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DeepSeek大火,引得無數人對這一現象級AI產品的關注。
《黑神話悟空》的打造者馮驥就說,DeepSeek是一個國運級產品
對這樣的高度評價,疑似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的知乎賬號除夕夜發文回應。字字璣珠,寫出了這些年科技工作者們的篤定和精神。
看完之後,我們就知道,哪有什麼國運,不過是靠一群理想堅定踏實肯幹富有創新思維的人,埋頭苦幹!
梁文鋒何許人也?
1985年,梁文鋒出生在廣東湛江的一個普通家庭。湛江當時是一個經濟發展緩慢的三線城市,他的父親是一名小學老師,家庭並不富裕,但卻給了梁文鋒充滿智慧和堅韌的成長環境。自幼,梁文鋒便展現出對數學和科學的天賦,他對數字與邏輯的敏感性遠超同齡人,這也讓他成為老師和同學眼中的“學霸”。

最後一排右邊第6個是梁文鋒。
2002年,17歲的梁文鋒以優異成績考入浙江大學電子資訊工程專業,成為家族中第一個進入頂尖高校的孩子。在當時,浙大是一所注重理工科發展的高校,而電子資訊工程又是其中的王牌學科。對梁文鋒來說,這是一個開拓視野的全新舞臺。在浙大的四年本科生活裡,他不僅刻苦學習,還積極參加各種數學建模競賽,逐漸在學術圈小有名氣。

梁文鋒的求學歷程
本科畢業後,他並沒有選擇直接就業,而是繼續在浙江大學攻讀碩士,研究方向從電子資訊轉向了更具前沿性的機器視覺。他的導師項志宇教授是國內這一領域的專家,這段時期讓梁文鋒的學術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也讓他進一步接觸到了人工智慧領域的技術發展。
然而,與許多追求“高薪體面”工作的同學不同,梁文鋒的目標從來不侷限於做一名普通工程師。他在學術研究之餘,開始關注更大的產業變革方向,尤其是人工智慧在實際場景中的應用。他堅信,科技將成為未來社會的核心驅動力,而自己必須抓住這場時代機遇。
正是這份“走在別人前面”的勇氣與決心,讓梁文鋒在大學期間便踏上了一條充滿挑戰的路。他帶領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嘗試用機器學習的方法分析金融市場資料,甚至在全球金融危機的陰影下,探索全自動量化交易的可能性。這些“超前”的嘗試,逐漸成為梁文鋒未來事業的基石,也奠定了他走向世界科技舞臺的起點。

2023年,38歲的梁文鋒再次選擇站在技術浪潮的最前沿。這一次,他瞄準的是更具前景和挑戰的人工智慧領域。他創辦了深度求索(DeepSeek),這是一家專注於AI大模型研發的公司,目標是用低成本、高效能的技術,打破國際巨頭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壟斷。

梁文鋒對人工智慧並不陌生。在幻方量化的崛起過程中,人工智慧早已成為量化策略的核心驅動力。而這次,他決定跳出金融行業,把自己對技術的熱情傾注到人工智慧的大模型研發中。他的思路十分明確——透過技術創新和成本最佳化,讓AI技術更加普惠。他直言:“我們不是要跟隨,而是要在技術上真正超越。”
梁文鋒始終站在技術創新的最前沿。從量化投資到人工智慧,他不斷用實踐證明,中國科技不僅能參與全球競爭,更能引領技術變革。他認為,中國科技企業不能永遠跟隨,而是要勇敢站到前沿。
深度求索的成功,證明了他的遠見和堅持。在全球AI競爭愈發激烈的今天,梁文鋒用技術和創新,讓中國AI力量在國際舞臺上贏得了一席之地。正如他所說:“我們不只是追趕,更要在核心技術上實現真正的超越。”
梁文鋒,這位85後中國小夥,正用他的低調和實力,為中國科技書寫更多震撼全球的故事。

歡迎各位掃碼加入“留學生日報讀者群”
持續瞭解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