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託尼才剛帶大家體驗完首款鴻蒙 PC 華為 MateBook Pro,看到華為用短短五年時間,就打磨出了第一臺鴻蒙作業系統的電腦。具體的上手細節,大家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哦~
沒想到才剛過去不到半個月,華為又開了一場時長將近三小時,乾貨滿滿的釋出會。帶來了首款鴻蒙摺疊屏 PC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師、nova 14 系列手機以及手錶耳機等等新品,還順帶詳細介紹了一波 MateBook Pro 的配置細節和系統功能。
如果有沒來得及看釋出會的小夥伴,託尼這裡也揀著重要的部分跟大家盤一下,這場釋出會,華為又放了哪些“大招”。
鴻蒙摺疊屏 PC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師
整場釋出會的焦點,肯定是這臺 “全球最大的商用摺疊屏電腦”。正如現場餘承東所說的,它透過形態創新,解決了 PC 便攜性和大屏顯示之間的矛盾——
雖然一眼看上去像臺大號平板,但實際上它是臺合上 13 英寸、展開後 18 英寸的電腦,僅重 1.16 KG 的同時,厚度只有 7.3mm。不僅比 MacBook Air 還輕巧,它甚至展開後比一些直板手機還薄。
同時在顯示方面,華為採用了之前在 Mate 70 非凡大師版上才採用的雙層 OLED 顯示屏,做到了1600 nit 的峰值亮度;還疊加上了 LTPO 技術,能夠實現自適應重新整理率,還支援 HDR Vivid 和 P3 廣色域。
這麼一通組合拳打下來,這塊 3296 × 2472 解析度的大屏,顯示素質其實就有了保障。
所以不論是摺疊狀態下 3:2 的顯示比例,還是用展開時 4:3 比例的大屏,現場看起來 MateBook Fold 的效果其實都挺不錯的。
而且在使用體驗上,MateBook Fold 有點驗證了 “大屏就是生產力” 這句話,分屏時上下兩塊顯示各不影響,甚至可以分出上屏投屏、然後下屏瀏覽別的內容;當你用到大屏時,無論是看股票、劇本,還是剪影片,顯示的內容都更大更多。
為了讓這塊尺寸如此大的螢幕,做到表面平整耐衝擊、開合和懸停時絲滑,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師螢幕結構用上了非牛頓流體緩衝層和碳纖維支撐層,這樣的複合結構。
同時玄武水滴鉸鏈,在承重方面也做了升級,對比摺疊屏手機華為 Mate X6,懸停扭力提升 400%。這樣就能做到,在開合過程中,支援30-150度的無極懸停,超過 170 度機身就會自展成一塊大屏。
相信託尼上面提到的這幾項技術,大家都不陌生,但是當它們整整齊齊地出現在一款極致輕薄的摺疊屏 PC 上的時候,託尼還是感覺比較震撼的。。。
除了形態上的創新,你能相信這麼薄的機身裡塞進了金剛鋁雙風扇?以及 VC 均熱板。。。據釋出會的資料,MateBook Fold 能達到 28W 的 TDP 釋放,合著在這疊硬體 buff 呢?
相信很多小夥伴看到這兒都會好奇,這麼個大屏,實際用起來時,我還得單獨配個支架和鍵盤?
