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規格盛會解碼AI產業拼圖:“頂流”齊聚、多元成果釋出,3月27日開啟

倒計時2天,上百位頂尖大咖同臺,熱議技術應用人才與投資新方向。
作者 |  智東西編輯部

倒計時兩天!AI產業頂級盛會即將啟幕。

3月27日-31日,以“新質生產力與全球科技合作”為主題的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將在北京舉辦,期間,論壇年會的人工智慧主題日——將於3月27日正式開啟。

緊跟AI產業爆發的時代浪潮,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與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政府舉辦的人工智慧主題日,集嘉賓規格之高、議程設定之前沿、釋出成果之重磅、嘉賓範圍之廣為一體,成為全球AI產業交流探討高地。

人工智慧主題日上,將有20+中外院士、國內頂級人工智慧研究院負責人等,以及百度、阿里雲、螞蟻集團等AI大廠、大模型獨角獸核心人物,具身智慧創業代表,頂尖投資人同臺,以及涵蓋投資支援、技術研發、人才培養等與AI產業緊密相關的數十項核心成果釋出。

中關村論壇是面向全球科技創新交流合作的國家級平臺,其中的人工智慧主題日已經成為聚焦全球AI產業發展的關鍵視窗,全方位展示全球AI領域前沿技術突破、創新應用實踐,並吸引全球目光,促進產業資源高效對接與深度合作。

目前,AI領域海淀區已形成全棧產業鏈佈局,備案大模型76款、佔全市七成,正在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慧產業高地;在具身智慧領域集聚企業數量佔全市40%……如今,以人工智慧主題日作為關鍵核心節點,海淀區正依託其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全方位發力,向全球範圍強勢輻射影響力。

這場廣納全球學界、產業界、投資界諸多大咖的盛會充滿看點:

01.
前沿AI學術成果:圖靈獎得主、
中外院士,頂尖研究院、高校領銜

多位中外院士、圖靈獎得主、頂級人工智慧研究院負責人、頂尖高校教授等學界大牛將在人工智慧主題日同臺,以大模型為圓心,深度剖析其創新應用、發展挑戰與未來趨勢。

1、中外院士

鄂維南 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數學會會士、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會士,英國物理學會會士,北京大學講席教授、大資料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北京大學國際機器學習研究中心主任,北京科學智慧研究院院長,北京大資料研究院院長,主要從事計算數學、應用數學及其在力學、物理、化學和工程等領域中的應用等方面的研究。

戴瓊海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資訊學院院長,北京資訊科學與技術國家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主要學術方向為人工智慧(立體視覺)和計算攝像學,長期致力於該研究領域的理論和關鍵技術創新。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成立於1981年,是我國在人工智慧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全國性學術組織。

鄭志明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數學與資訊科學交叉領域專家,長期從事空天資訊安全與複雜資訊系統等數學與資訊交叉領域的研究。

王耀南 中國工程院院士,機器人技術與智慧控制專家,湖南大學教授,機器人視覺感知與控制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智慧機器人感知與控制技術及工程應用研究。

郭雷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國家數學與交叉科學中心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教授,IEEE、IET Fellow,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發明協會會士,中國自動化學會導航制導與控制專業委員會主任,長期從事抗干擾控制理論與應用領域的研究。

約瑟夫·斯發基斯 圖靈獎得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法國科學院院士,法國Verimag實驗室榮譽科研主任。研究方向為模型檢測及嵌入式系統設計與驗證等領域。

孫富春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智慧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IEEE高階會員;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智慧控制與智慧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IEEE控制系統協會智慧控制技術委員會委員。研究領域為智慧控制、機器人與飛行器的導航與控制、網路控制系統、人工認知系統的資訊感知和處理。

斯圖爾特·羅素 英國計算機科學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科學專業教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人類相容人工智慧中心(Center for Human-Compatible AI)創始人。

此外還有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等國內外院士……

2、頂尖人工智慧研究院負責人

黃鐵軍 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理事長,北京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全程參與我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建議、起草和實施,“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科技專案專家組副組長,國家人工智慧標準化總體組副組長,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

王仲遠 智源研究院院長,長期從事人工智慧前沿技術研究與實踐。

周伯文 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首席科學家,清華大學惠妍講席教授、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長聘教授、清華大學電子系協同互動智慧研究中心主任、銜遠科技創始人,IEEE/CAAI Fellow。

朱松純 北京通用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智慧學院院長、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主要研究包括通用人工智慧基礎、計算機視覺、統計建模與計算、認知科學、機器學習、自主機器人等。

