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Gala,誰穿錯了?

作為年度最高規格的時尚盛事,Met Gala向世界證明,在今時今日,紅毯上稍縱即逝的瞬間,可以形成一種持久的、輻射全球的時尚輿論場。
從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時裝學院宣佈2025年春季時裝特展主題“Superfine: Tailoring Black Style”(超凡脫俗:黑人剪裁風格)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一年一度萬眾矚目的Met Gala紅毯必定充滿話題與爭議。它具有強烈的社會議題屬性,會讓所有登上紅毯的嘉賓認真揣摩,自己應該穿什麼、怎麼穿。
這個主題是如何確定的?今年的展覽由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策展人Andrew Bolton和客座策展人、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學院非洲研究系主任兼教授Monica Miller共同策劃,以後者在2009年出版的Slaves to Fashion: Black Dandyism and the Styling of Black Diasporic Identity為藍本,探討服裝和風格對大西洋沿岸黑人身份認同形成的重要性,並根據黑人“丹迪主義”的 12 個特徵進行梳理和展示。
為了呼應展覽主題,今年的紅毯著裝主題定為“Tailored for You”(為你量身定製)。這是一個看似非常容易切題,但又在展覽語境之下顯得十分模糊的限定。無論西裝還是禮服,為紅毯藝人進行定製早已不是新鮮事,但如何體現“定製”的心思,又從“定製”的舒適圈中跳脫出來,是每個受邀嘉賓必須面對的問題。
作為本屆聯合主席的A$AP Rocky、Colman Domingo、Lewis Hamilton、Pharrell Williams和Anna Wintour,從各自的生活經歷出發,帶來了切題而多元的造型。
走上藝術家Cy Gavin設計的印花“藍毯”,身為Met Gala的“大管家”,康泰納仕全球首席內容官Anna Wintour以一套Louis Vuitton特別定製禮服率先登上紅毯,由Pharrell Williams參與設計,也是向已故的前Louis Vuitton男裝藝術總監Virgil Abloh致敬。
今年是演員Colman Domingo首次出席Met Gala,他的這套Valentino造型意義非凡。藍色來自於他與策展人Monica Miller的討論——隱喻著黑人奴隸被解放時所穿的藍色羊毛套裝,而寬大的袍子造型和華麗墊肩,也是他對André Leon Talley的緬懷。
插播一條冷知識,在Pharrell Williams 2023年完成個人作為Louis Vuitton男裝創意總監的首秀之後,Anna Wintour便向他拋來了擔任本次Met Gala聯合主席的橄欖枝。而他為紅毯準備的這套造型也是看點十足,Louis Vuitton白色西裝上以織物紋理的方式佈滿了珍珠裝飾,寬下襬長褲則貼合了丹迪風格的復古風情。
沒錯,A$AP Rocky一個人先到了(Rihanna依舊穩穩壓軸,幾小時後才來)。這是他第六次參加Met Gala,也是第二次擔任聯合主席,在造型上也顯得十分輕鬆,重新演繹經典的黑白三件套設計來自他個人主理的品牌AWGE,西裝變為更寬大日常的夾克式廓形,鑽石珠寶與別緻的雨傘強化了他的雅痞氣質。
Lewis Hamilton用自己的時尚態度讓一級方程式賽車場變成了時尚的秀場,這次他選擇了一套純白色禮服亮相Met Gala紅毯,來自Wales Bonner,珠寶胸針和貝雷帽成為點睛之筆。
接下來,讓我們隆重有請本次Met Gala紅毯上的重磅面孔們!這幾乎可以說是近幾年來最為強勢的星光陣容了,有認真切題的,也有一心獨美的,神仙亂鬥一觸即發。