emmmm,當然它是支援磁吸鍵盤使用的,配套有隨行鍵盤,也有附贈的收納包。而且 MateBook Fold 背面做了可摺疊的支架。
但更重要的一點是,華為明顯考慮到了這個問題,設計了一套手勢配合 MateBook Fold,這個新形態的電腦——
三指滑動可以在上下屏之間流轉視窗,五指捏合可以大屏顯示,八指點按直接顯示虛擬鍵盤。對此託尼只能說,這個雙屏協同思路和互動的創意很“華為”。
至於 MateBook Fold 搭載的 HarmonyOS 5,配套的動態主題這些系統體驗,以及具體的效能表現,託尼等拿到真機有時間詳細給大家再測測,這次就不多囉嗦了。
說了這麼多,最後 23999 元的價格,說實話託尼覺得完全在情理之中。畢竟形態功能,軟硬體都有升級。對了,再提醒一句,MateBook Fold 是素皮材質,財力雄厚的差友下單時這一點可別忘了~
華為 nova14 系列手機
聊完摺疊屏電腦,咱們接著看今天釋出的另一個重磅新品——nova14 系列手機。之所以託尼有這個評價,是因為全系的升級幅度,有點擠爆牙膏的意思。
就拿nova這代的超大杯,14 Ultra 來說。整機 R 角圓潤的外觀,nova 迄今為止最薄的 7.78mm 厚度,明顯是下了功夫設計的,而且前後的四微曲機身保證了握持感。
螢幕方面,6.81 英寸的 LTPO 自適應重新整理率螢幕,現已支援抖音、微博和B站等 18 個 App 的 三分割槽自適應重新整理率;同時峰值亮度來到了 5500nit。
影像方面,nova14 Ultra 三顆攝像頭都是 RYYB 鏡頭,包括 5000 萬畫素的可變光圈主攝、5000 萬畫素的 3.7x 潛望長焦以及支援微距的 1200萬畫素超廣角鏡頭。更重要的是,Mate70 系列和 Mate X6 上那顆紅楓多光譜感光攝像頭也下放到 nova14 Ultra 上了。
而且後置配備了自適應多焦段雙閃光燈。。。
這下不僅成像色彩更準,而且多攝成像一致性和夜間成像也有進一步的保障了,說句影像 “越級”不過分吧?
這還不算完,nova14 Ultra 的前置也是 5000 萬畫素超聚光人像鏡頭+特寫人像鏡頭的配置,而且前置的還是 1/2.5 英寸的大底,支援風馳閃拍。。。
不僅越級,託尼一邊看一邊都有點感覺 nova 有點超標了。這對咱們來說也是個好訊息,你想啊,這麼捨得給 nova 上黑科技,到時候 Pura80 系列指不定有啥驚喜呢。
聊完硬體,nova14 Ultra 的系統功能,也看得我有點心動。
比如,結合了 AI 的修圖,支援使用者自定義調整的部分更多了。 “AI 魔法移圖”、“AI 人像精修”和“AI 消除”,能對摳圖的部分,做大小調整、位置調整和美顏啥的進一步的最佳化;基於盤古大模型和 DeepSeek 的小藝助手,更具真人感,能感知使用者的情緒,聊起天來更擬人。
其他方面的提升還有很多,一一展開篇幅去聊怕有點剎不住車。我直接把功能貼在下面,相信大家看完的反應,估計跟我一樣吃驚。。。
至於說其餘兩款 Pro 和標準版的手機,則是在配置方面有些區別。
nova14 Pro 保留了 LTPO 自適應重新整理率螢幕,主攝和長焦依舊是 RYYB 鏡頭、長焦近焦雙閃光燈和紅楓原色鏡頭也保留了;標準版 nova14 是系列裡唯一的直屏,沒有紅楓鏡頭,同時前置變成了單攝。
不過在充電配置倒是沒有區別,華為這次全系都配備了 5500mAh 電池,支援 100W 快充,並且全系標配華為冰糖 100W 全能充電器。
所以最後手機價格公佈的時候,現場的反應都是一片 wc,甚至都沒細想這個價格再疊加個國補的事兒。。。你就知道這次的價格吸引力有多大了。
華為 WATCH FIT 4 系列手錶
