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特朗普的本質是個網紅?

不要糾結特朗普政策合理性,網紅只在乎流量,只要能製造熱點,他什麼都願意做。
文 | 修明

前天的文章,我說特朗普的本質是個網紅,今天我就詳細說說這點,幫大家看清特朗普的本質。

國內經常有人說特朗普是一個企業家,是他的企業家自覺幫助他贏得了大選,還說他像管理公司一樣在管理國家。
這句話可以說大錯特錯,他們沒有看出,特朗普的網紅特性遠大於他的企業家特性,助力他成功的也不是他運營企業的能力而是營銷天賦。
特朗普的特點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口不擇言、反覆橫跳、出爾反爾、色厲內荏。

翻遍美國,都找不到第二個類似特朗普的企業家,而且從歷史上看,企業家參加總統大選的成績往往非常慘淡。

就拿近年說,特朗普第一次當選後,曾掀起一波企業家參政的熱潮,2020年民主黨初選,就有兩位大富豪參加選舉。

一位是彭博公司的創始人布隆伯格,他的淨資產達到500億美元以上,而2022年特朗普的淨資產不過32億美元,布隆伯格是一個遠位元朗普成功的企業家,但他的參選成績卻十分慘淡。
2020年,布隆伯格投入5.6億美元的競選資金,遠超其他民主黨對手,結果最後只贏得了一個小島,沒有拿下任何一個州。

另一位參選人是對沖基金高管、Farallon Capital創始人湯姆·斯泰爾,淨資產在16億美元,距特朗普相差不遠,在初選中投入了2.5億美元,結果也是一個州都沒拿下。
最近的共和黨初選,印度裔企業家維韋克努力模仿特朗普,也只在初選中屈居第四。
這是總統,我們再來看國會,美國有100位聯邦參議員和435位聯邦眾議員,初步整理,有5名參議員和4名眾議員有企業家背景,佔比不足2%。
可以說,企業家背景的人在民選政治中並不受歡迎,人民往往認為這樣的人脫離群眾,且容易以權謀私,只代表特殊利益集團而非廣大群眾。特朗普是極為罕見的例外,選民似乎選擇性忽視了他的一切缺點。
如果你認為是特朗普的企業家特性幫助他贏得選舉,你就無法解釋為什麼和他成就相近、或者比他成就大得多的企業家在選舉中一敗塗地。答案只能是特朗普的本質並非企業家,而是網紅。
縱觀特朗普的一生,他的網紅生涯遠比企業家生涯要順利。
不像很多人吹噓的,在當選總統前,特朗普的企業經營的並不算成功,1990-2016年,他至少申請過6次破產,其中一些重大專案,如特朗普大西洋賭場、特朗普航空、特朗普娛樂度假村和特朗普大學都因經營不善最終關閉或面臨訴訟。
特朗普也並非很多人說的是白手起家,他從父親那裡繼承了龐大的資產,特朗普的父親弗雷德·特朗普已經建成了房地產帝國,並且給孩子留下了2.5億-3億美元的資產,當時是1999年,美元的含金量可比現在高得多。
還有媒體計算,如果按照2018年的美元計價,特朗普的父親在1980-1990年代至少為其子女輸送了4.13億美元,助其創業。

可以說特朗普出生就是含著金鑰匙的,起點遠比普通人高得多,站在父親的資產上,他的商業成績並不優秀。
紐約時報就曾依照他繼承的資產、和他當下企業的估值,計算出特朗普的財富增長可能低於市場同期的房地產投資回報率,不少人質疑特朗普的財富增長是否真的超過了市場的自然增長率。

在美國這個強人遍地的企業家樂園,特朗普絕不是出眾的那個。

不過雖然企業辦得一般,但特朗普卻是最出色的網紅。

特朗普的《學徒》曾是最受歡迎的綜藝,他很早就是家喻戶曉的電視明星,推特出現後,他很快擁有了數千萬粉絲,是推特最早也是最熱衷的使用者之一。當上總統的特朗普藉助總統的影響力加上原本的名氣,更是超越奧巴馬成為全球第一網紅。

網紅的優勢在於1)善於體察民眾的情緒;2)知名度高,這在社交媒體時代是無可比擬的優勢,一開場就對其他對手形成碾壓。

雖然美國建國以來一直實行選舉,但不同時代的選舉還是有很大差異。體現在隨著時間推移,普選的成分越來越大,以及隨著媒介的進步,選舉日漸變為全民關注的真人秀,普通人的話語權越來越大。

在報紙時代,人們看不到候選人的形象,聽不到他的聲音,只能看到他的政綱,報紙上的內容經過編輯的篩選,能閱讀報紙的人也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報紙時代的選舉,其實是相當精英化的,未受過充分教育的底層並未參與。

到電視時代,選舉就發生了很大變化,從文字到影像的變化讓候選人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形象,並用表演取悅觀眾。美國第一次電視辯論,小肯尼迪就因更加良好的外貌和氣質戰勝了肯尼迪。電視還大幅降低了參與政治的門檻,讓沒有長閱讀能力的中低層,也開始積極參政。