可以看出,這些學界大牛具備全球化特徵,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學術背景與文化環境,為學術交流與合作注入了多元活力 。從技術角度來看,這些學界大咖過往成果影響力極為深遠,人才培養成果豐碩,且研究與行業實踐緊密相連,研究方向呈現出豐富多元的態勢,廣泛覆蓋多個學科與應用場景。
02.
前沿AI實踐:科技大廠、
大模型獨角獸分享最新AI成果

DeepSeek爆火正撬動全球AI產業劇變,催化國內大模型產業突圍。今年開年國內大模型產業研發進展、研究成果連番炸場。

不僅有月之暗面Kimi被曝最新模型k1.6程式設計能力超GPT o3-min、豆包大模型1.5多模態能力霸榜多個基準,還有“清華系”AI初創公司面壁智慧憑藉全球首個端側全模態模型MiniCPM-O 2.6,僅用8B引數便在OpenCompass榜單中以70.2的平均分超越GPT-4o和Gemini 1.5 Pro,成為開源社群最強語音通用模型……

在人工智慧主題日上,這些攪動全球大模型產業風雲的大廠、大模型獨角獸、大模型六小虎將同臺熱議。

李開復 零一萬物創始人、CEO,創新工場董事長,微軟前全球副總裁 零一萬物是國內最早探索MoE等輕量化模型架構的大模型企業之一, 在打造Yi系列頂尖基座模型的過程中已經積累了從模型訓練到模型微調,再到應用實踐的大模型端到端(end-to-end)四大管線技術棧。

王海峰 百度首席技術官 百度是國內為數不多進行晶片層、框架層、模型層以及應用層全棧佈局的人工智慧公司,自2023年釋出知識增強大語言模型文心一言以來,到2024年,文心大模型的日均呼叫量達到16.5億,同比增長33倍。其最新發布的自研原生多模態基礎大模型文心大模型4.5,在多個測試集上的測評表現已經超過GPT-4o。

楊植麟 月之暗面創始人、清華大學助理教授 2023年10月,月之暗面釋出首款對話類產品Kimi Chat,宣佈支援約200萬字超長對話上下文使得使用者量激增,使得這家成立不到一年迅速躍升獨角獸,紅杉中國、小紅書、美團、阿里、騰訊等明星玩家均在其投資方之列。

李大海 面壁智慧聯合創始人兼CEO 作為清華系AI創企,面壁智慧首批實現千億多模態模型的落地,其核心科研成員來自清華大學NLP實驗室,是國內最早一批做預訓練大模型的團隊之一,至今已經推出多款人工智慧大模型產品。

在商業化領域,這些企業正以磅礴之勢攪動全球風雲,從基座模型的底層搭建,到多模態技術的融合創新,再到深度推理模型的突破,不斷拓展大模型的邊界。以生數科技為例,去年其推出的AI影片生成工具Vidu,全方位對標Sora,在行業內引發廣泛關注。照此發展態勢,今年極有可能再度誕生類似的炸場產品,為大模型產業帶來新一輪的變革與驚喜 。

03.
前沿AI方向:熱議具身智慧
四位核心玩家創始人同臺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具身智慧”納入未來產業培育範疇。具身智慧賽道迎來新的產業發展高潮,近年來,國內相關研發與創業浪潮湧起,諸多量產落地、研發進展公佈。

人工智慧主題日上,4位國內具身智慧核心創企的創始人將同臺探討這一產業的產業機遇與挑戰。

王鶴 銀河通用機器人創始人、智源具身智慧研究中心負責人。銀河通用機器人成立於2023年,研發了全球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靈巧手抓取資料集,並首次公開十億級資料規模下的靈巧抓取“Scaling Law”。

盧策吾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穹徹智慧創始人。穹徹智慧成立於2023年11月,致力於研發具身智慧系統及其相關工具與平臺,已釋出其自主研發的穹徹具身大腦Noematrix Brain。

冷曉琨 樂聚機器人創始人。樂聚機器人成立於2016年,專注於人工智慧領域高階智慧人形機器人核心技術研究產品開發和生產,是全球公佈交付數量最多、場景最多的人形機器人企業。

陳建宇 星動紀元創始人兼CEO。星動紀元成立於2023年,專注於通用人形機器人研發。去年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該公司釋出了第六代人形機器人STAR 1和靈巧手XHAND 1,並於去年10月完成3億元Pre-A融資。