還有個重磅新品,是華為 WATCH FIT 4 系列,主打的是戶外進階。u1s1,看完華為 WATCH FIT 4 Pro 的功能,託尼感覺確實挺進階的。。。
首先是顯示效果,1.82 英寸、80% 屏佔比的 OLED 方形錶盤,把峰值亮度幹到了 3000nit。
然後是防護性,WATCH FIT 4 Pro 一套鋁合金外殼、鈦合金表圈和藍寶石表鏡的絲滑小連招,基本就把戶外磕碰這事解決了;還支援 40 米的自由潛水,然後因為有這麼高的防水效能,它順帶做了套水上運動的軌跡記錄,方便你漿板衝浪的時候用。。。
華為WATCH FIT 4 Pro 裝了顆氣壓感測器,感知氣壓變化,可以實現更精準的氣壓監測和海拔監測,在戶外預警暴風雨;優化了向日葵定位系統,支援更精準的定位;支援 ECG 心電圖功能,運動模式還把高爾夫模式做進去了。。。
然後華為 WATCH FIT 4 Pro 的厚度竟然還是華為史上最薄的 9.3mm,這多少有點違揹物理學定律了。
另一款華為 WATCH FIT 4,主打超清超薄,機身重量只有 27 克,厚度也控制在了 9.5mm,在螢幕峰值亮度、防水效能以及運動模式等方面的支援沒有 Pro 版那麼全面。
價格方面,華為 WATCH FIT 4 Pro 售價 2099元,其中綠色款為編織錶帶,售價 2199 元;華為 WATCH FIT 4 售價 999 元,其中銀色款為編制錶帶,售價 1099 元。差友們覺得這個價格咋樣呢?
華為 FreeArc 耳機
最後咱們再來聊聊,華為首款開放式耳掛耳機——華為FreeArc,一款適合運動、戶外使用的耳機,哪怕你就是想要一副不入耳的耳機,這個外觀託尼都覺得售價 799 元挺合適的。。。
具體來說,華為 FreeArc 是液態矽膠的機身,單隻重量只有 8.9g,透過三角支撐可以“掛”在耳朵上,不入耳的同時佩戴穩定,並能保證不錯的貼合度。
至於說它為啥適合運動?動託尼看了下華為 FreeArc 支援 IP57 級的防塵抗水,這樣運動時出點汗也沒啥。並且它考慮到了通話降噪和防風噪設計,作為華為首款搭載靈犀天線的耳機,訊號覆蓋範圍廣,還不容易斷聯。
其他方面,華為 FreeArc 支援動態低頻演算法、裝置雙連線。官方資料,單次充電後的續航能夠達到 28 小時,還支援充電 10 分鐘聽歌 3 小時的快充。
不得不說,華為在耳機這條產品線上每次推出的產品,完成度都非常高。。。
釋出會的其他部分,像華為兒童手錶5 Pro 、華為 Vision 智慧屏 5、華為智慧門鎖2 Pro,以及周邊的一些智慧家居產品,託尼也就不多囉嗦了。感興趣的差友們可以後面再去官網或者京東上,蹲一蹲,看看有沒有 618 好價格。
整場釋出會看下來,託尼最大的感受是華為的高階 IP 打造到這個階段,已經不太需要透過列舉一大堆引數做背書。多代產品的技術積累,以及互動的上創新,已經給了很多消費者在選擇華為產品時的信心。
就像之前託尼寫過文章、跟各位聊過的首款鴻蒙筆記型電腦華為 MateBook Pro,在這次的釋出會上,餘承東也只簡單提了一些具體的規格,比如整機 970 克的輕薄設計、40W 的效能釋放之類的引數。。。
更重要的一點是,華為已經清楚意識到目前擺在鴻蒙 PC 眼前的是一條難而正確的道路,並且會為此這個生態不斷添磚加瓦。消費者對華為的信心,就是國產作業系統和軟體生態成長的倚仗。
ps:關於鴻蒙系統的體驗文章,大家可以期待一波我們明天公眾號上的內容哦~
撰文:Levi
編輯:米羅
美編:萱萱
圖片、資料來源:華為釋出會
微博 @ 華為終端
華為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