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金錯刀頻道

今年夏天的第一個出圈運動,出乎所有人預料。
火了兩年的老網紅騎行,甚至從中年火到全年齡段的釣魚,都被一顆小小的羽毛球奪走了風頭。

不少老球友都深感,羽毛球是越來越火了,不光話題度越來越高,相關消費也一路上漲。
甚至有人在網上驚呼:月薪兩萬,都玩不起羽毛球了!
羽毛球是漲價最明顯的,不少球友發現:原本80多一桶的“口糧球”,如今漲到了120多!

甚至有的品牌甚至漲價高達一半以上,原來一拍子打出去的是技術,如今一拍子打出去的是白花花的銀子。
除了球漲價,球場也訂不起了。
從去年以來,北京就多了不少羽毛球館,但是場地變多,場地費並沒有被打下來,反而越來越貴。
搜尋就能發現,2017年收費只在3~40一小時的羽毛球館,如今少說都得120~180元一小時。

羽毛球,每個中國人在上學期間都會接觸的“國民運動”,不管是大爺在小區樓下,還是學生在操場都能打上兩拍子。
但如今,羽毛球卻變成了“月薪兩萬玩不起”的網紅運動,讓老球友直呼“看不懂”。
最接地氣的羽毛球,怎麼突然變網紅了?

小區大爺最愛的羽毛球,
加入中產鄙視鏈
說羽毛球紅,估計沒人會否認。
從80年代起,羽毛球就是我國公認的“國民專案”,和乒乓球一起陪伴無數人長大。

據統計,我國羽毛球愛好者和從業人員加起來就有2.5億,參與度比羽毛球更高的兩項運動,分別是跑步和健步走。
有林丹等奧運冠軍帶頭,從小區樓下到學校操場,幾乎哪裡都成為羽毛球場地,拿上拍子就能和鄰居來一局。
以至於在不少人眼裡,羽毛球是專屬於體制內的“行政運動”,和俊男靚女扎堆的飛盤、腰旗橄欖球、網球等屬於“兩個世界”。
正是因為太“土”,羽毛球一直以來都和都市的年輕人絕緣。

但近幾年來,不少老球友發現,痛快打一場羽毛球越來越難。
首先,羽毛球場館不光漲價,還越來越難約。
有愛好者吐槽,自己經常去打球的球場,現在一到週末不光價格翻番,就連空位都沒有。
資料顯示,全國提供羽毛球服務的商戶數量增加了184%,羽毛球相關的交易訂單量上漲182%,幾乎是成倍上升。

光在北京,羽毛球場館在2022年到2023年就新開了93家,上海更是多開了135家。
目前,我國的羽毛球館市場規模已經突破千億元。
羽毛球的夏天,真的要來了。
正因為越來越火,小小羽毛球漲價才能掀起如此大的風浪。
7月份,尤尼克斯、紅雙喜、翎美等知名羽毛球品牌相繼釋出了漲價通告,市面上的羽毛球產品普遍漲價幅度高達20%~60%。

有愛好者買了一桶羽毛球還沒來得及拆封,結果發現價格坐地立漲,買球買出了炒股的感覺。

羽毛球不止光速變貴,貨還變少了。
在尤尼克斯旗艦店,原本豐富的羽毛球產品,現在只剩下200多一桶的競技球,差不多一顆球就得20多塊錢。

球越來越貴,還越來越少,長久下去“囤球=炒股”的現象真的可能出現。
而今年羽毛球價格暴漲,還出貨變少的原因,不少商家解釋為“原材料太少”。
生產羽毛球用的羽毛,大多都是鵝毛以及鴨毛,在國內,大多都是家禽飼養業的“副產物”。

至於鴨毛、鵝毛出貨箱減少的原因,有部分業內人士認為是“豬肉太便宜導致的”。
因為相對於飼養肉豬,飼養鴨、鵝的出肉率較低,當消費者更傾向於價格較低的豬肉時,養殖業自然會選擇出肉率更高的豬肉,而放棄鵝和鴨。
這一解釋雖然有一定道理,但不少人認為這只是為了漲價的“藉口”。
有從業人員在接受採訪時認為:羽毛球參與人數的大幅增加,才是羽毛球變貴變少的主要原因。

