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接待了很多家長的諮詢,其中有個細節的問題,不少家長都有提到,就是“身份”問題,有些孩子是美籍,只是在大陸上學,有些是已經拿到綠卡,還有些在考慮要不要run。那麼身份不同,會不會對申請有影響呢?
大家知道,在美國大學的申請介紹裡都提到“國際學生”這一個概念,除了申請條件額外要求之外,在錄取的時候會不會被區別對待呢?
答案几乎是肯定的,儘管這些學校強調“我們會採用相同的審查方式,無論國際和居住地”。

普林斯頓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申請。我們以相同的方式審查所有申請,無論國籍或居住國如何。
哈佛大學也明確表示:在招生過程中的任何時候都沒有任何形式的配額或限制。無論公民身份或他們就讀的中學。

耶魯大學也表示:在國外接受教育的學生的申請將在與國內申請者相同的背景和全人招生過程中進行評估。

賓大、哥大也有類似的表達,總之,實力越強大的學校,招生方面是越開放的。
但是,試想一下:兩個背景條件相同的申請者,一個國際申請者,一個本土申請者,誰被錄取的機率更大呢?結果是不言而喻的。對高中課程的瞭解程度,GPA的可信度,本土學生肯定佔優勢的。
另外,從歷年錄取公開的資料來看,美國大多數學校的整體錄取率基本都是明顯高於國際學生錄取率的。比如麻省理工整體錄取率4%左右,國際學生錄取率不到2%。
另外,每年新生國際生佔比,這些學校都能準確控制在10%左右,不考慮“身份”是不可能做到的。
那麼,哪些學生屬於“國際學生”範疇呢?美籍在華讀書、綠卡在華讀書、大陸學生都是“國際申請者”嗎?
不一定,不同學校對“國際學生”有不同的定義標準。
哈佛大學:當我們提到“國際招生”時,我們通常指的是從美國以外的學校申請的申請人,因為這些學校提交的檔案可能與美國高中提交的檔案大不相同,並且可能需要專業知識。

芝加哥大學:如果你在美國以外的地方上學,都會被當作國際學生審查,無論國籍如何。但如果是美國公民,可以申請經濟援助。(這個時候,美籍也好,綠卡也罷,只要不在美國國內就讀,都是國際申請者)

斯坦福大學:我們將任何既不是美國公民也不是美國永久居民的學生視為國際學生。(斯坦福大學政策相對寬鬆一些,綠卡,美籍申請者都不會當作國際申請者)

康奈爾大學:我們根據您目前就讀的學校閱讀申請,而不是根據您的公民身份。(這種情況下,美籍也好,綠卡也罷,只要不在美國本土讀書,就沒有優勢,反倒是大陸去讀美高的學生有點優勢了)

萊斯大學:萊斯大學非常明確的指出,國際學生指定基於居住或公民身份,而不是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地方。因此美籍、綠卡都不會按國際學生對待。

重點來了。
大部分的私立學校雖然對本土學生有傾斜,但力度不會太誇張,而公立學校就非常離譜了,他們甚至會對州內或本土學生非常照顧,畢竟只有政治正確,才能獲得更多的財政撥款。比如加州大學。
先看兩組2027屆加州大學的申請資料:
UCLA:整體錄取率8.8%,州內學生錄取率9.2%,國際學生錄取率6.1%;
UCB:整體錄取率11.6%;州內學生錄取率14.5%,國際學生錄取率5.2%。
那麼加州大學是如何定義國際學生的呢?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如果需要簽證在美國居住和學習,您就是國際申請人。(美籍、綠卡的申請者就不會被當作國際申請者了)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如果您從美國以外的高中畢業,那麼您將被視為國際申請者。如果您從位於美國的高中畢業,您將被視為國內申請人。(只認高中就讀學校不認國籍)

以上就是前30美國大學隨機抽查的部分學校對“國際學生”的定義,不同學校有不同的政策。大致可以歸為:不區分、按國籍區分,按高中就讀學校所在地分三種。
如果想摘掉“國際學生”的帽子,最好的辦法就是“美籍/綠卡+在美國讀高中”,否則都有可能被當作國際學生對待。
並且,最近兩年(趨勢),美國大學為了提升“入學率”,綠卡學生在錄取中也會有一定優勢。
因此大家申請學校的時候,如果你“身份”特殊,也要儘量注意這個小細節,去官網確認下你是不是“國際學生”。以上小貼士,希望對大家的決策有所幫助。
如果您想少走彎路諮詢美本申請
請掃碼諮詢Tony老師

也可以申請進美本家長群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