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21日,歷時近一年、總投資高達1870萬美元的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SIO)附屬的伯奇水族館(Birch Aquarium)史上最大規模的展覽專案正式揭幕。這一新展館,標誌著該館自1992年落戶拉荷亞(La Jolla)以來最重大的轉型升級,亦象徵著海洋教育與保護進入全新篇章。

當天,新展館舉行了隆重的開幕儀式,以象徵性的“海帶”取代了傳統剪綵。出席儀式的包括伯奇水族館執行董事哈里·赫林(Harry Helling)、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校長普拉迪普·科斯拉(Pradeep Khosla)、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所長瑪格麗特·萊嫩(Margaret Leinen),以及聖地亞哥市議會主席喬·拉卡瓦(Joe LaCava)。赫林在儀式上宣佈將展館命名為“亞當·R·斯克裡普斯生命之海畫廊”(Adam R.Scripps Living Seas Gallery),以表彰亞當·R·斯克裡普斯基金會對海洋科學、教育及公眾傳播事業的持續支援。
“斯克裡普斯家族的精神早已深深融入伯奇水族館的發展歷程。我們非常榮幸,在這一激動人心的新篇章中繼續受益於他們的遠見、智慧與慷慨。”赫林在致辭中表示。
新展館全面取代了曾運營30年、接待超過1200萬訪客的“魚類展廳”(Hall of Fishes),共設定了38個獨立生態展區,以更加沉浸、互動、科技化的方式重新詮釋太平洋的生態奧秘。核心亮點包括一個3500加侖的巨型太平洋章魚棲息地、模擬斯克裡普斯碼頭(Scripps Pier)水下生態的“碼頭之下”體驗區,以及一個規模超過原展區四倍的6400加侖的熱帶珊瑚生態系統。此外,還首次引入紅樹林根系裝置,從展館牆體自然“生長”而出,為訪客營造如臨海底的震撼視覺體驗。

巨型太平洋章魚棲息地。(記者慶松攝)
展館內部配備了最先進的水泵和冷卻系統,並大量採用節能與氣候適應設計,優化了溫控、水質過濾等關鍵指標,為動物提供更安全健康的棲息環境。同時,互動式數字投影與紫外線感應牆紙貫穿展館各處,日夜光影可靈活切換,特別服務於水族館熱門的“夜之海洋”(Oceans at Night)等夜間體驗活動。
“我們希望改善玻璃兩側的世界,不僅提升動物福祉,也讓訪客擁有前所未有的沉浸體驗。”赫林在剪彩儀式上說道。
除視覺與生態展示外,“生命之海”還承擔重要的科普與科研傳播職能,直接呈現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展區展示了從向日葵海星保育到水母與癌症研究之間關聯的多個主題,推動公眾理解前沿科學與現實生活之間的深刻聯絡。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校長科斯拉在致辭中指出:“今天是一次關於協作的慶典——科學家、教育者、支持者與社群力量的匯聚。新展館不僅延續亞當·斯克裡普斯對海洋的好奇與熱情,也將他的名字作為燈塔,引領每一位踏上探索之旅的訪客。”

新展館被命名為“亞當·R·斯克裡普斯生命之海畫廊”。(記者慶松攝)
伯奇水族館位於拉荷亞懸崖之上,面朝太平洋,是斯克裡普斯研究所面向公眾的科學傳播中心。自1903年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創立以來,斯克裡普斯家族已持續五代人支援該機構及其水族館的發展。此次由亞當·R·斯克裡普斯基金會提供的捐贈,再次鞏固了這段跨越百年的海洋傳承。
“生命之海”展館自5月22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參觀費用包含在普通門票中,非會員須提前預約。水族館每日開放時間為上午9點至下午5點,5月23日起將進入夏季延長開放時段。更多資訊請訪問aquarium.ucsd.edu。

格律傳媒
做有格調的傳播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