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大敗局,開始了?

來源:酷玩實驗室
ID:coollabs
最近在歐美各國搞得如火如荼的“反特斯拉運動”,最終還是發展出了魔法對轟的局面。
3月12日早上,五輛嶄新的特斯拉在白宮南草坪車道上一字排開,特朗普與他的親密戰友馬斯克在鏡頭前寒暄一番後,雙雙坐進了一輛紅色的Model S,一場魔幻的新聞釋出會就這麼開始了。
車外,是媒體不斷丟擲有關股市、關稅、俄烏戰爭的採訪問題;車內,則是全球首富在向美國總統介紹著這款車型的基本操控、零百加速、售價等等,而背後那幢顯眼的白色建築則在時刻提醒著全世界,眼前這一幕有多歡樂……
遺憾的是,懂王到最後也沒能幫家人們把特斯拉的“價格打下來”,反倒還自己掏出8萬美元拿下這輛全新的Model S,一遍付款一邊嘴裡還在唸叨著什麼“我愛特斯拉”、“我不要折扣”……
兩位政商界大佬聯袂演出的這出大戲引發了美國媒體熱議,批評者們擔心神聖的白宮會受到邪惡的商業侵蝕,連帶著這片土地一貫高尚的道德品質也會被拉到谷底。
華爾街忠誠的金錢教徒則用實際行動給出了自己的回應,在白宮賣車直播秀節目效果刺激下,特斯拉當日股價回漲超過7%,儘管與去年12月曆史高位相比仍有億點差距,但這波利好也算是挽回了部分投資者的信心。
不過,相比起挽救蒸發掉的區區幾千億市值,特朗普和馬斯克這次費盡心思整活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對當下美國乃至歐洲各國抵制特斯拉的浪潮來一次公開、嚴肅的回應,甚至不惜以“白宮賣車”這樣的戲碼來發起魔法對轟。

潑髒水起效了嗎?

在這輪表演前,特朗普已經預先發帖表明過心跡:一龍這頭忙著投身MAGA運動建設祖國,反對派們那頭卻鼓動全社會抵制特斯拉,這樣的行為實在令人不齒!
而在白宮提車當日,特朗普放出狠話,表示今後所有攻擊特斯拉汽車、門店、充電設施的行為,都將會被認定成“國內恐怖主義”,被抓到的人將會“經歷地獄般的折磨”……
能讓特朗普如此上心、馬斯克那麼動容,那是因為當下特斯拉在歐美各國的處境確實有點糟。
3月3日,法國南部城市圖盧茲,一家特斯拉展廳遭遇縱火襲擊,12輛展車被毀;
3月5日,德國格倫海德,特斯拉超級工廠附近的電網被惡意毀壞,特斯拉被迫暫停該廠的生產活動;
在英國,人們高掛諷刺馬斯克的標語試圖喚醒民眾對特斯拉的反感……
而在美國本土,反特斯拉運動已經融入當地人民的日常,根據統計,僅僅上週末美國各州就發生了72起針對特斯拉的抗議活動,不少打著“和平”旗號的集會,最終都演變成了暴力事件,縱火燒燬特斯拉超充站、破壞特斯拉門店、隨機攻擊路邊特斯拉車輛這類事件如今在美國已經是屢見不鮮。
Tesla Takedown的抗議活動集中在美國本土
