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反制,中國對美所有商品加徵 125% 關稅
4 月 11 日訊息,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2025 年 4 月 10 日,美國政府宣佈對中國輸美商品徵收「對等關稅」的稅率進一步提高至 125%。美方對華加徵畸高關稅,嚴重違反國際經貿規則,也違背基本的經濟規律和常識,完全是單邊霸凌脅迫做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 2025 年 4 月 12 日起,調整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措施。有關事項如下:
一、調整《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調整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措施的公告》(稅委會公告 2025 年第 5 號)規定的加徵關稅稅率,由 84% 提高至 125%。鑑於在目前關稅水平下,美國輸華商品已無市場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後續對中國輸美商品繼續加徵關稅,中方將不予理會。
二、其他事項按照《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的公告》(稅委會公告 2025 年第 4 號)執行。(來源:央視網)

傳字節跳動正在開發 AI 智慧眼鏡
據 the information 報道,公司字節跳動正計劃推出一款人工智慧智慧眼鏡。
目前尚不清楚字節跳動何時釋出這款智慧眼鏡以及銷售範圍。據知情人士透露,字節跳動正在與供應商討論產品的功能、技術規格、成本以及釋出時間,但公司發言人尚未對此回應。
據透露,字節跳動從去年開始著手開發 AI 眼鏡專案,一些新招聘的硬體設計工程師也參與其中。工程師們正在解決諸如如何在不犧牲太多電池壽命的情況下,確保眼鏡能夠錄製高質量影像和影片等技術挑戰。(來源:the information)
OpenAI:現在只需 5~10 人即可從頭重建 GPT-4;GPT-4 將退役
4 月 11 日訊息,OpenAI 執行長薩姆・奧爾特曼(Sam Altman)在公司內部播客中披露,得益於 GPT-4.5 的技術突破,重建 GPT-4 大模型所需團隊規模已從數百人縮減至 5-10 人。
這一結論也獲得了 GPT-4.5 預訓練負責人亞歷克斯・佩諾(Alex Paino)、資料效率研究員丹尼爾・塞爾薩姆(Daniel Selsam)等核心成員證實。
佩諾表示,GPT-4.5 的設計目標是比 2023 年 3 月釋出的 GPT-4"智慧 10 倍",他還補充道,"透過這種 GPT 預訓練流程的最佳化,我們的規模也較之前拓展了 10 倍。"
OpenAI 認為,技術瓶頸已從算力轉向資料效率領域(可能是指算力的邊際效用遞減,所以需要從演算法方面尋求突破)。丹尼爾指出,當前 GPT 系列模型資料利用率存在 "洞察深度天然上限"。
另外,OpenAI 宣佈將於 4 月 30 日停止在 ChatGPT 中使用其 2023 年 3 月釋出的 GPT-4 模型,並將其完全替換為當前預設模型 GPT-4o。(來源:IT 之家)
訊息稱 Shein 倫敦上市獲英國 FCA 批准,最新估值約 500 億美元
4 月 11 日訊息,有外媒報道稱,跨境電商平臺 Shein 已獲得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審批許可,待中國監管機構批准後即可赴倫敦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
報道稱,該企業於 2024 年 6 月向英國監管機構秘密遞交上市申請檔案,其 IPO 估值約為 500 億美元(現匯率約合 3661.1 億元人民幣)左右。
Shein 是一家總部設在新加坡的中國線上快時尚零售商,前身是由許仰天於 2008 年在南京創立的跨境婚紗電商平臺 SheInside,目前已經成為海外最大的電商平臺之一。
Shein 沒有自己的工廠,目前主要依託中國境內約 5800 家合作商完成商品生產,例如在 150 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 10 美元的連衣裙和 12 美元的牛仔褲。(來源:IT 之家)

特斯拉中國停止提供 Model X 和 Model S 新車訂購選項
4 月 11 日訊息,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目前 Model X 和 Model S 車型已不再提供單獨的訂購新車選項,相應車型頁面中僅顯示有「檢視現車」按鈕。而 Model Y 和 Model 3 車型則繼續顯示「立即訂購」選項。
特斯拉官網顯示,北京地區一輛 Model S 全輪驅動版「即刻交付」的現車價格為 75.99 萬元。
Model S 和 Model X 交付量在特斯拉總量中佔比很小。今年一季度,特斯拉交付總量為 336681 輛。其中,包括 Cybertruck、Model S 和 Model X 在內的其他車型,合計交付量僅為 12881 輛,約為特斯拉總交付的 3.83%;Model 3/Y 交付量為 323800 輛,佔比 96.17%。
據 IT 之家報道,今年早些時候,特斯拉汽車工程副總裁拉爾斯・莫拉維表示,目前公司並無計劃將 Model S 和 Model X 從產品線中移除,今年晚些時候,會再次關注它們,確保它們也能獲得一些公司為 Model 3 和 Model Y 所投入的技術升級。(來源: TechWeb)
小米汽車回應 SU7 湛江事故:相關火情是碰撞後電動二輪車鋰電池嚴重擠壓和變形起火,再引燃事故車輛
4 月 11 日訊息,小米汽車釋出《關於大家關心問題的回答》,解釋了「湛江發生的事故是怎麼回事?」以及「事故中汽車為什麼會被引燃?」。
公告原文如下:

