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一大學課堂全是中國人,老師也是中國人,這留學是留了個寂寞?

近幾年,“留學潮”的熱度雖然有所減退,但依舊有大批中產家長熱衷於將子女送往海外留學,有意思的是,不少中國學子遠渡重洋來到國後,卻驚訝地發現課堂上坐滿了中國人連上課的老師竟也是中國人,這一“反向留學”的現象引發廣泛熱議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From 雅思哥
微訊號:ielts365
最近衝浪時刷到這個tag:
#英國一大學課堂全是中國人#
起因是有網友釋出在英國南安普頓大學讀研究生的課堂情況。課堂上只有一位外國人,其他全部都是中國人。
連老師都是中國人。
學生調侃道:直接用中文上課吧。
點開評論區,關於一年制水碩的討論又開始了。
“反向留學”
“中國人在外國聽中國人用外語給外國人和中國人講課”
“感覺像快遞去國外轉一圈再回來”
……
有人說,這是國內考研壓力向外傳遞。
畢竟國內考研報名人數多年連續上漲,留學申請人數,也是不斷攀升。
中國學生多,自然而然讓網友有了國外大學普遍都是水碩的刻板印象。
在這裡,還是想說兩句,中國人多並不等於碩士課程水。
也並不是每個專業全是中國學生,有些其實不一定是中國人,也有可能是亞裔。
普遍來說,商科、教育學等專業中國學生相對多一些。
這種課堂情況也很有可能是單科學科的問題比如中英互譯課全是中國學生那也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之前微博上問過大家,留學時班裡大都是中國人,是一種什麼體驗?
也有很多留學時班裡只有你一箇中國人的例子。
所以說,每個專業情況不同,並不能一概而論。
其實對於大多數英國、澳洲碩士來說,被說成水碩已經習以為常了。
相信很多同學都聽過《水碩很單純》這首歌,這足以表達大家的心境。
圖源:Chelsea想上學
就拿這則新聞中的南安普頓大學舉例。

qs世界排名靠前,學術水平也毋庸置疑。
南安普頓大學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學院共同發起並創立了科學與工程南聯盟,是英國研究型大學中最強大的聯盟,亦為世界最領先的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之一。南安普頓大學在土木工程和電氣與電子工程這兩個領域均在全英領先排名。
電子電氣工程專業的同學說,他們在校區擁有大量的專屬自習空間和數百臺高配電腦,無論是作業複習,還是做實驗和畢業設計,ECS的各類設施裝置從來不會讓你失望。
豐富的學術資源和良好的科研環境,也是很多同學申請國外碩士的原因之一。
而申請過的同學應該都知道,要申請國外一流大學的研究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語言成績、工作與學術背景等都必須達到一定的准入條件才可以。
單就因為一個影片,就質疑英國大學的學術水平,確實有點聽風就是雨了。
此外,國內研究生普遍是2-3年。相比國內,很多網友認為,一年制學制太短,這讓人會產生一種會不會“過於輕鬆”的錯覺。
拿英國碩士研究生來舉例。英國碩士研究生分為兩種:授課型(Taught)和研究生(Research)。
前者學制絕大多數是一年,後者是一年或稍長。
一年制碩士只是減去了學生在校實習和做研究的半年或一年時間,授課時的課程內容以及教授水平並沒有“偷工減料”。
一年制碩士預設學生在本科階段打好了基礎,因此在課程體系中不會納入基礎科目。
簡單地說,緊湊且高效,可以說是是極具實用性的人才培養方式。
曾經有很多前往英國留學的同學向哥吐槽:讀不完的reading,寫不完的essay,上不完的seminar,通宵學習天天像高三。
所以說,沒有真正體會過留學生活,這樣輕易地把每天辛苦讀書的留學生冠上水碩的名號,未免太草率了。
對於水碩的爭議,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外界對於留學生的爭議也從未消停。
但我們在看待事物的時候,不能人云亦云,也應該有自己的判斷。
當爭議與挑戰向你迎面而來時,不能只是一味地逃避它,也不能終日誠惶誠恐地投鼠忌器。
要做的應該是在自身做好準備的條件下,正面迎擊它。
正如你當初選擇留學的原因,是希望成為更優秀的自己。這份初心,其實對於現在的你來說,同樣適用。
與其面對改變不了的大環境自怨自艾,不如從改變自己開始,讓自己變得更好,用實力說話。
還是那句話,無論何時何地,不管是國內國外,沒有水碩士,只有水的人。
最後,大家還有什麼想說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哦。

本文系授權釋出,雅思哥,全國十大影響力教育自媒體,知名留學導師。每日釋出國內外雅思留學新資訊,歡迎大家關注雅思哥(ID: ielts365);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北美學霸君誠意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