所有這些行動匯聚起來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透過傷害特斯拉來打擊馬斯克的政治氣焰。在Tesla Takedown網站中,組織者公開呼籲民眾賣車、賣股票,在街頭上,抗議者手舉“開特斯拉就是支援納粹”的牌子來汙染特斯拉的品牌形象……
馬斯克的站臺者表示,這是因為馬斯克的政治改革動了某些人的蛋糕,所以才被有組織地安排報復,這麼說也有一定依據,在過去幾個月,馬斯克帶領他的DOGE軍團在聯邦政府內部開啟一輪全方位的“降本增效”行動,10萬名公務員連夜下崗,大量意義不明的財政預算被逐一砍掉,不滿的聲音早就已經在本土聚集。
但僅僅如此,真的能夠惹起這麼大的民憤嗎?
事實上,早在特朗普確認當選新一屆美國總統之後,他身後的男人馬斯克已經開始暴露自己在政治領域指點江山的野心。
在英國,馬斯克不僅多次公開抨擊英國首相斯塔默打擊兒童誘騙性侵犯罪團伙的力度不足,還表示“工黨需要新領導人”,呼籲英國國王查爾斯解散議會,重新舉行大選。
在德國,馬斯克公開支援“德國選擇黨”(AfD),這是一個具有極端右翼民粹主義色彩的政黨,倡導反歐元、反移民、反歐洲一體化等思想,然而馬斯克卻表示“只有AfD才能救德國”、還強烈建議德國人民在新一屆的聯邦議院選舉給AfD投票。
無底線干涉他國內政,歐洲人一直在積攢著對馬斯克的不滿。
而當時間來到一月份特朗普總統就職禮時,在一聲聲“一龍!一龍!一龍!”的歡呼聲中,馬斯克沒能抑制內心的激動,咬牙、捂胸、抬臂……零幀起手用一套元首敬禮給了世界人民一波小小的震撼。
沒有人知道,馬斯克為什麼會在這麼一個萬眾矚目的場合裡做出這麼一個意義過於明確的動作,或許是喜悅、或許是宣洩,也可能只是單純的中二病發作,不管目的是什麼,看樣子馬斯克本人確實是爽了一把,或許這就是豪賭2.5億美元換來的極致快感。
這一刻,看著臺上這個以“影子總統”身份站上權力之巔的男人,人們似乎回想起80多年的恐怖,大家開始真正地擔心起來,一個擁有近乎無限財富、權力和網路影響力的人,到底會幹出什麼事?
這種天然的擔憂,給了反對派們“反擊”的機會,針對這位沒有民意基礎的新晉政治領袖,反對派們開始動用一切方法進行元首式捆綁,很快馬斯克的形象就從曾經的“人類之光”變成“邪惡首富”,而駕駛特斯拉則成為了某種支援“納粹”的行為。
這樣的愛國愛民主反獨裁的思潮開始在歐美各國發酵,高高在上馬斯克不在乎蟲子的恐懼,於是人們把對極權的厭惡、對邪惡領袖的不滿傾注在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上,比如特斯拉汽車、再比如充電樁,於是在有組織的煽動下,歐美各地開始出現一道道打砸搶燒的“美麗風景線”。
只苦了一眾用真金白銀支援過馬斯克的消費者,為了躲開U型鎖和民眾的審判,不得不爆改自己的特斯拉,才獲得了短暫的呼吸權。