紅毯戰神Zendaya這次沒有手軟,只不過她打出了化繁為簡的招式。一身靈感來自Bianca Jagger的Louis Vuitton定製禮服滴水不漏,完美襯托她的身線,同時把丹迪風格的精緻感拿捏得恰到好處。
Madonna身著Tom Ford緞面西裝亮相,無需點評,她的出現就是全部意義,腦海中瞬間回想起歌曲VOGUE的旋律,還有MV中盡興Voguing的黑人青年們。
Nicole Kidman的紅毯發揮依舊氣定神閒,這次她的禮服殺手鐧,是來自Cristóbal Balenciaga 1952年高階定製的復刻版,重新調整了比例和麵料平衡度,兩處領結的裝飾既點題,又修飾身材,共耗費700小時打造而成。
壓軸的Rihanna再次奉上拿手好戲,攜三胎孕肚,身著Marc Jacobs定製禮服,佩戴卡地亞胸針、項鍊及耳環亮相。從頭到腳,一切與丹迪有關的元素,都被她一手掌握。
同樣在紅毯上大殺四方的還有Cynthia Erivo,這套來自Givenchy的定製禮服,改良自設計師Sarah Burton在品牌的首秀套裝造型,顛倒的西裝領口設計,搭配水鑽刺繡和碩大的及地黑紗,華麗中透露著勢不可擋的鋒芒。
好久不見,Nicki Minaj!這次的Thom Browne定製禮服勾勒出她玲瓏有致的曲線,再加上她與生俱來的霸氣,現代女丹迪的形象呼之欲出。
在丹迪風的主場,怎麼少得了奧斯卡首位黑人影后Halle Berry呢?這套由LaQuan Smith定製的造型彰顯了她的制勝野心。黑色亮片與薄紗拼接而成的條紋裙著實不簡單,令Berry完美的身材在行走間若隱若現。
本次卡戴珊一家派出三姐妹出戰,戰術打法各不相同。大姐Kim Kardashian走捨我其誰的路線,Chrome Hearts的仿鱷魚紋皮裙,在胸口點綴西裝翻領設計,將Kim的性感放大到極致。
相比之下,Kendall則低調許多,她的精裁禮服來自英國獨立設計師Torishéju Dumi的品牌Torishéju,造型致敬了傳奇酷兒夜店歌手Gladys Bentley。
小妹Kylie Jenner則主打四兩撥千斤的路線,由Maximilian Davis設計的Ferragamo禮服,在格紋呢面料上營造出做舊效果,讓禮服多了幾分自信灑脫。
Jennie拿出了她參加Met Gala以來最好的造型,來自Chanel特別定製,優雅含蓄之中還帶著些許英氣。
Lisa的造型更為灑脫不羈,Louis Vuitton的特別定製黑色鏤空西裝造型中暗藏著小心思,外套上的刺繡肖像,是與Pharrell Williams私交甚篤的Henry Taylor。在Pharrell的Louis Vuitton首秀上,Henry Taylor肖像就曾被縫製在西裝和配飾上。
Rosé一如既往地身著Saint Laurent套裝亮相,而在套裝之外,創意總監Anthony Vaccarello還為她定做了一件長袍,切題的同時也讓人聯想到André Leon Talley的著裝風格。
古靈精怪的Hunter Schafer這次以Prada定製套裝呈現出莊重和詼諧兩幅面孔。敞開西裝外套時的Schafer像個鄰家孩子般乖巧,而繫上釦子後,頎長挺拔的身材又讓人忍不住豔羨。
當Miley Cyrus與Alaïa一拍即合,結果只會是天衣無縫。Pieter Mulier將Cyrus塑造為一尊行走的時裝雕塑。
向來不按常理出牌的Doja Cat這次選擇了Marc Jacobs的定製套裝,野性的豹紋和誇張的髮型相呼應,釋放出她內心的野性。
Diana Ross的現身給了在場所有人一個驚喜,年過八旬的她這次身穿奈及利亞設計師Ugo Mozie打造的超大裙襬白色禮服,並繡上了她所有孩子和八個孫輩的名字,鏡頭前的她依舊精神矍鑠,還開玩笑地說這頂羽毛帽子是為了掩蓋自己頭大的煩惱。
定海神針Anne Hathaway也來了,不用檢索就知道,這套標誌性的襯衫式禮服來自Carolina Herrera,創意總監Wes Gordon用黑白條紋半裙收斂了整套造型的華麗感,主打簡約清爽,輕鬆上陣。
仔細看Demi Moore,這次她變成了一條行走的領帶,這種奇思妙想當然來自Thom Browne!
