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是澤連斯基犯了大錯

3月1日,本來我想休息的,但是澤連斯基和川普、萬斯吵架的影片火遍網路。看了幾乎全版,我不得不上來說幾句,這次是澤連斯基犯了大錯。
因為澤連斯基這次確實有問題。我一貫是挺烏克蘭的,請聽我詳細說說。
美國和烏克蘭的礦產開發協議已經基本上可以簽署了,美國也說澤連斯基不用來。但是澤連斯基透過馬克龍的溝通,還是要來。那就來吧。於是川普帶著內閣全班人馬,和澤連斯基說了四十多分鐘的場面話。其實說完這些話,協議就簽了。
但恰恰在會議結束前九分多鐘出了問題,就是副總統萬斯說了一些話。
這些話該不該說?見仁見智吧,或許萬斯確實不該說那些話,無非就是談判啊,外交什麼的,和普京。
其實也沒什麼,因為會談都40多分鐘了,之前大家一直都很平靜,包括川普和小澤,都很平靜。
可是澤連斯基打斷了萬斯的話,開始發表自己的意見。
發表就發表,萬斯也很平靜。
但是小澤在一通發表之後,就開始詢問萬斯:“外交?什麼外交?”。小澤指的是和不值得信任的普京,能有什麼外交?
這個問題還挺刁鑽的,意思是普京不可信任,之前和他的外交談判都沒什麼用,現在和他外交有用嗎?
小澤也是伶牙俐齒。
但是,他問了萬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因為這顯然是想把話題引向普京,想讓美國領導人多談談普京,甚至譴責普京。
這個問題,有點過分了。
要知道烏克蘭是來求美國的,會談也都逐漸成了場面話,即使萬斯說得稍有不當,也沒必要為此展開認真的討論或者辯論。
真的沒有必要哎。
萬斯顯然不想談普京,他覺得小澤在這種場合不應該和他辯論。從小澤的話語中,萬斯,感到了小澤的攻擊性。
萬斯也是個辯論高手,既然感到了小澤的攻擊性,索性另起話題,開始打擊小澤的氣勢。萬斯談起了烏克蘭徵兵問題,說你兵力不足,徵兵困難。
小澤馬上反擊:“你去過烏克蘭嗎?”
各位,這是有求於人的人說的話嗎?要知道萬斯可是美國副總統。
於是萬斯開始指責小澤的態度。
川普也反應過來,敢情小澤這是想在氣勢和辯論上打贏自己的副總統啊。這怎麼能忍,於是川普開始打擊小澤。他一齣手,肯定比萬斯更狠。
按照人之常情,如果一個人來求你辦事,卻總想在氣勢上壓你一頭,你願意嗎?
小澤對萬斯,就是這樣。小澤還不敢直接挑戰川普,但他挑戰萬斯,不就是挑戰川普,挑戰美國嗎?
一個人求你辦事卻還想在氣勢上壓你一頭,何況他的力量本來就比你弱得多,你還願意幫他嗎?
換誰恐怕都不願意吧。
我這裡談的不是什麼正義、對錯,而是人之常情。
川普果然開始了對小澤更猛烈的打壓,什麼“你手裡沒牌了”之類的話都出來了,而且反覆說。夠直接,夠赤裸裸。
但是從氣勢上說,是不是也有些道理?現在烏克蘭在求美國,小澤都這樣,以後還了得?小澤在內心真的尊重川普嗎?真的看重川普內閣對烏克蘭的幫助?
川普雖然已經進入了老年痴呆的前期(比如他在談話中再次談到了所謂3500億美元),但畢竟還沒完全傻。在川普看來,小澤就是在挑釁。
這一次,確實是小澤表現得有些過分。在老鄧看來,當時萬斯也就說幾句,體現自己的存在感,小澤如果接幾句場面話,大家平靜結束,籤協議不久完了嗎?
這個協議本來就是捆綁美國的,小澤為什麼繼續窮追猛打呢?
顯然,這不是求人的態度,從內心也確實缺乏對美國、對川普團隊的尊重。
所以川普,以及事後還有一個始終最賣力支援烏克蘭的美國參議員,都說小澤來這兒是另有目的。川普直接說小澤是想挑起三戰。
事情到了這一步,合同也就別簽了,事先準備的餐點也別吃了。美國人很不客氣地把澤連斯基的團隊送出了白宮。
事後,小澤離開了美國,發推連續幾十次感謝美國和其他國家。但是已經晚了,因為大錯已經鑄成。
以後怎麼發展?我也不知道。或許英法德會出來當說客?或許事情還有轉機?反正川普現在突然推翻自己原來的決定早就成了家常便飯,所以也難說。最新的訊息是美國將停止對烏克蘭的援助,但是這個決定現在也不必當真。
不管怎麼說,小澤和川普、萬斯的這一輪談話,算是把雙方本來就不合的關係挑明瞭。川普本來就記仇,以後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我現在也不敢說絕對沒有,但肯定會比以前少得多了。
歐洲國家能否扛起援助烏克蘭的大旗?有這個可能,畢竟GDP總量比俄國高得多。但是小澤對美國都這樣,以後對英法德會如何?各國政客們估計也都會想想吧。
那麼俄烏戰爭是否應該結束?
當然,越早越好。
但是怎麼解決呢?
在老鄧看來,要想結束俄烏戰爭,比較現實的可能是以下兩個步驟。
首先,雙方在實控區停火。並且約定,在停火期間大家都不要賣力提高軍力。可以雙方互派觀察員。
其次,在停火期間,美國、北約、俄羅斯,以及烏克蘭,最好從三十多年前開始梳理,一步步是怎麼走到今天這個地步的。比如,美國曾保證兩德統一後北約不再東擴,為什麼繼續不斷東擴?烏克蘭放棄核武,來獲得幾個大國對自己的安全保證,為什麼沒能獲得?
問題多了,很多。幾個主要國家坐下來好好談談,開誠佈公地討論。
這有助於找到更深層次的原因,也有助於尋找一個更全面、更實際、也更長遠的和平方案。一定要找到原因,以及原因的原因,原因的原因的原因。
然後,定出一個各方面都基本滿意的方案。如果實在無法令各方都滿意,至少要超出各方的底線之上。
比如,除了土地,能不能考慮更廣泛的經濟方面?
至於最後的方案是什麼,老鄧也不敢亂說。雖然我有我的看法,但我的看法不重要,而且說出來肯定會得罪一些人,沒什麼意思。
回到這次小澤訪美,我總覺得他的目的不太單純。雖然烏克蘭肯定是正義的一方,但小澤恐怕有更多目的。而這,和烏克蘭目前的國力和處境,我感覺不太相稱。
我完全是就事論事。我覺得不能因為支援一個人或國家,就覺得他做什麼都是對的;也不能因為對一個人有惡感,就覺得他做什麼都是錯的。至少這次小澤訪美籤協議,居然和萬斯、川普炒了起來,或者引發了爭吵,我認為很不恰當。
以上我的個人觀點,今天就說到這兒吧。
老鄧文章,幾天一篇。天南海北,侃侃而談。設為星標,置頂方便。交流想法,參與留言。好文分享,一鍵三連。
關注本號,閱讀往期精彩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