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手錶粘在高鐵車窗上」,成了新一代的別吞燈泡? 2025-05-13 22:20 悅禾旅遊JoyTravel From:地球人研究報告 ID:diqiuren005 新的燈泡已經出現。 「別往高鐵玻璃上貼智慧手錶」,已經成為如今最火的「別吞燈泡事件」。 這股風潮再度證明一件事: 無論什麼形態的燈泡,都攔不住人類的手欠。 我在之前,就總結過達成「別吞燈泡事件」的三要素。 1.嘗試門檻低。 2.後果嚴重,但又沒有那麼嚴重。 3.明確警告不要嘗試。 任何一件事,如果能集齊這三種,那基本就完了,可以燈泡了。 而這幾天的手錶事件,正是其中之一。 事情起因,則是有人不小心發現,智慧手錶可以粘在高鐵的玻璃上面。 時至今日,我們已經很難判斷這些開闢者發現這個現象時的精神狀態,和具體的契機。 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事還算挺新鮮。 所有它很快引來許多後來者再度驗證。 於是在事情被傳播的不久後,高鐵上便開始出現這種新鮮場景: 不少人戴著智慧手錶,但不看時間,只將其貼在玻璃上。 一副想讓電子裝置看看風景的樣子。 由此前線開始傳來不少戰報: 此事屬實。 儘管這個小技巧不能說它有點用處,只能說它有點問題,但還是架不住人們的好奇,陸續讓更多人開始高鐵手錶貼玻璃。 乘務員看了都不知道該不該警惕。 讓不知情路人直懷疑是不是現在手錶已經能太陽能充電了。 不過在這段時間內,這件事其實還算一種小眾行為,試的人還是比較少的。 可轉折也隨而來了。 只不過不是因為人們發現它另有妙用,而是一些比較慘的案例出現了。 有人拿不下來了。 有些高鐵貼手錶的嘗試者,在抱著嚐鮮的心態照做之後,發現手錶黏在了玻璃上,而自己半天拿不下來。 於是緊急在網上發避雷貼:智慧手錶會粘在高鐵玻璃上下不來,千萬別試! 這“千萬別試!”一齣,慘烈案例在前,事情得到了順理成章的發展。 嘗試的人,大量增多。 抱著經典的「怎麼個事」心態,懷揣著「我可不信」的想法,小眾現象變了。 成了大眾手欠。 大批人加入了高鐵手錶貼玻璃的隊伍。 引出了大批相關帖,還真有不少人也拿不下來。 於是一時之間,新燈泡的盛世,來了。 一茬一茬的加入者接連倒下,接連發布“真拿不下來了,別試”的警告。 但一例例警告又如興奮劑,吸引更多圍觀者加入。 好在它未造成大規模影響。 畢竟正好近期坐高鐵的人,又看到這個訊息的人,究竟還是少數。 此燈泡的嘗試門檻,還算是比較高的。 直到既機靈又手欠的人察覺,既然高鐵的玻璃能粘,那我家的玻璃鏡子豈不是也能粘? 由此開始,又出現了更多勇者。 所以最近如果你看到有人拿智慧表隨時隨地猛杵玻璃鏡子,可以不用特別疑惑。 沒什麼大事,主要是閒的。 只不過要論此次燈泡的難度評級,其實和“吞燈泡””腳趾塞手鐲”這種T0事件還是沒法比的。 因為智慧表粘玻璃的牢固程度,其實沒人們想象中的那麼誇張。 主要問題,其實出在手錶貼的膜上。 如今大部分戴錶的人,都習慣給錶盤貼膜。而水凝膜,則是不少人的首選。 會牢牢吸在玻璃上的,只有貼了水凝膜的手錶,裸表和其他膜就沒這個功力。 之所以會拿不下來,大機率是水凝膜給粘住了,以及真空吸附力的作用。 並且,它也絕達不到死也揪不下來的效果。 網上雖然有許多人發了一些手錶愣是給扽壞了的照片,但其實大部分都是隨便找的網圖,和這個燈泡沒啥關係。 比如這種 不少人確實會一度“拿不下來”,但主要原因應該還是方法不對,力氣也小了——畢竟涉及電子產品,薅的時候不敢用力,也是正常現象。 其實只要拿的時候稍微旋轉一下,或是用身份證翹一下邊,想拿下來還是輕而易舉的。 所以總結一下就是: 雖然這次的新燈泡,滿足了不少人的逆反心理,但由於「後果嚴重」和「嘗試門檻低」這兩項都略低於燈泡類事件的平均值,且有不少誇大成分,所以作為新燈泡來說,還是沒太大“發展”潛力。 畢竟燈泡的魅力,更多還是在於,在無盡的僥倖心理中,探索看似不可能的邊界。 所以非常不推薦嘗試。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地球人研究報告”,外星小姨給你講述地球上的迷惑人類和怪奇科學。轉載此文不具有任何商業宣傳性質。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悅禾旅遊JoyTravel 誠意推薦。 微信又雙叒叕改版啦, 置頂公眾號變成了星標, 加了星標, 才能不錯過我的每一次推送和福利呀。 加星標方法 美西 郵輪 邁阿密 夏威夷 美國簽證 阿拉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