特斯拉的增長困境

沒有人知道這場由政治鬥爭引發的反特斯拉風暴什麼時候才會停下來,但至少馬斯克本人似乎打算一條黑路走到底,因為就在白宮汽車秀上演不久後,馬斯克表示要再掏出一個億美元支援好哥們特朗普的政治活動。
全球首富的權力遊戲似乎才剛要開始,而他背後的科技商業帝國卻正因為掌舵人深度介入政治無暇分身管理,正變得前所未有地脆弱,首當其衝的依然是特斯拉。
進入2025年,特斯拉的增長問題遠不是幾輛被燒壞的展車可以概括的。
特斯拉去年交付了179萬輛車,同比下降1.1%,不僅未能兌現馬斯克在三季度財報會上預期的181萬輛目標,更是特斯拉自2015年來首次年銷量下滑。
這只是一個開始。
Evercore分析師克里斯·麥克納利上週三發表報告,將特斯拉今年全年交付量預期從188萬輛下調至175萬輛;而在更早之前,瑞銀分析師約瑟夫·斯帕克更是把最新的預測數字下調至170萬輛,按照這個預測來算,特斯拉全球交付量將會迎來連續兩年下滑。
今年一季度還沒過去,特斯拉增長乏力的苗頭已現。
過去兩個月,當歐洲電動汽車整體銷量同比大增37%的時候,特斯拉卻迎來了全面下滑。1月份,除了在英國穩住18%的跌幅外,在德國、法國、荷蘭、挪威、瑞典、丹麥等多國特斯拉銷量下滑均超過40%,其中在西班牙銷量跌幅更是高達75%,只賣出了269輛新車。
進入2月份,情況未見好轉,在有統計的法國、挪威、瑞典和丹麥,銷量同比下滑幅度幾近腰斬。
在美國,類似的情況也在發生,今年前兩個月,特斯拉在全美的銷量分別為4.9萬輛和4.2萬輛,同比分別下滑10%、4.5%。
而在最關鍵的中國市場,受到國產新能源車進一步包圍以及Model Y煥新版的產能調整,特斯拉同樣遭遇了開年銷量兩連黑。其中,一月份特斯拉銷量為6.32萬輛,同比下滑11.5%,二月份3.06萬輛的銷量同比下滑49%,創下兩年半以來新低。
事實上,無論是受抵制風波、競爭加劇還是產能調整影響,以上市場銷量下滑都說明了一個事實,在全球EV規模擴張的當下,特斯拉已經不再是純電動車領域的唯一真神。
曾經,購買特斯拉在某種程度上是購買一種理念,人們願意為馬斯克描繪的高度智慧化的未來科技世界買單,而當那個象徵著這種創新理念的男人開始淪為令人生厭的政客,特斯拉的一切問題開始被放大。
事實上特斯拉上一款主流車型Model Y已經是2019年3月的產物,在2019年完成了S3XY四大核心主流車型佈局以後,特斯拉已經6年沒有推出新的主流車型。
與此同時,全球新能源車已經完成了徹底變革,在歐洲,大眾、寶馬、雷諾等主流品牌摸索到純電動車的發展方向並且在當地市場實現對特斯拉的銷量反超,而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更是在上百個品牌的廝殺中,完成了一輪又一輪的迭代,活在包圍圈中的特斯拉疲於應對。
然而,面對投資者和消費市場對於新廉價車型的呼聲,馬斯克似乎並不在意,從特斯拉傾注在完全自動駕駛技術FSD和人形機器人Optimus三大項的資源來看,馬斯克押注的未來從來都不是一家普通的汽車銷售公司。
然而如今實際的情況卻卻比較尷尬,當馬斯克在政治領域傾注所有精力時,特斯拉的創新表現卻遠不如預期。
在去年10月11日的Robotaxi釋出會上,馬斯克滿懷期待地向全世界公佈了全新的Cybercab、Robovan以及新一代的Optimus機器人,試圖透過展示特斯拉未來出行的願景刺激投資者,然而資本市場對此並不買賬,在釋出會後特斯拉股價應聲下挫超過7%。
在全球純電汽車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當下,投資者開始厭倦PPT畫餅這套伎倆,要擴充車型推動廉價車落地,還是繼續押注未來技術突破,這些都需要掌舵人繼續深度介入把控,然而此刻的馬斯克卻沉浸在“影子總統”的權力遊戲中樂不思蜀。
當特斯拉在2009年推出Model S時,純電汽車市場還是一片蠻荒,特斯拉用遠超時代的產品開拓出一片新市場,造就了“電動車只有特斯拉與其他”的口碑神話,如今16年過去了,面對友商們逐漸縮窄的技術、價格包圍圈,在關鍵“守江山”時刻遭遇靈魂人物缺位的特斯拉,離崩潰還有多久?