而且,變貴的不只是場地和球,就連給拍子換線這種日常服務,也從過去的5元一次漲價到了35元上下。
其實,對於不少資深球友來說,現在羽毛球的漲價幅度,完全不至於“月薪兩萬打不起”。就算球漲價不少,其實也就讓人均多掏3~4元。
至於老球友為何焦慮,其實另有隱情。

揮一拍20塊?
羽毛球“背刺”平民玩家
羽毛球越來越貴,不只有商家坐地起價,流量化帶來的玩家“內卷”也是一大原因。
不少人發現,新的羽毛球友並不是機關單位的中年人,而是前年熱衷飛盤、去年Citywalk的年輕人大軍。

在小紅書上,精緻的女性玩家已經開始分享羽毛球OOTD,跟大家討論今天跟Crush一起打球穿什麼比較好看。
而熱衷裝備的肌肉猛男,也把羽毛球完成了軍備競賽,從拍子到繃線,玩的就是比誰更專業,有人打一年球光在裝備上就得砸好幾千。

“土裡土氣”的羽毛球,染上了其餘網紅運動一樣的兩大毛病:
第一,就是無處不在的鄙視鏈。
現在,打羽毛球講究一個“武裝到牙齒”。
從球到拍子,球鞋到服裝,甚至裝備的球包和防磨損用的纏手膠,都得一應俱全才能好好打球。

裝備一多,就自然給了鄙視鏈生長的環境。
在羽毛球圈,盛傳如下鄙視鏈:
碳纖維拍子>鋁合金拍子 三大廠(李寧、勝利、尤尼克斯)>普通廠(凱盛、波力、川崎) 渾身專業護具>普通運動鞋+短褲
不光拍子和球鞋球服有鄙視鏈,甚至有小白髮現打了個雜牌羽毛球,就被打“20元一隻”的尤尼克斯大佬鄙視了。

鄙視鏈的頂端,自然就是各大廠商的“兵家必爭之地”。
被稱為“三大廠”的尤尼克斯、李寧和勝利,就在搶佔鄙視鏈頂端上爭鬥不休。
2021年,一心國際化的李寧,簽約了不少國際羽毛球星,如金庭、渡邊勇大、吳柳瑩等等。

尤尼克斯不甘示弱,在同年進軍國內,成了中國國家羽毛球隊的裝備贊助商,贊助期長達8年。

除了簽約運動員,主動把產品高階化,也是一線品牌們的“明謀”。
過去,就有球友吐槽李寧的專業羽毛球鞋“貼地飛行”系列玩上了飢餓營銷,一雙鞋被炒到上千塊。
而尤尼克斯也不遑多讓,有訊息人士透露,尤尼克斯這波羽毛球全線漲價,也是為了和李寧等中端品牌拉開差距,營造自己的“高階”人設。
羽毛球染上“網紅病”的第二個症狀,就是“搭子”屬性。
羽毛球自帶“混雙”打法,異性球友之間既有對抗,又有配合,作為隊友還能互相學習進步,是再完美不過的社交運動。

不管在抖音還是小紅書,想入坑羽毛球的第一要素,就是找幾個穩定的搭子。
久而久之,球迷們會線上下形成自發俱樂部,獨立於球場和專業運動隊的龐大愛好者組織,甚至成了不少老球迷創收的來源。
有小紅書的球友組織發起人就自述稱,透過召集球友打球,再和合作場地方砍價,每晚上的活動甚至能賺200多元,再透過批發賣羽毛球,每個月也能賺400多。

