的“自相矛盾”大加讚揚:“事情看上去有點混亂,其實不然,這是天才之舉。” 華盛頓郵報在分析了特朗普的易變之後,也這樣總結:“對於特朗普的關稅策略來說,混亂是一個特點,而不是一個缺陷”。
但許多美國政客並不同意這一看法,他們中的一些人認為特朗普是在擔心金融市場崩潰的情況下猶豫不定。民主黨眾議員琳達·桑切斯說:“這確實讓事情陷入了混亂。特朗普宣佈了一些事情,然後他害怕了,就撤回了決定。很明顯,他的貿易政策沒有經過深思熟慮。”
當地時間2月3日,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決定將暫緩對加拿大產品加徵關稅,為期至少30天。加拿大方面也放棄實施報復性關稅。(圖源:外媒)
華盛頓郵報說,“據一些曾與特朗普談判或關注其交易的人稱,特朗普的談判策略長期以表演和即興發揮為主,目的是讓談判夥伴、商界和外部觀察家們猜不透。他喜歡站在舞臺中央,全球數萬億美元的貿易命運取決於他的下一步行動。”“與那些更為保守的執行長不同,他往往會在非正式的新聞釋出會上宣佈重大決定,同時簽署最新的行政命令。透過這種方式,他保證了獲得記者最大程度的關注,同時又儘量減少記者深入研究政策細節的機會。”
讓人猜不透,這曾是一些古代帝王的馭人術,目的是讓自己的隨心所欲和捉摸不定變成周圍人的恐懼。但是進入現代社會以後,法律和確定性成為公共政治的基礎,信譽成為權威的重要來源,易變越來越不受歡迎。特朗普這樣幹,會逐漸將他的受歡迎縮小到媒體和傳播渠道,因為通常來說,那裡隨時歡迎各種意外的東西。
據統計,從特朗普上任至2月5日,他創紀錄地簽署了54條行政令,相較之下,前總統拜登在上任一百天內才簽署了42條行政令。圖為自富蘭克林總統以來,美國曆任總統百日內簽署的行政令數量統計圖。(圖源:網路)
在媒體和傳播渠道之外,政治和經濟界肯定會對特朗普千變萬化的外交和隨心所欲的行政令產生越來越強烈的牴觸。小國會對他逐漸三心二意,以各種辦法拖延對他的配合,或者給配合打折扣。大國則會更傾向於依靠自己的實力,以不變應對特朗普的萬變,忽略他的交易。
熱文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