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2025年的思考:如何修煉長期好狀態

2025年來得如此之快,40歲之後,時間的計數單位真的就變了,真的是一年一年的過去,一年彷彿就是一天。
還記得2018年底,美團創始人王興說2019年是過去十年中最差的一年,也是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經歷2024年諸多不順之後,很多人在疑惑,這個世界啥時還能好起來?
我的感受是,這個時代是好,還是壞,看自己的定義,再壞的時代,也可以有好身體好心情。

無論在什麼時代,每個個體,都可以用適合自己當下狀態和節奏的方法,不斷修煉自己。

上週,我參加鵝同學組辦的一個鵝廠老同事的聚會,接受邀請做了一個主題分享《如何修煉長期好狀態》。
這篇文章,源於那次分享,是對自己近些年的回顧小結,有觀點有事實,有切實可行的方法,期待讓開啟這篇文章的你可以修煉出好狀態,而且,值得你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拿出來多看幾遍。

普通人,可以追求完美優秀,但是不用過於苛求。我一直在努力讓自己的狀態不斷的變好,而且多年的一些堅持努力,確實找到一些努力的方法。千萬不要說努力沒有用,那是因為很多人方向不對,或者壓根就沒有踏實的努力過,去實現一個又一個小目標,進而讓自己的狀態得到不斷改善。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不僅適用於創業與產品,也適用於個人狀態的修煉。

在生活中,在工作中,我有過很多不堪的時刻,也遇到過很多人瞧不上的時候,被譴責一無是處,曾經遍體鱗傷,現在,我對外界的各種聲音可以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有些是不需要理會的,因為這部分人對你的評價,僅僅憑藉看過你的一篇文章,聽某人評價過,就產生了一個對你個人的評價結論;有的聲音,是某些人的隨口妄言,因為他不用對評價負責,隨便說說,如果你當真,那就真的膚淺了。
我以前會因為一些外界聲音而自責、失去自信,現在,經過多年的自省和實踐,越來越能理解,很多外界對你的聲音,其實不是針對你的,他們的只不過在表達自己的觀點,其實是針對他們自己,聲音的發出者其實是為了自己變得更好,至於批判的物件變得如何,不是他們關心的,現實中,多數人利己,少數人利他。
2024年,對於我來說,是有一些特殊的,我出生於1976年,屬龍,2024年就是48歲,通常來說,本命年會遭遇一些坎坷,需要穿個紅底褲、紅內衣什麼的,我沒有刻意的去改變穿著,平常心對待吧。
如果說要遭遇坎坷,必然是有的,有些事情不好寫出來,以後可以做線下的分享,相信有一些職場經歷和創業感悟會幫助不少朋友避免身心健康和財富的受損,助力提升工作和創業效率,還有不少情緒價值是相當寶貴的,會讓你少走很多彎路。
這篇文章的內容遠大於我在鵝同學年會上的分享。

什麼是好狀態?

我提出的好狀態是四點:
  1. 心理健康。
  2. 身體健康。
  3. 關係健康。
  4. 財務健康。
在職場工作和創業20多年,我深刻理解在高壓和快節奏的工作環境中保持長期好狀態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對四個健康狀態的理解和修煉方法:

1.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在情感、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它涉及到情緒管理、壓力應對和自我認知等方面。

通俗的說,心理健康,就是自我進入和諧狀態,喜怒哀樂,都是存在的,一切如常,自己的任何狀態,都是可以接受的,都是可以自我覺察的,都是可以自我調整的,眼中所見,心裡所想,都是平常。