附警情通報:
2025 年 4 月 5 日 5 時許,陳某(男,25 歲)駕駛小汽車途經徐聞縣曲界鎮華海農場十四隊路段時,與對向車道一輛兩輪電動車發生碰撞,造成兩輪電動車兩名駕乘人員當場死亡,小汽車起火燃燒。事故發生後,陳某逃離現場,後迫於公安機關的追捕壓力投案。目前,犯罪嫌疑人陳某涉嫌交通肇事罪已被執行逮捕。案件偵辦工作正在進一步進行中。(來源:IT 之家)
訊息稱 iPhone 若在美國組裝 成本將上漲 90% 甚至更多
4 月 11 日訊息,據外媒報道,近一段時間,有關蘋果在美國市場銷售的 iPhone 是否會因關稅壓力而漲價,後續是否會在美國生產備受關注。
在最新的報道中,有外媒提到,有銀行的分析師在給客戶的報告中表示,蘋果將 iPhone 的組裝轉向美國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但成本會因此而大幅上漲。
分析師在報告中表示,即使蘋果能在美國找到最終組裝的工人,僅人力成本一項就將上漲 25%。而同進口組裝好的產品相比,進口零部件在美國組裝,還會帶來更為複雜的物流問題。
此外,分析師在報告中也提到,如果是進口零部件並在美國完成 iPhone 的最終組裝,零部件也面臨高額的關稅,最終的製造成本將上升 90% 或更多。(來源: TechWeb)
傅利葉釋出首款開源人形機器人 Fourier N1:高 1.3m + 重 38kg + 續航 2 小時
4 月 11 日訊息,通用機器人公司傅利葉正式釋出首款開源人形機器人 Fourier N1,並同步開放涵蓋物料清單、設計圖紙、裝配指南、基礎操作軟體在內的完整本體資源包。

官方表示,作為傅利葉「Nexus 開源生態矩陣」的首個落地專案(「N1」即「Nexus-01」),N1 將為全球機器人和具身智慧開發者提供一個開放創新的技術基座,加速高泛用性運動控制器、多模態模型結合以及具身載體的未來形態推演等前沿研究開發工作的驗證落地。
該機器人主要資訊如下:
Fourier N1 採用緊湊型硬體架構設計,身高 1.3 米,體重 38 公斤,全身擁有 23 個自由度。整機結構採用鋁合金與工程塑膠複合構成,保證本體強度的同時兼顧關節靈活性。電池採用背部插拔式設計,單次連續運動續航可達 2 小時以上,滿足高頻測試與便捷部署需求。
其動力系統搭載傅利葉自研的 FSA 2.0 一體化執行器,結合自研控制系統,在提升運動穩定性與抗衝擊能力的同時,實現更高精度的位姿控制。實測最高穩定奔跑速度可達 3.5 米 / 秒。(來源:IT 之家)

榮耀 Power 手機引數曝光:驍龍 7 Gen3 處理器,支援北斗衛星簡訊
4 月 11 日訊息,榮耀 Power 手機將於 4 月 15 日釋出,博主 @ 數碼閒聊站曝光了這款新機的主要引數。
-
6.78"1.5K LTPS OLED 居中雙孔曲屏,超高頻 PWM 調光
-
驍龍 7 Gen3 處理器
-
8000mAh 電池,66W 快充 / 80W 快充頭
-
C1 + 通訊晶片,支援北斗衛星簡訊
榮耀旗下擁有 Magic 系列、數字系列、GT 系列、V 系列(V Purse 外折)、X 系列以及 Play 系列這六條產品線的手機產品。而此次曝光的這款 Power 新機是榮耀在戰略轉型後推出的首款新系列手機。(來源:IT 之家)
富士新機實拍圖洩露:被曝採用光學取景器,頂部單曝光補償撥盤設計
4 月 11 日訊息,根據 FujiRumors 報道,一位匿名人士洩露了富士未釋出新機的實拍圖,該機頂部搭載單曝光補償撥盤,疑似採用光學取景器。

▲ 洩露圖
根據洩露圖,該機外觀類似徠卡 M 系列,造型復古;不同於富士以往相機通常頂部有兩個或以上撥盤的設計,圖中顯示其頂部僅有一個撥盤,控制曝光補償,但該撥盤旁的撥杆功能尚不明確。
同時該媒體據洩露圖稱,該機的取景器為光學取景器,與此前採用 EVF 取景器的說法有衝突;但尚不明確該機是採用光電混合取景器還是採用純光學取景器。
同時洩露者聲稱,富士有望於 2025 年底或 2026 年推出該機,定價預計低於 1000 美元(現匯率約合 7322 元人民幣),主打街拍、攝影師備用相機市場。(來源:IT 之家)

中國電子產品公司 Anker 開始在亞馬遜上提高商品價格
中國 Anker 是亞馬遜最大的賣家之一,其產品從移動電源到手機殼,應有盡有。自週四以來,該公司已在其美國平臺上提高了五分之一的產品價格,這一跡象表明,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正在轉嫁給美國購物者。

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 SmartScout 的資料顯示,自上週四以來,中國產品價格平均上漲了 18%,其中大部分漲幅發生在 4 月 7 日星期一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加徵 50% 的進口關稅之後。
美國對中國產品的進口關稅目前已達 145%。隨著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戰愈演愈烈,北京週五同樣宣佈對美國商品的關稅提高至 125%。
此前,中國最大的跨境電子商務協會發出警告稱,由於關稅,許多在亞馬遜上銷售產品的中國公司正準備提高美國產品價格或退出市場。
Anker 擁有 5000 名員工,年收入達 221.7 億元人民幣(30 億美元),自 2011 年由前 Google 軟體工程師創立以來,已成為亞馬遜的主要賣家。(來源:cnBeta)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