Lana Del Rey會魔法!每次走上Met Gala的她都像是換了個人。生活中那個節儉到接地氣的她儼然變身油畫公主。這件Valentino 2025春夏高階定製禮服令她格外優雅動人。
當然,我行我素的Cardi B在哪裡都會堅持自己的風格,就連穿上Burberry套裝也不例外,潑辣直率的性格根本藏不住。
網壇姐妹花大威小威這次也同場亮相,大威身著Lacoste標誌性的網球風外套亮相;
小威則身著Moncler x EE72 系列新作,與Edward Enninful一起登上紅毯。
Sydney Sweeney這套玲瓏有致的Miu Miu定製禮服也值得一看,光是設計和Sweeney的演繹便足夠驚豔。
這次令人感到驚喜的紅毯嘉賓還有吉娜·愛麗絲!首次參與Met Gala的她非常自信,憑藉一席充滿古典風情的拖地禮服,完成了一次優雅大氣的亮相。
接著,讓我們一起品評超模軍團的表現吧。剛剛登上《服飾與美容VOGUE》五月刊封面的孫菲菲,身著Moncler定製造型亮相,從色彩、款式等各個細節,都能看出對本次主題的重視和用心。
劉雯是Met Gala的常客了,這次她仍然保持了造型的高水準,一套Burberry紅色絲絨西裝襯得她十分利落出挑,好狀態勢不可擋。
Anok Yai
Heidi Klum
Miranda Kerr
Karlie Kloss
Adut Akech
Vittoria Ceretti
Imaan Hammam
不過說實話,今年的主題對於嘉賓來說著實難度不小,稍不留神就容易在紅毯上“翻車”,比如“被石膏困住”的Rosalía;直接把二戰後流行的沙漏式套裝照搬來的Monica Barbaro;像是穿著睡裙匆匆趕來的Natasha Lyonne;還有索性把鎧甲穿上身的Jenna Ortega,她們確實有做功課,但真的不多,反而顯得自己像是走錯了片場。
即便是在超模軍團中,也出現了不少過猶不及的造型:打扮成小金人的Gigi Hadid,就沒隆重到點上;Sora Choi的“海底總動員”套裝,也是過分活潑,以至於讓人忽略了套裝本身的存在感。
Rosalía
Monica Barbaro
Natasha Lyonne
Jenna Ortega
Gigi Hadid
Sora Choi
美國版VOGUE五月刊,邀請本屆Met Gala聯合主席登上封面:
A$AP Rocky
攝影:Tyler Mitchell
造型:Law Roach
Colman Domingo
藝術家:Iké Udé
造型:Max Ortega
Lewis Hamilton
攝影:Malick Bodian
造型:Ib Kamara
Eric McNeal
Pharrell Williams
藝術家:Henry Taylor
如果說本屆的Met Gala有什麼遺憾和意難平的話,必定是André Leon Talley的缺席。“我會在Met Gala當晚想起他,這是一個為他而生的夜晚——我幾乎不相信他會錯過這個夜晚。” 這是Anna Wintour在美國版VOGUE五月刊卷首語中寫下的開頭,以緬懷這位2022年離世的老友。他生前所鍾愛的一套Morty Sills設計的灰色格子西裝,也成為了本次展覽中的一套重要展品。
“我無數次地想起André,快樂和苦樂參半的回憶交織在一起。我想到,即使他在做一些別人可能會覺得有點過頭的事情——比如,穿著全套Louis Vuitton打網球——對André來說,這也是一種極度自信、完全理智的行為。André知道他是誰,我也知道他會有多喜歡這次的展覽,它的每一個方面:策劃、新聞釋出會、這期雜誌、展覽目錄,他會為即將到來的派對計劃多少套服裝——不僅為他,也為我,為我家裡的每個人、他的朋友、我的朋友、繆斯、時髦的熟人,身邊的任何人。他是丹迪中的丹迪。”
Anna Wintour沒有提及一句關於丹迪風格的key look,卻句句描繪出這一群體對於自我著裝一絲不苟的態度,就像同期雜誌中由Jeremy O. Harris撰寫的回憶文章中所提到的那樣:“那些反覆閃現的、人們透過重新審視我的衣裝進而改寫刻板印象的瞬間,原來早在那時就已埋下伏筆。所謂‘丹迪’,本質上是敘事的改寫者——改寫那些印刻在社會認知中的關於我們族群的敘事。”
