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連鎖超市Trader Joe's,消費者會立刻察覺其與眾不同——貨架上少見知名品牌商品,保鮮膜、鋁箔紙等日用品難覓蹤影,更沒有傳統超市常見的特價標語與折扣券。這家以“反傳統”著稱的零售商,正透過獨特的定價策略與供應鏈管理,重新定義“價效比”的內涵。
Trader Joe's在官網“常見問答”頁面直言不諱:我們不需要特價或折扣券。其邏輯在於,超市透過精簡供應鏈、直接與供應商議價,將商品價格長期鎖定在“可與其他商家特價競爭”的水平。例如,一瓶標價9.99美元的葡萄酒,可能已是同類產品中的地板價,無需臨時促銷吸引顧客。
這種策略背後是極致的成本控制。Trader Joe's宣稱“窮盡一切可能省錢”:減少商品種類以降低庫存壓力、簡化包裝設計、甚至放棄廣告投放,轉而依賴口碑營銷。省下的成本直接轉化為更低售價,而非短期折扣。
儘管沒有官方折扣,資深顧客仍總結出一套“薅羊毛”法則:
1. 庫存檔點:購物前清點冰箱與儲藏櫃,避免重複購買;
2. 拒絕飢餓購物:空腹時更容易衝動消費;
3. 嚴守清單:但可設定“例外規則”,例如允許額外購買最多兩樣新品或季節性商品。
這些技巧不僅適用於Trader Joe's,更被理財專家推薦為通用省錢策略。
以下品類常被低估:值得入手
• 酒類:Trader Joe's自有品牌葡萄酒與精釀啤酒以“平價優質”著稱,部分產品獲評“超越同價位市場標杆”;
• 冷凍肉類:價格比生鮮肉低20%-30%,品質卻毫不遜色,適合囤貨;
• 零食與醬料:從椰子捲到辣椒醬,多款網紅單品價格僅為高階超市的一半。
Trader Joe's的“無條件退貨”服務甚至超越以服務著稱的好市多(Costco)。即便商品已開封、無小票,顧客仍可獲得全額退款。但需注意,酒類退貨受各州法律限制,購買前建議諮詢店員。
行業分析師指出,Trader Joe's的模式契合了年輕一代“厭惡複雜促銷規則”的消費心理。透過精簡SKU(庫存單位)至約4000種(僅為傳統超市的1/10),其採購團隊能專注篩選高性價比商品,形成“低價-高復購率”的良性迴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