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車被砸了幾個小坑,已經給保險公司報案了,但是我比較擔心報案理賠後,會影響我下一年度的保費。”北京石景山地區的車主王先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自己的車停在小區內的露天停車場,冰雹來襲後,根本來不及去挪動,值得慶幸的是還好車受損不嚴重。
與王先生有相同經歷的人不在少數。5月13日夜間,北京市氣象臺釋出雷電黃色、大風藍色、冰雹黃色預警。石景山、順義、豐臺等多區網友曬出的圖片顯示,部分冰雹直徑超4釐米,如乒乓球大小,這也使很多停在戶外或行走在道路上的汽車受損嚴重。

報案几乎是所有車主的第一反應,但是也有車主擔心,報案理賠後會影響下年度的保費走向。那麼,因為自然災害導致的車險理賠是否會影響保費價格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問題採訪到保險機構車險業務負責人。

多家險企接到報案
北京石景山區報案量最大
5月13日晚間,北京局地出現強對流天氣,雷電黃色、大風藍色和冰雹黃色三預警生效。除密雲、平谷和通州外,其他13個區均出現冰雹,中心城區、延慶、昌平、密雲、平谷、通州、懷柔等部分地區還出現了8級左右短時大風。
據北京市氣象局統計,5月13日16時至23時,全市平均降水量為6.2毫米,城區平均9.6毫米,東北部6毫米,西南部5.1毫米,西北部4.7毫米,東南部4.4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現在房山東風,為56.4毫米;最大降水強度也出現在該站,5月13日21時至22時降水52.7毫米。
有市民反映,石景山等西部地區的冰雹大如雞蛋,短時間的冰雹天氣也給車主們帶來了較大的財產損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發現,停在戶外停車場的汽車均在昨夜遭受到了冰雹的撞擊,有的車窗被砸出洞,有的車身砸出小坑。車輛的密集受損,也增加了保險機構的報案量。

這是5月13日在北京市西城區拍攝的冰雹。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5月14日,市民周女士告訴媒體,自己目前正在4s店等定損,“一大早就來了,都排到70多號,今天估計都定不上損了”。

資料顯示,截至14日15時,平安產險北京分公司接到車險冰雹報案量14714筆,其中石景山4845筆,海淀3840筆,房山2161筆,豐臺1282筆;5月13日18時至14日9時,太平洋產險北京分公司接到明確為自然災害導致的車險報案有2912件,其中石景山區有1387件;截至14日早上8點,人保財險北京分公司已接到車險冰雹報案4000餘筆,快速賠付多筆案件。
“我們公司截至目前還沒接到報案,但不排除後期會有報案的,畢竟報案時間是48小時之內,現在才過去了不到24小時。”某財險機構內部人士在跟記者交流時表示,本次冰雹的影響範圍還是挺大的。
據悉,針對北京冰雹天氣,保險機構也在第一時間開通24小時接報案通道,暢通線上報案渠道;第一時間開通理賠綠色通道,推進落實多險種理賠服務舉措。

業內:自然災害造成的理賠不會影響下年度保費
記者瞭解到,自2020年9月車險綜合改革實施後,目前的車損險覆蓋了使用被保險機動車過程中因自然災害、意外事故造成被保險機動車的直接損失。冰雹便是自然災害的一種,車輛只要投保了車損險即可按合同約定獲得保險賠付。

圖片來源:九派新聞
針對本次冰雹天氣,北京地區多家保險公司均免除氣象證明。那麼,冰雹災害下,哪種情況造成的損失可申請保險賠付?平安產險北京分公司專家以車輛損失、家財/企財損失、農業損失進行逐類分析。
車輛損失方面,擋風玻璃/車窗破損、車身凹陷(雹坑)、車燈損壞、天窗漏水等直接冰雹損傷可賠。但未投保車損險的車輛、事故後未及時報案導致擴大的損失、發動機進水(非直接冰雹造成)造成的損失則不在賠付範圍。
家庭/企業財產損失方面,房屋玻璃破損、屋頂砸穿、太陽能熱水器損壞、露天裝置損傷(需投保財產綜合險/自然災害附加險)可賠。但未關門窗導致室內進水、未投保自然災害附加險的普通財產險則不在賠付範圍。
農業損失方面,投保農業險的大棚損毀、農作物(果樹、蔬菜等)因冰雹減產的損失可賠。但未及時採取防災措施(如未覆蓋防雹網)導致的擴大損失則不在賠付範圍。
保險業專家提示,消費者需注意及時報案,第一時間拍照取證、避免擴大損失。通常情況下,車險要求48小時內報案,財產險建議24小時內報案,超時可能影響定損。
在報案理賠的同時,車主王先生也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因天氣導致的車輛受損理賠是否會影響下年度的保費價格?“不會的,自然災害一般不計算在理賠和風險測算中,因此對下年度的保費基本無影響。”上述某財險機構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大部分保險機構都不會將天災計算到價格模型中,本次冰雹受災車主無需擔心下年度的保費問題。
記者|袁園
編輯|陳柯名 張益銘 蓋源源
校對|段煉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映象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後臺申請並獲得授權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