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看到一個影片,有個up主拿C羅的條件去北京相親角相親,一張無碼照片,說自己表哥,小學學歷,沙特踢球,年入八位數以上。
被一群老大爺老大媽嫌棄。
彈幕都是一堆人在罵,覺得這群老登腦子有問題,世俗社會真噁心。
不過我覺得C羅的條件在相親角被嫌棄,反而很正常。
你在相親市場看到一個八塊腹肌,長相帥氣,年入八位數的人,你會怎麼想?
這人肯定不是什麼正經人,非常可疑,所以才來相親的。
為什麼?
因為長得帥還年入8位數,壓根不需要來相親市場,生活裡自動就解決了。
你來相親市場,大家肯定覺得你有問題,或者你是騙子。
其實女孩子也是同理的,如果你長的十分漂亮,質量非常高。
那麼相親的體驗其實也不會太好,會遇到很多打壓和陰陽怪氣。
你以為的跪舔,欣賞,基本不太會出現。
很多人想說的是:
這幫老B,根本不懂欣賞年輕人的優點,太過庸俗。
但實際上,其實並不是這樣。
國內的相親市場,主要分為三種:
一種是老家市場,父母親戚朋友給你介紹,哪怕他們幫你在大城市裡介紹物件,也屬於老家市場。
一種是城市裡的公園相親角,
最後一種是相親商業,就是紅娘收費給你辦事的這種。
付費紅娘其實不能算相親,而是一種商業行為。
其餘兩種相親市場,都是標準的世俗庸人市場,就普通庸人找人湊活過日子。
庸人對於外界的評價體系,是自成一派的,和別的人還不一樣。
外界覺得好的條件,庸人也覺得好,但是在自己親自面對的時候,他們本能的會覺得不可信,懷疑,不對勁。
這是一種很正常的條件反射。
你覺得自己很優秀,已經躍升階層了,但是卻依舊要在相親市場裡找物件。
其實恰恰說明你不優秀,沒躍升階層。
真優秀的人,不會還跑去相親市場,哪怕花大錢找紅娘,參加什麼北上廣深5000萬局,都不會去相親市場。
因為階級躍升的本質不是金錢,而是「社會關係」。
如何理解這句話,打個比方。
一個底層草根,他突然中了1個億的大獎,他沒有敗家,而是小心謹慎的存錢,買了些好東西而已。
他算階層躍升了嗎?
其實並沒有。
他的社交圈,依舊是保持在老一套,始終還是那個社會關係裡的人。
你說,那我強行上升呢,行不行?
不太行,很危險。
因為你無法識別對方的真假。
說一個真實的新聞吧。
劉濤,大家都知道吧,
她因為社交接觸到了不少人,不少機會。
然後一次飯局,她認識了賈會計,賈會計特別會說話,特別有感染力。
不知不覺投入了8千多萬,血本無歸。
你說你中彩票了,有1個億。
你也想接觸下同樣有1個億的富豪,躍升一下階層。
問題來了:
你上哪去找到這些億萬富翁了,有什麼渠道呢?
你沒中彩票前就沒有渠道,中了彩票後,就能知道渠道了?
還有更重要的,哪怕你知道渠道了,你怎麼確定對方的真假呢?
所以你看,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大學教授,億萬富翁,大城市重要部門處長,這些人如果都是正經上班,收入水平是完全不一樣的。
但是大家都會預設他們是同一個社會階層的人。
為什麼你的家境,父母,工作性質,公司品牌,規模,職位級別,畢業院校,等等,
這些東西都特別重要,
比單純的收入還要更加重要。
這個就是因為這些東西,決定了你的社交關係。
尤其是絕大部分人,會認為家境,父母,比學歷和工作都要更加重要。
為什麼?
因為家境建立的社會關係,比學歷,工作,收入建立的社會關係,都要更廣泛和靠譜。
你大學才4年,工作也就算4年,比起父母工作幾十年,當然是遠遠不如的。
你因為家境問題,從小結識的朋友,認識的各種人,肯定比你在工作場合認識的人,要知根知底,靠譜很多。
所以你認為自己工作了,收入高了,優秀了,
但是在相親的時候,始終被人羞辱,
原因就出在這個地方:
你個人奮鬥的成果,
暫時還沒有突破父母家境帶來的天然環境。
如果你突破不了父母帶來的社交關係,那說明其實你也沒躍升,沒啥成功的。
如果你突破了,那再回去父母那層的社會關係,那是自取其辱了。
-end-
更多精彩觀點,歡迎點選關注
歡迎大家把我設定為星標置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