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專女生拿下數學全球競賽第12名,天才何以被分流?

 防走失,電梯直達安全島報人劉亞東A 


01  她以為她不配
昨天的社交平臺被一個17歲的中專女生刷屏了。
姜萍,女,17歲,就讀於江蘇省漣水中等專業學校。
2024阿里全球數學競賽決賽,全球共有801名選手成功晉級。
姜萍位列全球第12名,也是前30名中唯一一個女生。
作為一名服裝設計專業的中專生,她的數學全靠自學。
在一眾清華北大麻省理工等名校生中,中專生的她格外耀眼。
小說爽文都不敢這麼寫,去廟裡許願都不敢這麼狂。
但是她說:“我以為我不配。”
這一句話,讓多少人眼中泛淚。
這句話背後,隱藏著她多少艱辛?!

02  為什麼讓人感動?
為什麼姜萍拿獎能夠刷屏一整天,甚至讓人感動落淚?
因為太罕見了。
這樣水平的數學高手,通常都是進入頂尖大學的料,而姜萍卻流落到了中專,實在讓人覺得惋惜。
社會對中專生的偏見,有誰不知道呢?
可是分流的時候,他們都還只是孩子。
很多人跟著老師系統學習數學都覺得很難,更不要說自學數學了。
姜萍所經歷到的難處,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感同身受的。
只要稍有差池,她就可能渾渾噩噩度過一生,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可以這麼優秀。

03  哪裡出了問題?
就在兩個月前,菲爾茲獎得主、數學巨匠丘成桐在華中科技大學發表了題為“中國數學的現狀與未來”的演講,坦言我們的數學水平還停留在美國上世紀40年代的水平。
所有的學生和家長都能感受到,數學的重要性在中小學階段日益提升,數學學科的學習甚至是很多學子的噩夢。在雙減政策之下,很多學科競賽都被廢止了,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資訊學五大學科競賽仍然保留。
我們全社會都在尋找數學天才,驀然回首,卻發現在無人問津甚至棄之如敝履的角落裡,還流落了這樣一顆明珠。
在大家都無比重視數學的前提下,一名天賦與熱愛都極高的女生在中考時提前出局,問題出在哪裡?
04  江蘇學子提前“入獄”
名不見經傳的漣水中專就這樣出現在全國人民眼前。
提到江蘇,很多人就會覺得難怪如此了。
“蘇大強”在社交媒體上頗有盛名。
江蘇既是經濟強省,也是教育強省,更有自古以來的崇文重教傳統,江蘇學生的辛苦和卷在全國都能排到前列。
我們都知道河南是高考大省,河南學生高考是地獄模式,因為考生太多。
但是,江蘇省人口總數8505萬,河南省人口總數9883萬。江蘇省高考人數48萬,河南省高考人數136萬。
看出問題了嗎?在總人口差距不大的情況下,高考生少了近三分之二。這是因為江蘇是中考分流執行最狠的省份,很多孩子在中考分流時就提前出局了。
如果說河南的高考是地獄模式,那麼江蘇的孩子在中考時就提前“入獄”了。

05  分流後真能逆襲人生?
據報道,姜萍是由於偏科沒能考上重點高中,她選擇了中專,追求自己服裝設計的愛好。雖說中專生也可透過對口招生的機會再考大學,可最好的也不過常熟理工而已。
然而,她的數學才華是可與頂級學霸比肩的啊!
在這張排行榜上,她前面的人來自於北京大學、劍橋大學、清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等等。
雖然說上了中專不代表人生定格,還可以繼續努力考大學。
但是要知道在一些中專學校,學生主要學習職業技能,語文、數學、英語等通識課程都可能開設得非常少,甚至沒有系統地教學。
這樣的中專教育,不要說考大學了,孩子們在未來想要做職業轉換都面臨巨大障礙。
06  呼喚多元化的教育體系
姜萍是不幸的,她對數學天賦極高,卻只能去上中專。
姜萍又是幸運的,透過一個比賽,被全中國看見,命運從此改寫。
但一定還有許多像她一樣有天賦的學生,被分流被冷落,被淹沒在茫茫人海中。
許多有天賦的學生因為“偏科”而被迫分流,很多還沒懂得要好好學習的孩子被迫選擇非主流的教育路徑。這是中考分流最讓家長們難過的地方。
很多家長認為,應該“靜待花開”,給成長中的孩子多一些機會,多一些普高名額。
也有家長認為,社會應該建立一個更加多元化的教育體系,而不僅僅依賴中考和高考一刀切。
現實情況是,中考沒考好,或者高考沒考好,一輩子基本就被另眼相看。
社會需要建立一張更大的教育網路,網住每一個不一樣的孩子。
中國從來不缺天才,但缺乏挖掘天才的體系,也缺乏對與眾不同的孩子的包容。

既然“讚賞
光有第一個字是不夠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