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5個字 閱讀時長:3分鐘
中產先生 | 洞見時代 發現價值 講述生活

思路開啟。
明天就是樓市小陽春了,這段時間大家對樓市也比較關注,特別是收儲存量房的訊息。
昨天,就有媒體曝出一個收儲存量房的新招:

根據湖北發改委的一則批覆檔案顯示:
湖北大學陽邏校區申報購置存量商品房用於學生住宿,估算投資1.9億餘元,今年九月開學即將投入使用。

看這個批覆:
高校將整體購置武漢城建·水岸(陽邏水鄉)5號樓、6號樓存量商品房352套用於學生住宿,總建築面積37048.04平方米(全部為地上建築面積),新增學生住宿床位2800個。
幾個核心點:
資金:國家預算內撥款和高校自籌。
專案:城建的專案,是當地城投平臺的專案。
價格:1.9億收購3.7萬平,差不多5000塊/平。
怎麼說呢?
國家的錢,買地方平臺的房子,相當於化債了
。
雖然如此,但是這個收儲思路依然值得好好分析一下。
為什麼呢?
大家知道:
1、推遲就業之後,高校研究生人數越來越多
這個問題之前寫過,從貿易摩擦開始,到3年疫情,再到消費降級,如今又貿易摩擦,可想而知,大學生的就業會比較嚴峻。
很多人都會透過提升學歷來延遲就業,同時可以提高自身求職競爭力。
現在有一種說法:
大學本科成了高考,碩士畢業才是求職的敲門磚
。
這意味著碩博的需求越來越多,但是高校一般沒有這麼多資源特別是宿舍來接納這些延遲就業的大學生。
怎麼辦呢?
去年開始,就要不少高校開始縮減研究生的招錄,同時要求研究生必須校外租房,讀研的成本一下提高了。
這筆錢誰賺不是賺呢?
當然,擴建校區,增加宿舍難度可想而知,但是收儲存量房,特別是整棟小區收購下來改造成研究生宿舍,還是可行的。
這是實實在在的需求,比起收儲存量房做保障房,運營起來更靠譜
。
完全不必擔心什麼道德風險。
2、是不是可以向全國推廣呢?
簡單算筆賬:
根據《中國教育統計年鑑》和相關調研,約30%的高校存在研究生宿舍緊張問題,尤其在一線城市的高校,即每100名研究生中,有20-30人無法獲得校內宿舍。
而高校碩博在校研究生加在一起超過400萬:
也就是說至少百萬人缺少校內宿舍
。
如果這部分需求被化為存量房收儲,應該也可以去不少的庫存,而且校內本來緊張的住宿面積也可以適當改善。
目前按照國家標準,研究生人均宿舍面積不能低於10平米,未來是不是可以擴大一點呢?
如果參考保障房人均15平米的話:
大約能去掉20萬套房子的庫存
。
當然看起來數量不多,但是去年地方計劃收儲的保障房,可能也就這麼多吧。
居民購房熱情不高的話,地方收儲的思路,能開啟一點是一點吧。
就這樣。
支撐樓市的新理由,這也行?!
樓市小陽春馬上就要開啟,各地都在呵護樓市,今天看到一個角度很清奇:
科技進步支撐樓市的三個理由。
這也行?
可以繼續閱讀:支撐樓市的新理由?!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