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魯多下臺印度人移民遭遇窮途末路!才來加國一年她哭著想回家


(加西網綜合)特魯多退出政壇,可能意味著印度學生和工人的道路終結。

許多專家認為特魯多從 2015 年到 2023 年的任期大量接納留學生,尤其是對印度學生來說,是一個黃金時代,他們從自由黨的移民政策中受益匪淺。


為什麼特魯多的下臺可能意味著印度學生和工人的末路?

加拿大總理賈斯汀-特魯多(Justin Trudeau)的辭職引發了移民專家們對加拿大留學生未來的激烈討論。許多專家認為,特魯多從2015年到2023年的任期是留學生的黃金時代,尤其是印度人,他們從自由的移民政策中受益匪淺。


根據世界NDTV的報道,加拿大移民、難民和公民部(IRCC)的資料顯示2015 年至 2024 年間,約有 130 萬印度學生獲得了學習許可。2015 年,只有 31920 名印度學生持有學習許可,佔國際學生總人數的 14.5%。到 2023 年,這一數字激增至 278250 人,佔國際學生總人數的 40.7%。


根據加拿大移民、難民和公民部(IRCC)的資料,2015 年至 2024 年間,約有 130 萬印度學生獲得學習許可。2015 年,只有 31920 名印度學生持有學習許可,佔國際學生總人數的 14.5%。到 2023 年,這一數字激增至 278250 人,佔國際學生總人數的 40.7%。

現在,加拿大政府推出的新措施,如設定國際學生人數上限、收緊學習許可程式等,導致 2024 年獲得學習許可的印度學生人數下降了 4%。

保守黨黨領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在20歲時就已經為加拿大制定了路線圖,他對特魯多處理臨時外籍工人(TFW)計劃的做法提出了批評,稱 “政府已經摧毀了TFW計劃”。


博勵治計劃只保留農業部門的臨時外籍工人計劃,但在臨時外籍工人搶走加拿大人工作的地方,則要阻止他們。他還批評了特魯多縮減移民人數的決定,稱 "特魯多在大選前最後一刻的逆轉令人難以置信,但無法修復被他破壞的移民制度"。

由於博勵治很可能成為即將到來的大選中的重要人物,他在移民問題上的承諾預計將成為一個重要議題。他承諾恢復加拿大曾經有效的移民制度,並確保今後對其進行更好的管理。如果博勵治上任,留學生可能會在醫療保健、工作和住房供應等方面面臨更多挑戰,從而使加拿大留學許可更加難以獲得。

在 博勵治的領導下,加拿大移民政策的潛在變化可能會對印度學生和移民產生重大影響。根據博勵治提出的將移民率與工作機會、醫療保健和住房掛鉤的建議,印度人獲得學習許可或永久居留權可能會變得更具挑戰性。工作計劃的資格標準也可能被修改,從而減少獲得永久居留權的機會。

加拿大大學和學院入學競爭的加劇也可能對印度學生構成挑戰。由於政府計劃對國際學生人數設定上限,印度學生可能會為有限的名額面臨更激烈的競爭。此外,學習許可程式的收緊可能會導致更長的辦理時間和更嚴格的資格標準,從而增加印度學生在加拿大實現教育目標的難度。

此外,博勵治計劃 “阻止臨時外籍工人搶奪加拿大人的工作”,也可能會影響在加拿大工作的印度移民。
才來加拿大一年半 她就哭著想回家

(加西網綜合)從菲律賓移居加拿大一年半後,奎娜(Ali Quina )正在強烈考慮搬回家。她說,這裡的生活比人們想象的要艱難得多。


根據CBC的報道,一年半前,,奎娜來到卡爾加里尋找機會和更好的生活質量。但是,即使搬到了這裡,有了市場營銷方面的工作經驗,並完成了卡爾加里大學的證書課程,她還是很難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找到工作。

因此,她只能兼職做服務員,並表示自己只能勉強度日。

奎娜說:"我每天的日常工作就是早上起床,傳送申請,然後崩潰大哭….,老實說,我幾乎付不起我的日用品錢。”

“我只是根據自己的經歷說說而已,但加拿大已經不再是充滿機會的國家了。“

現在,她正在和其他覺得艱辛沒有得到回報的新移民分享一個資訊: “如果加拿大不適合你,回去也沒關係。“


根據加拿大廣播公司新聞(CBC News)由波拉拉(Pollara)進行的一項有關新移民經歷的最新民意調查,奎娜並不是唯一有這種想法的人。

雖然十分之八的新移民在加拿大的總體經歷是積極的,但超過 40% 的受訪新移民表示,如果讓他們選擇,他們很可能會離開加拿大。

他們說,他們在思鄉、歧視和難以找到優質住房和工作等問題上掙扎。近三分之一的人說他們將離開加拿大返回自己的祖國,而其他人(20%)說他們下一步將去美國。

Pollara 隨機抽取了 1507 名在過去十年中抵達加拿大的移民進行了調查。調查誤差為正負 2.5 個百分點。

儘管新移民面臨挑戰,但卡爾加里的一位移民研究人員說,他預計不會出現移民向外的激增–但由於最近的政策變化和當前圍繞移民的政治氣候,他預計會有更多的臨時身份的新移民遷回家園。

加拿大統計局關於向外移民的最新分析顯示,超過 15% 的移民在抵達加拿大後 20 年內離開了加拿大。

在生活水平普遍較高的國家(包括臺灣、美國和法國)出生的人更有可能回國。

而在加拿大,如果有人離開,他們通常會在抵達後的三到七年內離開。

但是,幫助新移民在加拿大定居的加拿大公民研究所(Institute for Canadian Citizenship)最近釋出的一份報告稱,越來越多的移民正在離開加拿大。根據該報告,有技能的新移民更有可能離開。

移民局執行長丹尼爾-伯恩哈德(Daniel Bernhard)在11月接受CBC新聞網採訪時說:"他們離開,我們就失去了機會。”

“我們需要將供需雙方都考慮在內,並認識到有機會對移民系統進行改革,使其更加智慧化。但我們需要確保被選中來這裡的人能夠取得成功。僅僅敞開大門是不夠的"。

不過,報告說,與多倫多和溫哥華等大城市相比,在卡爾加里定居的新移民更有可能留在加拿大。

臨時新移民可能離開

卡爾加里大學公共政策學院研究員羅伯特-法爾科納(Robert Falconer)說,考慮到經濟狀況,如此多的新移民表示有意離開並不奇怪。

專門從事移民工作的 Falconer 說:“雖然通貨膨脹率正在下降,但對許多人來說生活仍然非常艱難。”

他說這並不意味著新移民正在大規模外流。只有一小部分表示想離開加拿大的移民會真正離開。

支援新移民的本地組織表示,加拿大和美國對移民的打擊會傳播一種資訊,將經濟問題歸咎於移民,他們認為這會導致對新移民的敵意增加。

專家稱這也會影響人們留下來的決定,因此政客們在使用有關移民的語言時必須非常謹慎。

至於奎娜,她給了自己幾個月的時間來最終決定是否離開。她傾向於在 11 月畢業後的工作許可到期後就辭職回國,而不是另謀出路。

與此同時,她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希望其他面臨同樣挑戰的新移民不要感到孤單。

奎娜說:“放棄加拿大也沒關係,又不會是一切的結束,而是新篇章的開始"。

確實,人挪活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