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美小螞蟻微傳媒 –
本文授權轉載自:加拿大家園
微訊號:iAsk-ca
加拿大公共衛生官員近日警告,今年
百日咳(又稱百日咳綜合徵或pertussis)
病例在多個省份出現異常增長,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據加拿大衛生部與公共衛生局訊息,今年迄今,已報告19,000例百日咳病例,遠高於通常的年均1,000至3,000例,這標誌著疫情控制出現顯著反覆。

百日咳是一種傳染性極高的呼吸系統疾病,由百日咳桿菌(Bordetella pertussis)引發。其傳播方式為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時釋放的空氣飛沫。
資料顯示,百日咳病例的增長不僅限於個別地區,而是在多個省份有明顯的上升趨勢,尤其是安大略省、魁北克省、新不倫瑞克省、愛德華王子島和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


BC省雖然不在高危之列,但衛生當局證實,在一班飛往溫哥華的航機上,發現了一宗“百日咳”病例,並呼籲曾乘坐該班航機的部分乘客儘速求診。
加拿大衛生部和加拿大公共衛生署發言人喬舒亞·科克 (Joshua Coke) 表示,疫情後病例數有所增加並不意外,因為2020年至2022年間病例數創下了歷史新低。但他表示,目前五個省的病例數已超過疫情前的峰值。
加拿大人在搜尋引擎中輸入的最常見百日咳相關問題是這種疾病是否仍然存在於加拿大。
衛生當局表示,百日咳可能會造成一連串後果,從一些輕微的類似感冒的症狀到嚴重的持續咳嗽不等。

當局表示,這種呼吸道疾病可能會對進入了第三孕期的孕婦和一歲以下的嬰兒構成嚴重風險。
但也不是說普通成年人就完全安枕無憂。
“百日咳並不是只存在於維多利亞時代小說裡的病。它在今天仍然會發生,而且後果可能非常嚴重,”
“成年人感染後,劇烈的咳嗽甚至可能導致肋骨骨折。”
加拿大首席公共衛生官譚詠詩博士在年終採訪中指出,百日咳是近年來疫苗可預防疾病中複發性傳播較為明顯的病種之一。

她表示,疫情反覆部分歸因於新冠疫情對常規疫苗接種的干擾。“我們尚未恢復到疫情前的疫苗覆蓋水平,這直接影響了對百日咳等疾病的防控能力,”譚博士強調。
百日咳的主要症狀是劇烈咳嗽,患者常伴有標誌性的“抽氣樣嗚咽聲”。早期症狀類似感冒,包括流鼻涕、低燒和輕微咳嗽,但隨即發展為嚴重的持續性咳嗽,甚至可能引發嘔吐和窒息。
蒙特利爾兒童醫院的臨床醫生兼研究員Jesse Papenburg博士則提醒,新生兒,特別是那些還沒接種百日咳疫苗的嬰兒,是風險最高的群體,也是病情最嚴重甚至可能導致死亡的人群之一。
“尤其是六個月左右的嬰兒,發生併發症的風險最高。”

對於青少年和成年人,症狀可能較輕或無明顯症狀,但無症狀感染者仍可傳播病毒。
未得到及時治療的患者可能面臨持續數月的疾病過程。健康部門還警告,百日咳可能引發諸如肺炎、肋骨骨折、直腸脫垂、尿失禁、抽搐、腦損傷甚至死亡的嚴重併發症。
百日咳透過飛沫傳播,感染率高,尤其是在學校、託兒所等人群密集的場所。
患者在初期可能不被發現,從而加劇傳播風險。

專家提醒,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比如勤洗手,咳嗽或打噴嚏時用手肘或紙巾遮住口鼻;
同時,要注意生活規律,保持勞逸結合,透過適量運動提升自身免疫力;
對於需要照顧嬰幼兒的家庭,如果成人出現咳嗽等症狀,應立即佩戴口罩,並強化手部清潔,儘量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孩子。

譚泳詩還說到呼吸系統的疫情,流感病情正開始上升、呼吸系統綜合症(RSV)的活躍度也在升高,只有新冠感染呈現下降趨勢。
儘管官方未透露具體的疫苗接種覆蓋率,但譚博士稱,疫苗的恢復接種是應對百日咳復發的關鍵所在。
百日咳通常透過實驗室檢測和症狀診斷確診,並可使用抗生素治療。患者一旦確診,必須與兒童隔離至少五天,直到不具備傳染性為止。未接受治療的患者則需隔離三週以上或直到症狀完全消失。
來源:
https://ottawa.ctvnews.ca/eastern-ontario-seeing-surge-of-whooping-cough-cases-1.7048519
https://www.ctvnews.ca/health/whooping-cough-is-on-the-rise-in-the-states-what-s-happening-in-canada-1.7158480
往期 · 推薦
有錢人的世界?加拿大亞裔女孩受邀去逛珠寶店,富人姐妹:“鑽石真的太便宜了!”
痛心!27歲中國女碩士移居海外後自殺!省吃儉用卻難維持生計,日記本記錄下辛酸生活…
“就你這身材?”!加拿大妹子在Aritzia遭遇歧視,直接被氣哭!
圖片來源於網路,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後臺聯絡我們刪除。
– end –

– 北美小螞蟻微傳媒 –
螞蟻君每天分享各類資訊
打造北美最大、最貼心、最專業的
微端資訊平臺
在我們這個大家庭裡
螞蟻君以幫助每一位華人為己任
給予在異鄉的您家的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