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九屆)細胞外囊泡前沿與轉化大會順利召開

2025年9月,由生物谷、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細胞外囊泡研究與應用專業委員會、Interdisciplinary Medicine (IMed)、中草藥囊泡廣東省工程研究中心、西北大學、陝西省基因組與健康學會、西安外泌體學會聯合主辦2025(第九屆)細胞外囊泡前沿與轉化大會在西安順利開幕!
大會以“創新驅動轉化,合作賦能發展”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及企業的眾多專家學者、行業領袖參會,共同探討外囊泡(EVs)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技術突破與產業化前景。

主論壇:權威發聲,引領行業風向

開幕致辭
清華大學藥學院尹航教授:作為大會主席,尹教授強調外囊泡作為“天然奈米載體”在精準醫療中的核心地位,呼籲產學研協同推動標準化與規模化應用。
西北大學陳富林校長:從高校視角分享跨學科合作經驗,並宣佈啟動“外囊泡產學研創新聯盟”,推動基礎研究向產業落地。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王前書記: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細胞外囊泡專委會主任委員王前提出“臨床需求導向”的轉化路徑,強調外囊泡在疾病診療中的實際價值。
主題報告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王前教授作《細胞外囊泡臨床轉化之路》報告,系統梳理外囊泡從基礎研究到臨床應用的關鍵挑戰與突破案例。
清華大學尹航教授以《2025幹細胞產業大潮中的細胞外囊泡》為題,解析幹細胞外泌體在再生醫學中的產業化潛力與標準化路徑。
空軍軍醫大學金巖教授透過《基於幹細胞囊泡的再生與治療策略》,展示囊泡在皮膚修復與器官再生中的突破性成果。
同騰新創工藝開發副總,上海大學“生物與醫藥”專業學位行業導師,上海科技大學書院導師沈毅珺副研究員分享題為《解碼外泌體量產密碼:幹細胞3D固定化培養&外泌體智造平臺》的報告,提出智慧化生產解決方案。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金子兵教授以《特定外泌體調控視網膜變性疾病》,揭示了外泌體在眼科疾病治療中的獨特機制。
此外,本次大會還設定了六大分論壇,分別由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趙可偉教授、億航(蘇州)生物醫藥有限公司李振韜 NA、暨南大學張灝教授、恩澤康泰趙立波老師、四川大學劉敬平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劉盡堯研究員擔任論壇主席。
六大分論壇覆蓋了中草藥囊泡、幹細胞外泌體、臨床診斷、工程化技術、疾病治療及微生物囊泡等熱點領域,包括但不限於:來自西安交通大學的張明真教授揭示了中草藥來源囊泡在組織修復中的獨特機制;來自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的趙可偉教授發表中草藥囊泡團體標準的思考的報告,推動行業規範化發展;來自南京中醫藥大學徐嘉潞教授展示了大蒜奈米顆粒透過啟用免疫微環境增效腫瘤治療的突破性成果;來自同濟大學的徐俊教授分享了脂肪幹細胞外泌體治療骨關節炎的臨床轉化資料;來自北京恩澤康泰的李志老師探討了外泌體監管路徑,為行業合規發展提供參考。
不僅如此,本次大會還設定了大路演專案,聚焦技術轉化與產業化落地:
山東中醫藥大學蓋秩舶老師作《等離子體近場感測技術在外泌體質量鑑定中的應用》報告,高效檢測技術獲多家企業關注。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鄧宏章老師作《非離子mRNA遞送系統》報告,突破核酸藥物遞送瓶頸。
中央民族大學唐權老師作《禾士星元:心理和精神疾病診斷的變革者》報告,提出AI+外泌體標誌物的跨界創新。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郭豐彪老師作《基於間充質幹細胞創新技術的專利整合與應用展望》報告,展示了從研發到市場的全鏈條佈局。
並且,多家生物醫學領域的公司也在本次大會上展示了他們的最新技術和應用,例如:全球領先的科學儀器解決方案提供商大昌華嘉旗下Particle Metrix奈米顆粒跟蹤分析儀ZetaView完成重大軟體升級!並透露即將推出新一代NTA平臺,此次系統迭代為細胞外囊泡(EV)研究領域質量控制技術邁入新階段提供保障,為生命科學研究者提供更精準的檢測解決方案;Eppendorf 展示了外泌體制備流程的解決方案,既有上游培養新品的CS220 CO2培養搖床,也有下游分離用的CP-NX超速離心機,相容不同轉子,實現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轉換的通量需求;量子科技公司的Abbelight單外泌體3D超分辨成像系統可以在20nm的尺度下提供單個外泌體的蛋白,內容物的分佈與定位資訊;匯芯生物的大規模全自動外泌體提取系統EXODUS T-2800,整合外泌體樣本前處理、濃縮、純化、自動回收等多功能一體化技術,為外泌體載藥、治療、再生醫學領域的使用者提供規模化、自動化、穩定可靠且符合GMP標準的外泌體生產的解決方案;瑞芯智造自主原創的 NanoCoulter™ 單顆粒分析儀在工程化外泌體表徵中的核心應用,並助力工藝最佳化與質量控制,推動細胞外囊泡研究的深入發展;貝克曼生命科學提供的超速離心機外泌體分離純化方案,以及專為奈米顆粒分析精心打造的奈米流式分析儀
由此,本次大會為參會者提供了多維價值,包括前沿技術洞察:從單分子檢測到高通量製備,參會者全面掌握外囊泡領域核心技術;產學研深度對接:路演專案促成多項合作意向,加速技術商業化程序;標準化建設共識:中草藥囊泡團體標準、液體活檢共識宣告等為行業規範化奠定基礎;跨學科啟發:植物、微生物與工程化技術的融合,拓寬外囊泡應用邊界。

總之,本屆大會不僅是一場學術盛宴,更是一次推動外囊泡領域產學研深度融合的里程碑!透過報告分享、技術展示與討論,與會者深刻認識到:外囊泡作為“細胞信使”的潛力遠未完全釋放,其產業化應用需依託技術創新、標準完善與跨領域協作。未來,隨著工程化技術、臨床轉化及監管體系的持續突破,外囊泡有望在精準醫療、大健康等領域開啟全新篇章!
掃碼看精彩瞬間!
生物谷期待與您,共赴下一場科學盛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