SpaceX也出問題了

發生在特斯拉身上的增長困境並不是個例,馬斯克科技帝國另一重要組成部分SpaceX,最近也是壞訊息連連。
當地時間3月6日,SpaceX新一代重型火箭“星艦”進行了第八次試飛,在升空兩分多鐘後,火箭第一級“超級重型”助推器和第二級飛船成功分離,可沒想到這一別便是永遠。
這頭助推器返回發射場,被髮射塔上的機械臂“夾住”,又一次實現在半空中“捕獲”回收,那頭第二級飛船開始在太空中失控旋轉,最終爆炸。
類似的情況在今年1月份星艦的第七次試飛已經發生過,不少人對於天降流星那一幕應該印象深刻。
換句話說,在短短兩個月內星鏈試飛兩連爆,從技術層面看,這兩次爆炸可能是由於發動機可靠性不足、熱防護系統缺陷以及資料鏈脆弱性等方面的原因,但是顯然SpaceX的工程師們並未能找出並解決這些問題。
相比起前七次試飛,這次試飛具有不一般的意義,因為這是星艦首次演練衛星部署任務,原定模擬發射四顆星鏈衛星,但最後卻連太空點火測試都沒完成。
NYT發文表示,SpaceX“跌落神壇”
作為人類歷史上體積最大的運載火箭,星艦揹負了太多,150噸近地軌道荷載量、助推器與飛船均可回收、33個獵鷹引擎帶來的超強推力,讓星艦成為當下地球最有想象空間的重型火箭。
按照美國聯合物理學會出版的《今日物理》說法,假設星艦真的能夠成功,將會極大提升人類的太空能力,甚至整個天體物理學任務的制定過程都會發生質的改變。
從即將升級的星鏈2.0發射到2026年美國載人登月計劃再到馬斯克畫下要在15-20年實現“火星殖民”的大餅,所有這些計劃或者故事,都是建立在星艦能夠穩定發射的基礎上,但從目前星艦的試飛表現來看,別說載人航天了,少炸燬幾座星鏈衛星就已經算成功。
快速發射快速試錯的意義在於快速進步,而兩次同樣的失敗意味著沒有進步,不禁讓人質疑去年十月份星艦第五次也是唯一一次實現飛船安全降落+助推器回收的試飛是否只是僥倖,甚至是SpaceX的研發能力出現了問題。
SpaceX上一次公開融資是在23年初,一筆由安德森·霍洛維茨領投的7.5億美元資金注入,彼時SpaceX的估值達到1400億美元,而在去年12月,SpaceX進行了新一輪內部股票回購計劃,允許員工和現有股東透過公司安排的渠道,以每股190美元的價格出售手中的股票,這次調整推動SpaceX估值升高至3500億美元,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獨角獸之餘,也在為下一輪融資爭取了足夠的話語權。
風投機構對SpaceX高估值的認可,除了複用火箭技術、低價高效運營模式外,更大的信心來源於馬斯克不斷為SpaceX描繪的未來前景,也就是殖民火星實現人類跨星球文明。
在這張終極大餅的加持下,SpaceX擁有足夠的底氣進行頻繁的試飛試錯,可是問題是,當資本市場認可的馬斯克從一名目標改變人類未來的理想主義者,變成一名平庸的政客時,這張大餅還畫得動嗎?
更致命的是,當馬斯克星艦突圍關鍵時刻還在為了政務疲於奔命時,SpaceX的追趕者們已經在不斷縮小與領頭羊之間的技術或者規模差距。
例如SpaceX的老對手,由前首富貝索斯創辦的藍色起源,至今已經利用新謝潑德火箭實現多次載人太空旅遊飛行,而公司歷時十年研發的重型運載火箭新格倫號也在今年年初實現首飛,儘管一級推進器回收失敗,但是二級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新格倫號實現首飛,幫助藍色起源躋身美國能夠將衛星送入軌道的精英企業行列,同時也為藍色起源再次挑戰SpaceX的市場主導地位鋪平道路,據瞭解藍色起源計劃在2025年進行6到8次“新格倫”火箭發射,客戶包括NASA和國防部等。
而在中國,自從2014年國務院釋出指導意見,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民營企業開始正式涉足火箭研製與發射,期間不僅誕生了藍箭航天、星際榮耀和深藍航天等一批超級奇兵,在商業發射設施方面也有了0到1的突破。
從2019年7月星際榮耀雙曲線一號成功實施入軌發射實現我國民營航天零的突破,到去年11月底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首次發射成功,開啟我國航天商業發射場新紀元,中國的民營航天事業在短短數年之內迎來了爆發式發展,並且正在加速縮小與國際間的差距。
一方面要突破技術瓶頸,另一方面要應對競爭者的追趕,對於剛剛經歷星艦兩連炸、創始人形象兩級反轉的SpaceX來說,曾經要錢有錢,要故事有故事的狀態,還能維持多久?

結語

回顧馬斯克的創業史,從Hyperloop超級高鐵、Neuralink腦機技術再到xAI、SpaceX和特斯拉,所有這些一開始看上異想天開的故事,都是構築在一個用科技改變人類未來的偉大願景中。
也正因如此,在10年前馬斯克的資產遠沒達到今天首富級別,就已經被媒體賦予了“矽谷鋼鐵俠”的稱號,而這個稱號也被大眾所廣泛接受,人們不介意他混亂的私生活,對於馬斯克大部分商業專案的畫餅行為視而不見。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馬斯克就是世界期盼已久的能夠用一己之力改變人類科技走向的商業領袖,消費者、投資者、風頭機構都願意為馬斯克的故事買單,因為他們相信這也是為了自己的未來投資。
然而,當登上權力之巔的馬部長用種種迷惑行為打破自身偶像崇拜的濾鏡,當投資市場、消費者開始質疑“人類科技之光”的理念,當特斯拉、SpaceX和xAI被不斷追趕、超越時,一個建構在馬斯克個人魅力之上的科技帝國,正在變得空前地脆弱。
一把把反特斯拉的U型鎖在馬斯克的商業版圖中砸出一道不斷擴大的裂縫,隨之而來的則是世人似乎開始窺探到原來那位被神化已久的商業領袖,或許不過是一位“平庸”的政客。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最華人影片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