為什麼把心理健康放第一,因為身體健康,相對來說需要投入的精力和時間比較多,需要長時間的好習慣才能修練成好身體。心理健康對於一個成年人,尤其是主動尋求改變的成年人,相對來說修煉的成本會低一些。心理健康,最難的也是最有效的,就是第一步,自我接納,也有個說法是臣服,參見一本書《臣服實驗》。自我接納,是對自己狀態的認知與接受,但不是擺爛。
心理健康,保持好心情,不同人群,難度不同,如果你是長期關注BLUES公眾號,或者跟Blues有深度交流的人,或許可以在這十幾年的交流中,會感悟如何保持擁有好心情的狀態。我經歷過很多痛苦不堪的過往,甚至因為不知道如何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而深陷疾病,變得狂躁不安,患上躁鬱症和甲亢,身心俱疲,後來經過在山上寺院的修行,一念之間開悟,回到職場,重啟人生。
對於過往經歷過的那些家庭、職場中遇到的痛苦和不堪的場景,已經淡然,雖然也偶有暴躁情緒的爆發,但不會再造成嚴重內傷。人生在世如果能活到100歲,也不過36500天,減去12歲之前的懵懂時間,70歲之後的老年遲暮時間,還剩下有獨立思維能力、有活力的58年,也就是21170天,人生真的苦短啊,生氣的時候生氣,開心的時候開心,淡定的時候淡定。為何要跟自己過不去呢,放過他人,放過自己吧,讓自己有個自洽的健康心理狀態,每一天安然入睡。
心理健康,不是那種得道高僧才有的超級智者境界,而是相對自洽能落地的境界,可以發怒生氣,但可以很快平復,不去做衝動不計後果的暴怒行為,不良興趣不過夜,生活中少說負面言語,多一些正面鼓勵,可以開心的笑,可以抱怨,可以適非常忙,但是,可以隨時調整自己的狀態,而不是慣性一般無意識的像陀螺一樣被鞭撻著轉動。白天如若有內心的煩躁,睡前也能化解,安然入睡。
我是一個I人,天生慢熱,容易緊張,不善於表達,或許,很多人都是如此,尤其是幹網際網路行業的產品和研發同學,因為與機器打交道更簡單,所以更喜歡面對鍵盤和螢幕。有時候,I人這個標籤會變成自我逃避的藉口,曾經以為自我逃避是羞恥的,後來,也能意識到,逃避有時候確實是一種解決方案,當下無法解決的,那就先擱置吧,別一時衝動發生無法挽回的後果,還不如逃避。什麼時候勇敢面對,死磕到底,什麼時候暫時擱置,逃避一下,也是一個有難度的事情,反正,在你為難的時候,不要硬剛就好。
每個環境都有它特定的生存法則,職場中,看中的是每個人對組織目標實現的貢獻價值,想清楚自己的核心價值是什麼,是否被組織所需要,就很清楚自己應該做什麼,彼此需要是健康的狀態,如果你在某方面有能力,但當前組織不需要,可以考慮換一個需要你的地方,或者培養自己被需要的能力,這就是一個突破自己舒適區的努力過程。
現在,很多聽過我現場分享的朋友們,是感受不到那種緊張狀態的,面向上千人的現場分享,我也可以收放自如,那是多次經歷之後的從容不迫,我講的東西是我熟悉的,是我想表達的,我不用擔心表達的內容是否對錯,不用去評判,每個人有自己的喜好選擇,喜歡就多聽聽,不喜歡就用腳投票,現場的聽眾們是跟我積極互動的,我們的能量在交換中彼此增長。
人只有擺脫別‮的人‬看法、評價,才能過上‮正真‬想要的生活。人性有‮個一‬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人別‬如何看待自己,受到誇獎時就沾‮自沾‬喜,受‮批到‬評時就鬱鬱寡歡,受到打擊時候垂頭喪氣。外界的反饋被放大了,都沒有搞清楚這些反饋的善意和惡意,就被反饋擊中柔軟的內心。
太過‮意在‬別人的看法‮評和‬價,後果‮往往‬是,在‮感敏‬和討好‮委中‬屈了自己,對別人的‮意在‬就像‮牢是‬籠一樣,緊緊地‮自把‬己束縛住,強烈渴望得到‮人他‬認可,時‮緊刻‬繃著消耗大量能量,讓自‮過己‬度地分析、思考以及‮我自‬否定,自我設限。
自我設限,是生‮最活‬大的監獄,否定自己的可‮效能‬和可塑性,然後放棄尋找出路,放棄‮力努‬和抗爭,其實就是‮精在‬神上畫地為牢,把自己送進了思維和情緒的‬監獄。
人這‮輩一‬子,有人嫉妒你,有人討厭你,有人羨慕你,有人‮不看‬起你。不要在乎別‮怎人‬麼看你,一定要告訴自己,身體是自己的,一定要愛惜;心情也是自己的,一定要顧及,別為了不‮得值‬的人和事為‮自難‬己。
這個世界上,沒有好壞,沒有對錯,只是大‮處家‬在不同的頻率,產生了不‮的同‬磁場,呈現了不同的狀態,做‮了出‬不同的選擇,允許自己‮自做‬己,允‮別許‬人做別人。
一個人最大‮成的‬熟,就是明白每天‮生髮‬在自己身上‮百的‬分之九十‮的九‬事情,對‮別於‬人而言,根本毫無意義。別人怎麼說與‮無你‬關,那就儘管按自‮的己‬意願去生活。只要你清楚自己‮尋在‬求什麼,我‮人的‬生是我的,你‮人的‬生是你的。自己是世界的主角,其他都是遊戲裡面的NPC,你可以和他們對話,但他們僅僅就是站在那裡,你去接觸或者不接觸,他們都站在那裡,他們對你好,對你不好,都是程式設定的……
人活著的意義,並不是衣‮無食‬憂,而是拿出勇氣去‮你做‬不敢做的事,去嘗試‮曾未‬嘗試過的人生,豐富人‮的生‬閱歷。往後餘生,願我們都能‮脫擺‬束縛自己的枷鎖,永遠按照‮己自‬的節‮和奏‬步調生活,擁有從‮的容‬鬆弛感。在‮光陽‬斑斕,微風含香,人生百味中,隨遇,隨意,隨安
上面的句子,是不是很雞湯,有時候,看起來雞湯的東西能做到,其實也挺好,做不到,也無所謂,讓自己不沮喪不抑鬱就很好。