不過隨著流量湧入,打球的場合也越來越“不單純”。
在小紅書上,能輕易搜尋到“脫單、相親”主題的羽毛球局,也是看上了羽毛球無可替代的社交屬性以及國民度。

當然,爆火的羽毛球活動,自然也少不了商家的背後參與。
2023年,尤尼克斯已經在中國舉辦了300多場專業比賽和1800多場相關活動。
這一年,中國市場也成了尤尼克斯的首要市場,在中國的總營收高達22億元左右。

商家想要賺更多的錢,就得想方設法讓年輕人都動起來。
而年輕人的“發動機”,這回輪到羽毛球了。

網紅運動的“潑天流量”,
羽毛球沒必要接
2.5億人參與的羽毛球,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卻意外不大。
資料統計,在2023年我國羽毛球市場培訓行業規模有111.33億元,而更加商業化的籃球,培訓規模則高達千億水平。

從商業角度來看,擁有如此龐大群眾基礎,卻又處處“窮酸”的羽毛球,絕對是一片商業藍海。
但隨著資本慢慢注意到這片藍海,羽毛球慢慢有了“網紅化”的趨勢。
很多愛好者都不禁擔心“以後真的會不會打不起球?”
其實,羽毛球行業根本不怕網紅化帶來的衝擊,目前的“打不起”也並非常態。

首先,年輕人的“網紅流量”其實被高估了。
有羽毛球館的工作人員在接受採訪時說,羽毛球館的前期投入太大,後期靠著每天幾千元的場地費,基本很難回本。
如今場場爆滿的日常羽毛球運營,並不是場地收入的大頭。
根據介紹,近幾年北京羽毛球爆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和中考政策相關。
2021年,羽毛球被納入北京市中考體系,考核內容為發高遠球和正反手挑球。

正因如此,大批中學生湧入羽毛球館,假期針對學生群體的羽毛球培訓開始爆火。
這一部分業務,才是起羽毛球館收入暴漲的主要來源。
當暑假過去,學生黨的培訓週期結束,羽毛球還會迴歸正常的運營狀態。
同時,也有不少羽毛球館的工作人員表示,羽毛球館大多都做的是周圍的社群、學校生意,如果貿然漲價,會流失很多使用者。
羽毛球不怕“網紅化”的第二大原因,是羽毛球行業的“卷”剛剛開始。

截至目前,我國在今年已經新註冊了羽毛球相關企業411家,同比增長10.6%。
越來越多的玩家湧入,也是看上了羽毛球這個既大眾、又小眾的運動。
面對如此龐大的群眾基礎,羽毛球裝備商家先把裝備價格打下來搶佔市場,才是首要的。
羽毛球行業極度依賴原料,這也導致供需關係稍微發生變化,就會造成如今這樣的價格飛漲。

那對於這些新入局的商家來說,玩好傳統材料之外的“科技與狠活”才是必卷項。
目前,已經有不少廠家開始押注人造球。
比如“三大廠”中的勝利,早就推出了自己的人造羽毛系列羽毛球“碳音”。

儘管人造球的成本和售價還高於天然羽毛球,但是在更多商家入局之後,人造球的價格肯定會被打下來。
別看羽毛球行業爆火頗為反常,但不少從業人士都認為,這只是積壓多年國民運動慾望的集中體現。
等到週期過去,羽毛球還會成為那個“平民狂歡”。
小眾運動,卷的是高階,賺的是金字塔尖的那一小撮。

而對於羽毛球這種火了40多年的國民運動來說,大眾化是它的起點,也必然是常態。
再狠辣的網紅套路,都會被稀釋在國民運動的汪洋大海里。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
@The End
主理人 |祥燎 主編 |張一弛
再不賺錢,羽毛球真打不起了!
都說健康是最好的投資,但有了好的經濟基礎,才能更好投資健康!
不要讓身體和錢包都空空如也!
《現金為王》徹底改變你的賺錢觀念。
原價59元,今日金錯刀特價39元!
兩頓早餐錢,學學強大的精神核心!



點個在看 不錯過刀哥辣評

關鍵詞
羽毛球館
價格
尤尼克斯
羽毛
羽毛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