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將擴招150名本科生;世界最精準時鐘開售丨科技早新聞

關注兩會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聽取和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會議。>>更多詳情(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記者 嶽月偉 攝
S&T News
早新聞來了
8日,陝西西安市幸福路北延伸工程獨塔斜拉橋主樑旋轉到達指定位置,這標誌著國內轉體噸位最大的多向不對稱斜拉橋實現成功轉體。本次轉體的斜拉橋總長161.15米,轉體噸位達到4.8萬噸。(來源:央視新聞)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北京大學8日釋出訊息,2025年,該校將增加150個本科招生名額,加大國家急需人才培養力度。中國人民大學同日表示,該校積極響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2025年將繼續穩步增加本科生招生名額超100人。(來源:央視新聞)
近日,中國科研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古脊椎動物學雜誌》上。該論文報道了產自安徽繁昌癩痢山東裂隙堆積的一早更新世的獴科化石新種——繁昌獴。(來源: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硏究所)
近日,世界上最精準的時鐘以330萬美元的價格在日本發售。該時鐘的製造商稱,這臺被稱為“鍶光晶格鍾”的計時工具的精準度是目前被用於定義“秒”的銫原子鐘的100倍,在執行100億年後才會出現1秒的誤差。(來源:參考訊息)
7日,《北京市推進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釋出,明確自今年秋季學期起,全市中小學將開設人工智慧(AI)通識課程,每學年不少於8課時,覆蓋小學至高中全學段。(來源:央視新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7日,美國私營企業“直覺機器”公司表示,該公司研發的月球著陸器“雅典娜”6日在月球著陸時側翻,導致電池耗盡後無法繼續充電,任務已提前結束。(來源:央視新聞)
7日,羅馬尼亞宣佈,簽署總價值約1.8億歐元的兩項研發專案合同,涵蓋核能和人工智慧領域。其中一個專案名為“展示鉛冷快堆技術的研究活動和實驗基礎設施”,旨在開發一種鉛冷卻快中子反應堆的實驗基礎設施。(來源:央視新聞)
大理大學團隊在雲南省武定縣和四川省九寨溝縣發現兩個離褶傘屬大型真菌新物種——中華離褶傘和美味離褶傘。相關研究論文近日已在國際真菌學期刊《真菌鑰匙》上發表。(來源:新華社)

圖片中A為美味離褶傘,B為中華離褶傘。圖片來源:大理大學
一項新研究發現,由於殺蟲劑的使用、氣候變化和棲息地喪失,美國的蝴蝶正在消失。自2000年以來,美國本土48個州的蝴蝶數量平均每年減少1.3%。相關研究成果已於近日在《科學》發表。(來源:參考訊息)
7日,南憑高鐵崇憑段首條接觸網導線架設成功,“四電”工程進入衝刺階段,為今年內線路計劃開通運營奠定基礎。(來源:中國新聞網)
8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天氣晴朗,久馬高速點綴在山谷與草原之間,風景宛如畫卷。(來源:視覺中國)


Hot News
熱點推薦
近日,話題“乳腺癌女子提醒網友少碰購物小票”登上微博熱搜,一女子稱採用“熱敏紙”的購物小票表面含有雙酚A塗層,會影響生殖發育和致癌。機打小票裡的雙酚A到底會不會致癌?雙酚A的危害如何避免?請專家科普一下↓↓

輯:王宇
稽核:朱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