2. 身體健康

身體健康是指個體在生理功能和體能方面的良好狀態。這包括適當的體重、良好的心血管健康和足夠的體力。可以重點關注的身體基礎指標有下面10個,這些都是常識,早一些關注,獲得身體健康的成本越低,因為有的指標不正常後,很能再恢復,譬如如果得了糖尿病,或許意味著需要長期吃藥,而糖尿病,是可以提前預防的。

1. 體重指數(BMI)

  • 正常範圍:18.5 – 24.9
  • 意義:反映體重與身高的比例,是評估肥胖或體重不足的常用指標.

2. 血壓

  • 正常範圍:收縮壓(高壓)90 – 120 mmHg,舒張壓(低壓)60 – 80 mmHg
  • 意義:反映心臟泵血和血管阻力的情況,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3. 心率

  • 正常範圍:60 – 100次/分鐘(成人靜息心率)
  • 意義:反映心臟的泵血頻率,靜息心率過快或過慢可能提示心臟功能異常。

4. 血糖

  • 正常範圍
    • 空腹血糖:3.9 – 6.1 mmol/L(70 – 110 mg/dL)
    • 餐後2小時血糖:小於7.8 mmol/L(140 mg/dL)
  • 意義:反映血糖水平,是評估糖尿病風險的重要指標。

5. 血脂

  • 正常範圍
    • 總膽固醇(TC):小於5.2 mmol/L(200 mg/dL)
    •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小於3.4 mmol/L(130 mg/dL)
    •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大於1.0 mmol/L(40 mg/dL)
    • 甘油三酯(TG):小於1.7 mmol/L(150 mg/dL)
  • 意義:反映血液中脂質的含量,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6. 肝功能

  • 正常範圍
    • 谷丙轉氨酶(ALT):5 – 40 U/L
    • 穀草轉氨酶(AST):10 – 40 U/L
  • 意義:反映肝臟的代謝和解毒功能,異常升高可能提示肝臟損傷或疾病。

7. 腎功能

  • 正常範圍
    • 血肌酐(Scr):男性44 – 133 μmol/L,女性70 – 106 μmol/L
    • 尿素氮(BUN):3.2 – 7.1 mmol/L
  • 意義:反映腎臟的排洩功能,異常升高可能提示腎功能不全。

8. 肺活量

  • 正常範圍:因年齡、性別、身高等因素而異
  • 意義:反映肺部的容量和功能,肺活量越大,說明肺功能越強。

9. 血常規

  • 正常範圍
    • 紅細胞計數:男性4.0 – 5.5 × 10^12/L,女性3.5 – 5.0 × 10^12/L
    • 白細胞計數:4.0 – 10.0 × 10^9/L
    • 血紅蛋白:男性120 – 160 g/L,女性110 – 150 g/L
  • 意義:反映血液的基本組成和功能,異常可能提示貧血、感染、炎症等疾病。