同時,因為電視行業存在巨大的商業空間,資本也開始大量進入選舉,選舉耗費的資金越來越多。
社交媒體出現後,電視時代選舉大眾化、娛樂化的傾向進一步加深,推特和短影片的出現終於讓所有人都積極參政,相比電視節目,社交媒體的資訊更加碎片化,門檻更低,初中學歷的人也可以參與討論。
同時演算法的普及也讓相同觀點的人更容易聚合,很多民粹主義者或者反智人士,以往還會懷疑自己的正確性,但有了社交媒體,看到這麼多和自己觀點相似的人,他頓時獲得了無窮的信心,這一群體平日互相鼓勵,進一步強化偏激的觀點,最終將所有不同意見隔離在外。
特朗普能夠獲勝,就是利用了社交媒體,首先一開始他就有其他候選人沒有的知名度,幾乎不需要額外的宣傳就能為選民所熟悉。
其次,雖然特朗普出身很高,按常理本來不易和底層產生共鳴,但他的網紅特質讓他可以模仿底層人說話、暫時腦袋和屁股分離,(國內諸如司馬南也可以做到),假裝自己是底層的代理人,與底層產生共鳴,這是其他政客不具備的優勢。
傳統政客因為沒有這段經歷,無論怎麼裝,都和下層人民隔著一層。特朗普的表演技巧讓他動員出了很多之前不積極參政的選民。
在形成聲勢後,特朗普再用自己推特和truth social平臺將他們與外界隔絕,並聲稱除了自己的平臺,其它媒體都是謊言。
在特朗普營造的資訊繭房下,MAGA群體正式誕生並愈發固執。為什麼特朗普做什麼,MAGA的觀點都不會動搖?因為MAGA根本不相信特朗普外的任何資訊源,他們主動將自己困在了繭房裡,任何外界對特朗普的攻擊都會繼續強化他們的認知。
特朗普執政後的所有行為都和他的網紅特性相符。
比如特朗普的大嘴和反覆橫跳。國內外天天都在說特朗普出爾反爾,就這一個月,特朗普就反悔了多次。比如24小時解決俄烏戰爭,現在沒聲了,說要對墨西哥加拿大徵收關稅,1天后就改變主意了,還有今天我看到的。2月4日特朗普讓美國郵政局暫停接收大陸香港的入境包裹,結果2月5日就取消了該條命令,真可謂是朝令夕改。
朝令夕改,無論是做政治家還是企業家都是大忌,不要說講求契約和法治的美國,在中國也是一樣的。大家可以代入下,你會和一個“一天一個說法”、朝令夕改,公然出爾反爾,騙人都不裝的人做生意嗎?大機率不會。
就算是最善於表演的企業家,他們的觀點也往往是一以貫之的。
比如馬斯克,雖然也是口不擇言,但他的觀點是一貫的,再比如國內的雷軍和陳游標,雷軍的公開講話是和公司pr戰略配合的,說話非常謹慎。陳游標雖然爭議很大,但他的人設也是一貫的,就是一個張揚的慈善家形象。
為什麼真正的政治家、企業家是一以貫之?因為他們要為自己的話承擔責任,那麼什麼人不需要承擔責任,自然是網紅了。
對比下國內的網紅,你就明白了特朗普行事的邏輯,國內諸如金燦榮、司馬南、戰馬行動之流,左右橫跳幾乎是常態,為了諷刺他們,網民製作了各種合訂本和迴旋鏢。但即使被反覆“鞭打”,他們仍沒有付出代價,無論他們說錯多少話,自相矛盾多少次,他們的流量仍然很高,鐵粉對他們仍然忠誠。

對網紅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名譽,而是流量,只要能短期獲得流量,獲得關注,他們什麼都願意做。
特朗普隨心所欲地頒佈政策,再把它們推翻,本質上也是為了流量,他並不是要解決什麼問題,而只是尋找熱點、製造熱點、並利用熱點增加粉絲的黏性。這一點特朗普和旁觀者都非常清楚,特朗普卸任時曾對媒體說“你們看著糟糕的收視率會想念我的”。國內也有人調侃特朗普卸任最難受的是觀察者網,因為它沒有素材和流量了。

看清這一點,你就不會再去糾結特朗普政策合理性,一個只在乎流量的人,跟他談什麼真實性、合理性呢?你會和司馬南談嗎?

當然網紅特質也不是隻有好處,網紅為了抓住自己的鐵粉,需要不斷髮表爭議言論,這樣就導致他們鐵粉多,黑粉也多,無法形成廣泛的支持者群體。特朗普兩次輸掉普選票,一次贏了不到2%,正是因社會對他評價的兩極分化,國內司馬南等網紅,狀況也差不多。
總之,特朗普是一個高度被網紅人格異化的人,網紅人格已經成了他的肌肉記憶,讓他遇到任何事件都想用網紅的方式進行解決,對這樣一個人,你用政治家和企業家的邏輯去分析他都是錯誤的,只有用網紅的邏輯才能理解。看懂了網紅,才能讀懂特朗普。
對於那些喜好成功學的人事,我也奉勸一句,如果你是自媒體從業者,你學到了特朗普的精髓,大機率飛黃騰達,但如果你真是個做實業的企業家,還去學特朗普,那我只能說希望你自求多福了。

*本文為修明札記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原創不易,喜歡請三連加關注,萬分感謝!
歡迎加入我的知識星球


199元一年,續費有優惠


加入星球后可入會員群
與修明、鳳來儀和其他大咖交流
讓我們擺脫短期、碎片化的視角,看本質,看長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