從這些“抽象”的表述不難看出,丹迪風格,以及展覽中強調的黑人丹迪風格,幾乎很難用某個關鍵詞來概括,更不用說在本次Met Gala的紅毯環節,嘉賓們在介紹自己著裝時,提到最多的關鍵詞便是“research”,時尚圈想要駕馭這一主題的難度可見一斑。
展廳裝置由藝術家Torkwase Dyson完成,
來自各個年代的展品分別以12個主題進行呈現。
在“體面”(Respectability)主題展廳,
西裝展品的風格更為傳統規整。
在“遺產”(Heritage)主題展廳,
更多具有特色民族風情的元素出現在西裝造型中。
實際上,這次展覽基於Monica Miller的作品,將展廳分為了 12 個部分,同樣沒有按照服裝的設計元素和制式風格來梳理,而是意在強調丹迪風格的意義,並以此作為展廳名參照,比如所有權、存在感、區別、偽裝、自由、勝利、體面、Jook(在Zora Neale Hurston佐拉·尼爾·赫斯頓的《黑人表達的特徵》“Characteristics of Negro Expression”中定義為跳舞、喝酒和其他休閒活動的空間)、遺產、美麗、酷和世界主義。
展覽從5月10日持續至10月26日,徜徉在由藝術家Torkwase Dyson設計的展覽空間中,這將是近年來你能感受到的最為嚴肅而深沉的時裝展。
黑人丹迪主義的意義遠不止於美學。它關乎身份、力量和反抗。當黑人群體身處被邊緣化的境地時,“丹迪主義”成為了挑戰那些試圖限制他們的僵化種族和階級界限的有力武器。而黑人紈絝主義的根源,在於黑人文化與歐洲時尚的錯綜複雜交織。20世紀20年代,以Langston Hughes、Josephine Baker和Zora Neale Hurston等黑人作家與藝術家憑藉著個人才華,打破了彼時美國社會的成見和藩籬,而這把火以“哈萊姆文藝復興”之名,也燃燒到了時尚領域,鼓勵著黑人丹迪們用服裝來武裝自己,象徵著對傳統貴族的反抗。
在“所有權”(Ownership)主題展廳,
特色服飾和裝置一同放大了服裝背後的象徵屬性。
在“酷”(Cool)主題展廳,
我們能明顯看到街頭潮流文化對套裝造型的影響。
除服裝之外,還陳列了大量的藝術畫作和影像資料,
來充實展覽的多維度敘事。
在展覽中,丹迪主義並不是一個侷限在歷史時間軸上的“標本”,而是流動至今的權利敘事。比如我們可以看到丹迪文化中定製剪裁、奢華配飾和大膽配色等手法,在2010年代與街頭時尚的交融,以及新一代丹迪偶像們的崛起,從某種程度上證明了丹迪風格的鮮活影響力還在繼續,進入博物館並不代表著結束,而是一個階段性的里程碑。
本次展覽還將涵蓋除服裝之外的繪畫、攝影等作品,藝術家包括Tanda Francis、André Grenard Matswa和Tyler Mitchell,他們的作品將帶領參觀者探索從18世紀至今黑人丹迪中的經典風格,並與展覽中的服裝展品形成多維度的呼應。
當然,或許在展覽內容和主題之外,我們還能從Met Gala演變歷程中發現更多的時尚風向的演變,以及時裝展覽的意義沿革。從90年代以特定設計師作品為主題,到進入2000年後對20年代風格的回溯,再到2010年代後對於東方(中國:鏡花水月)和黑人文化的呈現和探究,一場時裝展覽及其慶典的“觀看”之道與受眾群體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許是隨著社會環境變化而做出的被動改變,亦或是時裝展覽希望證明自己更大的野心。總之,

在過去三十年,Met Gala成功讓人們的注意力從“穿著”“觀看”進化到了“思考”與“批判”。

紅毯就是這場時裝展覽最好的引言和導語。
編輯:Yijie
撰文:善來
設計:小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