10. 骨密度

  • 正常範圍:T值≥-1.0
  • 意義:反映骨骼的密度和強度,低骨密度可能增加骨折的風險。
上面的各項指標,很多時候來源於平時的吃喝拉撒、睡眠運動的規律性,如果不注意飲食,不注意運動,或許就會過多攝取糖分、脂肪,身體變得肥胖、血糖變高,產生代謝問題,進而發展為慢性病。
近期看了一本書《Good Energy》(《好能量》),2024年紐約時報排名第一的暢銷書。
如果你脖子疼,作者米恩斯猜測你可能是最近睡眠不好,或者心理壓力比較大;如果你感到焦慮,可能最近缺乏鍛鍊,或者喝了不少酒;頭疼也許是喝水太少;如果女性有經前綜合症,那你需要考慮所有影響荷爾蒙的因素,包括纖維攝入、酒精攝入、心理壓力和睡眠情況等等;哪怕你突然長了顆痘痘,也可能是因為你最近吃糖太多了……
你應該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保持敏感。
阻礙我們尋求健康生活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基因差別,每個人對不同食物和環境的反應不一樣。正如有的人喝一點酒就臉紅,有的人多喝點也沒事 —— 有的人吃的不對就痛風,有的人就可以吃。
喝一杯汽水,你的身體一般不會有任何不良反應。年輕時喝很多含糖飲料都沒關係。是日積月累之後,身體才會慢慢出問題。
人們通常認為這些只是「不舒服」而已。頭疼腦熱,人人都有,何必大驚小怪?而米恩斯指出,所有那些不舒服,都是「不正常」!那些都是訊號,是身體在向你求救!感到不舒服,是因為你已經有問題了。
為了瞭解自己平時的飲食對血糖的影響,我在手臂裝了一個可以連續測量14天血糖的動態血糖儀。
安裝之後,可以24小時監控身體血糖變化,譬如今天早餐吃了一份油煎雞蛋吐司,餐後血糖飆升到10.2,看來以後不能吃了……晚餐吃了雞肉米飯,餐後2小時血糖7.6,小於7.8,正常水平。
如何保持身體健康,做到下面的
  1. 不要吃太多,尤其是要少吃糖,不要吃那些精細加工食品,例如各種餅乾、薯片、工業生產的麵包蛋糕等。

  2. 食物要多樣化,確保營養豐富而不過剩,除開那些高熱量食品、高碳水、超精細加工食品,可以優先選擇有機、未加工或最少加工的食物,包括水果、蔬菜、堅果、種子、豆類、肉類、魚類、乳製品等。
  3. 多運動、多鍛鍊。每天快步走7000步以上,如果能將心率提高到120以上則更能鍛鍊心肺功能。工作時候,每隔1-2小時起身活動一下,我隨身帶著一根彈力帶,隨時可以小小練一下。只要有運動意識,隨時都可以運動一下,譬如深蹲、開合跳、俯臥撐,都是簡單易行的。我去年7月崴腳,沒法跑步,就每天練習引體向上,其實就是午餐前路過學校單槓,拉上1-2組,每組10-20個,經過半年多,居然可以一次性拉28個引體向上,超過我的大學時候水平,只要科學持續運動,50歲的身體,也可以達到20歲的體能。
  4. 有規律的正常睡眠。每天在固定的時間上床睡覺和起床,避免熬夜和午睡時間過長。睡前避免使用電子裝置,儘量放鬆身心,可以透過冥想、閱讀等方式來幫助入睡。應對失眠如果存在失眠問題,可以嘗試跟蹤心率變異性,使用呼吸法、正念冥想等方法來緩解壓力,改善睡眠質量。
  5. 多曬太陽,多走進自然。每週在自然或綠色空間中累計花費四個小時,可以去公園、植物園、河濱步道等地方走走跑跑。
  6. 每天偶爾冷點熱點刺激身體,譬如偶爾洗個冷水澡,刺激一下身體。
  7. 心理壓力別太大,遠離讓自己心理疲憊的負能量。