從這些核心玩家的動向來看,在全球具身智慧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國內企業已經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在產業落地與進廠實踐方面成果顯著,部分企業研發的機器人已成功進入工廠等實際場景開展作業,為具身智慧的商業化應用開拓了廣闊前景。

04.
AI產業投資:共探AI產業
資金密碼與發展脈絡

AI產業的研發和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投資人在整個AI產業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因此,人工智慧主題日的核心論壇之一,將目光瞄準了投資界大佬,他們將從投資視角洞察整個AI產業的發展脈絡與產業發展機遇。

鄺子平 啟明創投創始主管合夥人。截至2024年7月,啟明創投在AI領域投資超過50個專案,其中近20個已經上市或成長為獨角獸企業,其中有10家中國大語言模型、多模態模型或具身智慧模型研發領域的領軍企業,數量居全國之首。

朱嘯虎 金沙江創投、主管合夥人。朱嘯虎曾投資孵化出滴滴、餓了麼、小紅書等知名企業,去年在AI領域,金沙江創投出手4筆投資,分別是Gyges Labs、Aha Lab、筷子科技、星海圖。

張曉燕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鑫苑金融學講席教授,兼任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長及財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從全球產業投資視角審視,人工智慧領域存在著在硬體設施搭建、專業人才儲備以及能源消耗等多方面的高昂開發成本。
儘管如此,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融資數量一馬當先。這一現象充分體現出投資者普遍看好人工智慧的發展前景,願意積極投入資金助力國內AI產業發展 。
05.
前沿AI成果:政策、平臺、研究院、人才
開啟大模型產業佈局征程

AI正以其強大的變革能力和廣泛的應用場景,引領著全球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因此推動其加速發展的舉措也將是全方位的。圍繞著空間生態、算力平臺、核心技術、垂直方向、投資支援、人才培養等成果將在人工智慧主題日上集中釋出。

空間生態:人工智慧創新街區釋出;

大模型技術發展:北京人工智慧公共算力排程平臺釋出、北京唯實具身智慧研究院揭牌、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合作釋出;

投資支援:中關村科學城科技成長基金合作子基金簽約、“投中榜2024年度中國最具創投價值城區榜單”釋出、中國銀行北京市分行支援人工智慧產業實施方案

人才培養:北京市少年人工智慧學院揭牌,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發布“智星青年人才計劃”、AI100青年先鋒、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頒發

可以看出,北京市正全方位、成體系地為大模型產業發展佈局。

06.
人工智慧主題日完整議程
人工智慧主題日設定“2+5+N”架構,將圍繞前沿技術與投資、人才發展、資料賦能、行業應用四大主題,涵蓋大模型、AGI、AI for Science、具身智慧、人才培養、資料要素以及AI安全等人工智慧全要素、全領域各類主題論壇活動。
兩場核心論壇為“2025未來人工智慧先鋒論壇”、“AI未來論壇:創新·投資·全球化”。
未來人工智慧先鋒論壇將於3月29日下午舉行,以“積澱·湧現”為主題,匯聚國內外學術與產業界領袖,共同描繪人工智慧發展藍圖。
AI未來論壇:創新·投資·全球化將於3月31日下午舉行,以“AI引領產業投資新風向”為主題,圍繞人工智慧的技術創新、商業化路徑、創業投資、倫理治理、安全與可持續發展、全球化戰略等話題展開討論,以行業聲量探索人工智慧的技術前沿,前瞻未來投資趨勢。
五場專場論壇中國具身智慧大會、AI for Science青年論壇、通用人工智慧論壇、人工智慧領軍人才發展論壇、區塊鏈與隱私計算論壇
中國具身智慧大會以“具身前沿,智領未來”為主題,推動模型與機器人技術融合發展,擬釋出具身智慧十大重點研究方向、具身智慧標準化白皮書。
AI for Science青年論壇聚焦前沿技術與青年人才,國內外資深科研人員以及技術專家、企業家和青年學者共同探討AI for Science以及開源理念的融合與創新。
通用人工智慧論壇錨定AGI行業生態,內外頂尖專家學者共同分享最新技術趨勢、展示前沿科技成果。
工智慧領軍人才發展論壇探索人才貫通培養,論壇深度聚焦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才創新培養模式,圍繞建設“產學研創投”一體的創新生態體系進行討論。
區塊鏈與隱私計算論壇匯聚資料要素,圍繞釋放資料要素價值,深入探討如何將區塊鏈與隱私計算技術深度融合。
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人工智慧主題日”的完整議程: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特色內容激勵計劃簽約賬號【智東西】原創內容,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