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六神磊磊
一
“魔教雖然聲名不佳,遇上(反元)這等大事,畢竟毫不含糊。”
這是張三丰的話。
當時江湖上傳出來一股謠言,說明教投靠了朝廷,甚至傳言說少林派也投降了,“自空聞、空智神僧以下,個個投效,盡忠朝廷。”
對這個謠言,武當山上的張三丰一眼看穿,嗤之以鼻。
老人家寥寥幾句話,就講得明明白白。
他說明教不可能投靠:
“明教雖然多行不義,胡作非為,卻向來和蒙古人作對。”
講少林也不可能投降:
“元人殘暴,多害百姓……空聞、空智乃當世神僧,豈能為勢力所屈?”
不要小看張三丰這幾句話。這不僅僅是面對謠言的態度問題,而是一個對世界的認知水平的問題。
他必須對明教、少林等的宗旨、歷史、主要人物的習性都有了解,必須掌握很充分的資訊,站位足夠高,才能有這麼明確的判斷。
事實上,張三丰的這個判斷也是最接近真相的,大體沒錯。
二
說了張三丰的世界觀,我們來看第二個人的世界觀,就是滅絕師太。
來看這一句話,是她訓斥弟子的——
滅絕師太眼睛一瞪,怒斥:“這姓趙的女子(趙敏),明明跟那魔教教主是一路!”
“倚天劍在那姓趙女子(趙敏)手中,屠龍刀在謝遜惡賊手中,他這一干人同流合汙!”
滅絕師太的看法就是:
明教必定、一定投靠了朝廷,不接受反駁。
朝廷武士擒拿關押了峨眉等六大派,一定都是和明教勾結的,雙方“明明是一路”。
明教是終極的邪惡,必須殺盡殺絕。而她自己拿倚天劍瘋狂屠戮明教徒,砍頭砍手,是替天行道,殺得越多,正義越能伸張。
這就是她的基本認知。
發現沒有,滅絕師太這一套世界觀,也可以自圓其說。
比如明教巴巴地盜來了解藥,救了峨眉全派上下。
滅絕師太就認定:這是陰謀,是刁買人心,所謀者大。這更加證明了明教和朝廷是一夥。
不然明教哪裡來的解藥?
又比如張無忌多次救了周芷若。
滅絕師太又認定,這更證明了“姓張的淫徒心存歹意”,不然為什麼總是恰好救你?
還有,她自己親手打死了弟子紀曉芙,還要斬草除根殺紀曉芙的幼女。然而在她的邏輯裡,紀曉芙不是自己殺的,而是魔教殺的。
要不是和魔教楊逍勾搭,紀曉芙怎麼會失身?她不失身走上邪路,我怎麼會親手殺她?又何必要殺她女兒?
永遠可以自洽。
三
對於她堅定又自信的邏輯,明教的人也感到無語。
送解藥給他的範遙就認為,眼下你雖然糊塗,但等你吃了解藥,恢復了健康,你就能夠辨別是非了。
用範遙的話說就是:“我明教是好是歹,你過得片刻便知!”
這就是一廂情願了。
等過得片刻,解藥起作用了,滅絕師太身體恢復了,她真的“知”了好歹嗎?沒有,半點也沒。
她對範遙的反應仍然是:“魔教的賊子,實是容你不得!”
對張無忌仍然是:“魔教的淫徒!……我做鬼也不饒過……”
這就是金庸給我們的一個啟示:再荒誕的世界觀,也永遠可以自圓其說。
認定張無忌是淫賊,那麼就永遠可以證明張無忌是淫賊。
認定明教勾結朝廷,那麼就永遠可以證明明教勾結朝廷。
只要她的認知不提升,她就永遠可以自己證明自己,用謬誤證明謬誤,用荒誕證明荒誕,永遠在自己幻想的世界裡繞不出來。
四
滅絕師太的認知水平,還不是層級最低的。
我們再看第三個人——史火龍的認知。
張三丰是武當掌門,滅絕師太是峨眉掌門,而史火龍是丐幫幫主。
乍一看去似乎他們的層次是相近的,實則不然,這個史火龍是冒充的,本身只是一個爛路劫道的小山賊。
換句話說,史火龍是真正的底層,用今天網際網路的術語說,就是最“下沉”的。
可想而知他對江湖的認知就非常有趣了。
他和丐幫的頭腦開會,大家暢聊對江湖的看法,他們的討論就非常地“下沉”。
他們說,明教的人都有一種“採花邪術”,男女都會,只要一中了這種採花邪術,就會性慾高漲,失身被套牢。
“張無忌這小子相貌平平……只是學到了魔教的邪術,善於迷惑女子,許多青年女子便都墮入了他的彀中。”
“不錯,魔教中的淫邪之徒確有這項採花的法門,男女都會。峨嵋派的女弟子紀曉芙,就中了魔教楊逍的邪術……張無忌的父親張翠山,也是被白眉鷹王之女的妖法所困。”
“那韃子郡主(趙敏)必是中了這小魔頭(張無忌)的採花邪法,因而失身於他,木已成舟,生米煮成熟飯,便自甘墮落而不能自拔了。”
然後“丐幫群豪一齊點頭稱是。”
看這一番討論,這一番“點頭稱是”,是不是非常地下沉,非常地網際網路。
丐幫的傳功長老還“義憤填膺”,說道:“這等江湖上的敗類,人人得而誅之!否則天下良家婦女的清白,不知更將有多少喪在張無忌這小淫賊之手!”
這種“義憤填膺”,是不是我們大家今天非常熟悉。
最後金庸還寫了非常精彩的神來一筆:
丐幫幫主史火龍聽到這裡,伸出舌頭,舐舐嘴唇,笑道:“他媽的,張無忌這小淫賊倒是豔福不淺!”
一邊對淫賊表示憤怒,堅決批判,一邊內心瘋狂羨慕。
我就懷疑金庸是不是穿越到今天上過網?
五
這就是《倚天屠龍記》的深層次邏輯。
張三丰、滅絕師太、史火龍,這三個人,對江湖世界的認知水平,存在著從高到低的恐怖落差,呈現出一種“三級跳”的崩壞狀態。
一個是基本靠譜,一個是執拗跑偏,一個則是完全扯淡。
然而,不管一個人的認知再扯淡,偏離真相再遠,都永遠能自己證明自己。
也就是說,無知會形成閉環。最能捍衛無知的,就是無知本身。就好像滅絕師太的邏輯永遠不會錯。
又好比在明白人的世界裡,魔教沒有采花淫術,因為證據很明顯,連魔教陽教主自己都被戴了綠帽子。
但在另一些人比如史火龍的世界裡,魔教就是有采花術,不容置疑。而陽頂天、範遙、小昭這無數戀愛談得稀巴爛的反例則不會被提,也不會被知道。
認知,是會指導一個人的行為的。所以滅絕師太天天拿倚天劍大砍大殺,史火龍則天天舔舐嘴唇,痛罵淫賊,又瘋狂羨慕淫賊。
整個江湖,人們看似生活在同一個世界裡,但事實上根本不然,而是各自活在自己所相信的意念世界裡。
相信自己相信的,無視自己無視的,被投餵,還以為是自己在主動尋找食物。
張三丰只有一兩個,而到處都是滅絕師太,漫山遍野都是史火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