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時鐘時也需要注意,智慧裝置如手機,會在凌晨3點自動調時至凌晨2點,以適配紐西蘭時間,無需手動調節。
但非智慧的時鐘、手錶需要自行調節。舉個例子,大家可以在冬令時到來前的晚上將非智慧裝置手動調慢1小時,例如從晚上11點調至晚上10點。
來到紐西蘭之後,
許多華人開始逐漸適應當地生活,
那麼,你瞭解紐西蘭的時制嗎?
夏令時制(Daylight saving time)的初衷是為了降低能源成本,但這段發明的歷史其實還挺波折。而推動這項發明的人裡面,竟然還有一位紐西蘭人。
最早有夏時制構思的是美國政治家、科學家本傑明·富蘭克林,他在任美國駐法國大使期間,由於習慣於當時美國農村世家的早睡早起生活,早上散步時看到法國人10點才起床,夜生活過到深夜。
於是他在1784年給《巴黎雜誌》的編輯寫了一封信,信上說法國人的生活習慣浪費了大好的陽光,建議他們早睡早起,說每年可以節約6400萬磅蠟燭。
但富蘭克林當時並沒有建議實行夏時制,只是建議人們應該早睡早起。因為當時根本還沒有統一的時區劃分。不過,夏時制在英語裡就是“節約陽光時間”(daylight saving)的意思。
後來,又有一位紐西蘭昆蟲學家George Vernon Hudson提出,應該把時間調整2個小時,這樣下午以後的時間更長。
直到1907年,英國建築師William Willett向英國議會提出一個完整的夏時制的構思,他的構想是時間調整80分鐘,主要為了節省能源和提供更多的時間用來訓練士兵,但英國議會經過辯論沒有采納。由於其名聲不及富蘭克林,很多人們都將富蘭克林當為夏時制的發明者。
真正開始施行夏令時的第一個國家是德國,一戰期間,德國人從能源角度考量認為施行夏時制後對戰爭更有利,於是在1916年開始施行。
德國人先行後,英國因為怕德國會從中得到更大的效益,因此緊跟著也採取了夏時制,當時夏時制節省了約15%的煤氣和電力,為了彌補虧損,電力公司和煤氣公司也將價格提高了15%,而法國不久也效仿實行。
一戰結束後,各國紛紛拋棄了夏時制,但是到二能源又產生緊張局面,夏時制再次被各國採用。
歷史上,採用冬夏令時制的國家和地區最多時曾有超過140個。而目前,世界上還在堅持冬夏令時來回來去切換的國家和地區,只有不到40%了。
中國在1986至1991年實行了六年的夏令時,後來也放棄了。
即便是那些還在使用夏時制的國家和地區,也經常會傳出取消這一制度的聲音。
早在2019年,歐洲議會就投票結束統一的夏令時制。雖然截止2023年,仍有大部分歐洲國家尚未決定是否應廢除本國的夏時制而繼續沿用,但根據一份此前的網上調查發現,在受訪的460萬歐洲民眾中,有超過80%的人希望取消時制轉換。所以,即便在歐洲,這也是大勢所趨。
歐洲人反對夏令時制的主要原因是,時鐘的頻繁更改會擾亂人體生物節律,可能對居民健康產生嚴重影響。
在美國,一項研究發現行車事故在夏令時制切換時會有明顯上升。
下面這張圖是全年的日出日落時間變化圖,可以看到夏時制引起的日出日落時間的巨大變化是非常“反人類”和突兀的。
其實,冬令時才是紐西蘭的標準時間。而1927年,紐西蘭引入了夏令時(又稱日光節約制),之後曾一度廢止。直到70年代中期,夏令時才再次被試行,並最終在1975年重新引入。
2006年,紐西蘭開展了一場關於夏令時的公眾辯論,隨後一份延長夏令時的請願書被提交給了國會。該請願書後來獲得透過,故而現在紐西蘭從9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到4月的第一個星期日實行夏令時制。
最開始是目的是在夏天日照較長的時候,儘可能讓人們使用日光照明,從而減少能源的消耗。
圖源紐西蘭旅遊局
除了降低能源消耗,夏令時的實施還能減少交通事故。因為人們在日間開車的時間增多,並且夏令時也能減少犯罪率,一般來說犯罪實施者都會在夜間行動,這對罪犯實施犯罪有威懾作用。
此外不少國家的零售業都對夏令時表示歡迎,因為商店都關門很早,夏令時可能相應地可以增加銷量。
不過一年兩次調時鐘,確實會讓人覺得很麻煩,這也就是為什麼紐西蘭自打引入夏令時那天起,民間就一直有人抱怨。
不過,既然紐西蘭一時半會無法廢除夏時制,那對於普通民眾來說,努力去適應才是比較務實的做法。
研究表明,人的身體可能需要兩週左右才能完全適應1小時的時間改變,因此提前準備或慢慢適應新作息,可能會對改善冬令時時差有一些幫助。
這裡天維菌提供一些小建議,幫你在時制變更後獲得更好的睡眠。
1.限制咖啡因攝入。如果可以,為夏令時的最後一杯咖啡(或任何其他含咖啡因的飲料)設一個“截止”時間。
2.不要在飽食的狀態下睡覺。如果可能,晚餐後至少待個兩小時再上床睡覺。隨著天黑得越來越早,這點可能有點難以實現。可以吃一些有助於睡眠的食物,像是牛奶、禽類、核桃、燕麥、香蕉、蜂蜜等。
3.限制酒精攝入。儘量每天喝不超過1-2個標準杯(一個標準杯的飲酒量相當於攝入14克純酒精)。雖然酒精有鎮靜作用,可以幫助你入睡,但它往往會導致半夜醒來和睡眠中斷。
4.遵守規律作息。堅持固定的睡前程式有助於養成一種習慣,來自動向大腦和身體發出要睡覺的訊號。
5.洗溫水澡。專家發現,用溫水淋浴或泡澡有助於在睡前放鬆。
6. 少玩手機。從手機和其他電子裝置中發出的藍光會破壞人體自身的夜間自然睡眠反應。
你“在看”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