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IDE
導讀
英國當地時間5月12日,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在唐寧街召開新聞釋出會,正式公佈了長達82頁的《移民政策白皮書》。重點講述了工黨政府為降低淨移民數量,將限制低技能移民,同時加強邊境執法等內容。
其中,白皮書中將語言要求大幅提高、PSW簽證縮短至18個月、永居五年改十年等政策與國人息息相關,但目前政策尚未落地,但也提醒有意申請英國簽證的申請人一定抓緊時間,抓住當下視窗期儘快遞交申請!




新政變化的主要內容

1、工作簽證
-
學歷門檻提高:申請人須至少擁有大學本科學位(原要求為A-Level水平)。
-
關鍵技能崗位:加強海外招聘限制,同時鼓勵僱主增加本土培訓。
-
難民有限通道:允許部分難民透過技術工作簽證申請就業。
2、全球人才簽證、創新者創始人簽證
-
高技能人才優待:透過“全球人才簽證”、“創新者創始人簽證”等途徑擴大引進規模。
3、學生簽證
-
畢業生簽證(psw簽證)期限縮短至18個月(原為本科/碩士2年、博士3年)。
-
院校監管加強:– 國際學生擔保機構需符合更嚴標準,違規者將受限招生。– 擔保方包括海外政府、英國高校、企業、慈善機構等,需承擔學費及生活費。
4、語言要求
-
對於工作簽證,最低語言要求從B1提升至B2(獨立使用者)水平。
-
而所有成年移民家屬和學生家屬的英語語言最低要求被設定為A1(基礎使用者),未來這一要求還將逐步提高。
-
申請者在申請簽證延期時,必須證明自己的英語水平已達到A2(基礎使用者),而在申請定居時,這一門檻提升至B2(獨立使用者)。

5、永居身份
-
現行政策:在英國居住滿5年可申請永居。
-
新政策:居住年限延長至10年,但高貢獻人群(如醫生、護士)仍可5年後申請。
-
新增簽證:若在英父母失去英國籍或永居身份的子女,可立即透過“喪親父母簽證”獲得永居。
-
永居權利:包括無限期工作與居住、享受醫療福利、擔保家人來英等,後續可申請英國公民身份。
6、英國公民身份(入籍)
-
對英國社會或經濟有貢獻者(如永居身份持有者)可加速入籍。
-
“英國生活”考試將進行改革。
7、企業擔保
-
海外招聘前提:企業需先證明對英國本土有投資。
-
防止剝削:政府將簡化持臨時簽證的低技能勞動者在擔保僱主間的轉換流程。


提醒與注意

1
政策收緊尚未公佈實行日期,及時行動仍可規避風險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白皮書所涉及的新政策僅為當前提案,即工黨即將實行的政策方向,尚未進入立法程式,且缺乏具體實施時間表。按照英國政策調整慣例,新規若落地大機率遵循"不溯及既往"原則,即已持有工籤群體或不受影響。需要重點說明的是白皮書是提案不是法案,根據過去的立法流程:需要先走“公眾諮詢”(Public Consultation),然後提交上議院下議院表決才會正式成為法律。所以對於移民申請人而言,當前政策視窗期尤為珍貴,需把握"政策空檔"加速行動,對於語言來說,英語國家本科以上學位仍然免考。
2
錯失視窗期代價高昂,移民路徑或面臨多重門檻
此次白皮書釋放的收緊訊號與工籤薪資門檻暴漲一脈相承,反映出英國未來的移民政策將會朝著越來越嚴格的方向發展。若永居年限延長至10年最終立法,疊加現行年薪38,700英鎊的薪資門檻,移民成本將呈幾何級增長。歷史經驗顯示,英國簽證政策調整均遵循"政策不等人"的邏輯。當前在途申請人若猶豫觀望,恐面臨永居等待期翻倍等多重風險,錯失現有政策紅利。
3
申請人應對策略解析,把握時間差降低風險
對於觀望者,建議立即啟動簽證申請流程,爭取在立法前鎖定現行利好政策;已持工籤群體需確認永居倒計時節點,同時關注加速永居或入籍條件;正在籌備的申請人則應儘快遞案,避免因流程拖延陷入新政漩渦!
具體細則以移民局最終釋出正式法案為準。

英國工作簽證

· 主申請人年齡18週歲至65週歲
· 雅思4分,無肺結核
· 子女享受英國頂尖教育,報考英美名校不受限
· 陪讀簽證最佳替代方案,陪伴子女成長
· 配偶可自由在英國工作,教育工作身份三不誤
· 申請週期短,僅需1-3個月即可獲批

英國創新創始人簽證

· 主申請人18週歲以上無肺結核
· 獲得政府指定背書機構的背書信
· 雅思5.5分(英語國家本科以上學位免考)
· 頂級大國醫療教育福利,登陸第一天即可享受
· 最短大國居留時間:3年住滿1年半即可轉綠卡
· 最靈活維持綠卡方式:2年僅需登陸1次
· 最高性價比:3年轉永居,兼獲事業發展第二曲線
· 申請週期短,僅需4-6個月即可獲批

英國全球精英簽證

· 主申請人18週歲以上
· 獲得相關領域的背書
· 無犯罪記錄、無肺結核
· 要求低:無語言要求,無需投資,無名額限制
· 獲批快:4-6個月獲批,最快3年拿永居
· 更自由:可自僱、可工作、可學習
· 更方便:簽證有效期1到5年時間,可無限續簽
· 專案適合:學術研究類、藝術文化類、數字科技類領域人士申請
— END —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