3. 關係健康

關係健康是指個體與自我、與外界互動方面的良好狀態。這包括與自己、與他人,與環境建立和維持積極的關係,他人主要包括與自己有時空和能量交集的人。

健康的關係狀態是真誠的彼此尊重,是坦然的,不討好,不虧欠。

時空交集比較好理解,就是日常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的交往,例如見面的家人、朋友、同事等;能量交集,則是虛擬時空中有交集,例如你崇拜的偶像、你在微博、影片號、抖音、快手等平臺關注的人,沒有直接接觸,但他們的觀點、言行輸出對你造成認知和行為的影響,崇拜的偶像身上必定有你想成為的樣子。
關係是個很神奇的事情,在家裡,家人關係是感性的,不用講道理,誰在乎,誰妥協,你要是不在乎,你就講道理吧,你要是在乎,那就任由對方折騰,你配合就好了,如果實在想說理,那就等折騰我之後,在合適的時機,提一下,記得,是提一下,多數情況,家人也是不好理解的,是否理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支援他或她的折騰就好。
說說和朋友的關係,一個人一輩子其實難得叫上幾個特別鐵的朋友,尤其是那種有著20年、30年交情的老朋友。隨著閱歷越多,微信好友越來越多,稱為微信社交關係吧,可以是成為朋友的開始,但很能轉化為老鐵朋友,因為朋友關係是需要多次溝通了解,一起經歷一些事情之後,逐漸認清各自的本尊後深度交流而成為深度好友的。
我有2萬多個微信好友,有人問,你怎麼能應付得過來?我的感受是,微信首先是一個關係備份通訊錄,加微信,就像以前記錄一個電話號碼,先留著,萬一要聯絡,可以找到人;其次,微信朋友圈是一個虛擬的社交空間,讓聯絡人彼此在不打擾的情況下了解彼此狀態;第三,微信群是一個人群資訊需求細分場景,多數人渴望獲得某類資訊加入不同主題的微信群,默默潛水。
所以,沒有那麼多人會主動找你的,大家各自安好。
不用去應付,不要被微信綁架,張小龍都說了,用完就走,你想走就走,微信看或者不看,訊息都在那裡,想看的時候,看一下,回覆一下,不想看的時候,就不看,如果有漏過的訊息呢?也沒什麼大不了。人這一輩子,得罪‮個幾‬人,做錯幾件事,其實都沒那麼可怕。更何況,只是微信訊息,錯過就錯過了,坦誠溝通就好,訊息那麼多,總會有漏看的,漏看就說漏看了。因為著急找你的人,如果微信訊息不回,自然會多發幾次,或者直接打電話,總之他總能想法子聯絡上你。
40歲之後,已經沒有和任何人逢場作戲的興趣,我們聊得來就多說幾句,聊不來,我不會解釋,也懶得回應,我找你,給你微信訊息,你不回應,第一次,我當你沒有看到,再發一次,第二次不回應,我也不會再發,何必求人呢,能合作就合作,沒有合作意願,那就各自安好。
世界上那麼多人,你能交往幾個,有幾個真心待你,關心你,善待身邊每一個人,大家好,環境才能更好,才是真的好。
修煉方法:
有效溝通: 學習傾聽和表達技巧,以建立開放和誠實的溝通。
建立支援網路: 與志同道合的人建立聯絡,形成互相支援的社交圈。
解決衝突: 學習和平解決衝突的技巧,避免關係惡化。
時間管理: 合理安排工作和社交活動,確保有足夠的時間與家人和朋友相處。

4. 財務健康

財務健康是指個體在財務管理和經濟安全方面的良好狀態,這包括合理的預算、儲蓄和投資。

說幾個感受:

  • 不要炒股,尤其是A股,包括買股票基金,多數人都是普通人,真的不適合進股市。
  • 不要輕易借錢,也不要輕易借錢給別人,如果要借,就不要急著找人還。

  • 認識世界是有經濟週期的。
  • 打工可以滿足個人日常生活,想要獲得更多收入,趕緊與時俱進,譬如當下的人工智慧時代,擁抱Ai,探索新的發展道路。
  • 個人財力等於他身邊最近的10個人的平均財力,找到你能接觸的肯帶你的人,好好請教學習。
修煉方法:
  • 制定預算: 根據收入和支出制定合理的預算計劃,避免過度消費。
  • 緊急基金: 建立緊急基金,以應對突發事件和經濟危機。
  • 投資規劃: 進行長期投資規劃,包括退休金和教育基金等。
  • 財務教育: 定期學習財務知識,提高個人財務管理能力。
修煉這四種好狀態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個人的努力和承諾。透過上述方法,我們可以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保持穩定和健康,從而實現個人和職業生活的平衡和成功。
時間關係,就寫這麼多吧,2025,或許越來越難,或許觸底反彈,不管大環境怎樣,先讓自己心理健康、身體健康、關係健康,最後再求財務健康,2025,越來越好!
=======================
公眾號:BLUES,持續更新了11年的原創公眾號,作者蘭軍,有20多年豐富的職場經歷,連續創業者,歷任騰訊高階產品經理、YY語音高階經理、迅雷產品總監等職位,2016年創辦深圳梅沙科技。公眾號800多篇文章寫職業發展、企業管理等內容,一起洞察職場與人生,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