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整合GPT-4o的智慧眼鏡來了,這會是下一個爆款嗎?

在 AI 硬體頻頻翻車後,內建 Llama 大模型的智慧眼鏡 Ray-Ban Meta, 成了為數不多廣受好評的一款產品,銷量已經突破百萬。
幾乎沒有意外,這個產品品類也迎來了更多玩家。最近,Solos 釋出了號稱全球首款整合 GPT-4o 的智慧眼鏡 AirGo Vision。
AirGo Vision 預計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推出,除了同樣內建當下最頂尖的 AI 大模型,它的基本素養更是有著與 Ray-Ban Meta 一較高下的潛力,我們從目前的演示中也找到了這款產品一些有趣的細節。
GPT-4o 加持,AirGo Vision 正式釋出
GPT-4o 整合
Solos 公司在 AI 智慧眼鏡領域的探索並非始於 AirGo Vision。早在 CES 2024 上,該公司就推出了嵌入 ChatGPT 的 Solos AirGo 3 智慧眼鏡。
而現在得益於 GPT-4o 的加持,AirGo Vision 可以說是在它的前身基礎上,增添了一雙能夠識別使用者視野中物體並提供相關資訊的「眼睛」。
設想一下,當你在旅遊勝地漫步時,AirGo Vision 能夠即時識別出你眼前的地標,向你講述它的歷史背景;又或者當你迷路時,它能夠給出具體的行走路線等等。
並且,AirGo Vision 的多工處理能力,讓其在應對「這是啥?」「貴不貴」「哪裡買更便宜」等靈魂三連問上游刃有餘。
AI 即時搜尋功能上新
Solos 的聯合創始人 Kenneth Fan 曾表示,AirGo Vision 的開發初衷是為了將尖端的 AI 技術帶給每一位使用者。
他強調,「我們最近還增加了即時搜尋功能,以進一步提升 AI 的效能。我們相信,我們為消費者提供的是一個獨特的、市場上沒有其他產品可以比擬的全方位可穿戴 AI 平臺。」
即時搜尋功能的加入也預計讓 AirGo Vision 如虎添翼。
使用者只需長按眼鏡框右側鏡腿上的虛擬按鈕或在 Solos 的配套軟體上敲入文字,即可連線 ChatGPT 等第三方服務獲取天氣、新聞、股票資訊等即時資訊。
此外,即時搜尋功能還集成了上下文記憶功能,為你省去重複提問的尷尬,方便進一步深入查詢。在貨比三家的購物場景中,這項功能顯得尤為有用。
例如,我們可以問它最好的吸塵器是什麼,接著繼續追問評價最好的吸塵器有哪些,以及最合適的價格是多少等。
就在兩週前, Solos 在另一款智慧眼鏡 AirGo 3 也上線了這一功能。根據外媒 wifihifi 的實測,該功能的響應速度很快,僅需幾秒鐘就能給出回覆,並會貼心地提示「正在尋找答案中,請稍候」,彷彿有一個私人秘書隨時待命,準備為你提供服務。
不過,說到虛擬按鈕,那也得吐槽一下。使用者需要在使用即時搜尋功能的過程中,需要長按虛擬按鈕,聽到提示音後說出請求。
也就是說,明明說好的高科技,但 AirGo 3 並沒有完全解放你的雙手。因此,我們不妨期待後續能夠新增一個物理按鈕,以提供更加直觀和便捷的操作體驗。
還有,啟用 ChatGPT 服務前,使用者還得先在配套應用程式中手動啟用 SolosChat。但既然都掏出手機,直接搜一搜不香嗎?倘若持續開啟 SolosChat,那更是堪稱電量殺手。
AI 即時翻譯,主打無障礙翻譯
Solos AirGo 3 智慧眼鏡的即時翻譯功能,也是靠 ChatGPT 的「東風」來實現的。
在接入 GPT-4o 後,AirGo Vision 的即時翻譯功能預計將支援超過 50 種不同的語言,覆蓋全球大部分的語言群體,主打一個地球村無障礙翻譯。
即時翻譯功能捕捉眼鏡所拾取的聲音,並透過 ChatGPT 翻譯成使用者首選的語言,翻譯後的語音會透過智慧眼鏡的內建揚聲器播放。
Solos AirGo 3 目前僅支援 25 種語言,但 Mashable 編輯在體驗過後卻讚不絕口,形容該功能為「金子般」的存在。
此外,除了 GPT-4o,諸如 Google Gemini 和 Anthropic 的 Claude 等多模態 AI 模型也都在 AirGo Vision 考慮的範圍之內。
這倒是與 Apple Intelligence 上的 ChatGPT 服務有些相似。AirGo Vision 依然整合多模態 AI,但具體選哪個,反而不太重要。
沒有 AI,AirGo Vision 還值得期待嗎?
模組化設計
除了 AI,AirGo Vision 的設計同樣有些細節值得關注。
它採用模組化設計,從休閒款式,到一體式運動型鏡架,再到太陽鏡,使用者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場合需求來更換不同樣式的鏡框。
考慮到隱私問題,使用者可以自行決定是否拆卸裝有攝像頭的鏡框。這種鏡框的價格則定在了 89 美元至 129 美元之間,屆時將在官網推出三款供消費者自由選購。
這也和 Rabbit R1 的兔子形象塑造如出一轍,以時尚,親民的姿態融入到產品中,讓 AI 技術變得更平易近人,更貼近使用者的生活。
能看也能說
即使在沒有攝像頭的情況下,AirGo Vision 依然能夠透過音訊輸入發揮 AI 功能。
在 AirGo Vision 尚未釋出之前,AirGo 3 一直被定義為一款由 ChatGPT 提供支援的音訊智慧眼鏡。透過內建揚聲器,使用者可以使用智慧眼鏡來打電話,播放音樂等。
音量調節也很簡單,你可以透過觸控感測器,向上或者向下滑動來調節音量,以適應聽覺需求。
更重要的是,Solos AirGo 3 提供高質量的空間音訊,有三種聲音模式可供選擇(平衡、動態和放鬆),適用於不同型別的音樂。
在 Mashable 編輯看來,平衡聲音模式聽起來更悅耳,動態聲音模式可能更適用於 Hip-Hop,而放鬆聲音模式則針對爵士樂和古典音樂進行了最佳化。
外媒 XDA 編輯使用 Solos AirGo 3 聽完音樂時給出的評價是「很震驚」。
無聲勝有聲的 LED 通知燈
在嘈雜環境下,佩戴 AirGo Vision 的使用者極有可能錯過通知。鑑於此,AirGo Vision 還內建了 LED 通知燈,透過輕微的閃光提示新通知,當然,使用者也可以選擇聲音或震動提醒。
只不過,對於聽力有障礙的使用者來說,這種視覺提醒也通知到位,無聲勝有聲,這份關懷也足夠溫暖人心。
作為參考,我們還可以從 Solos AirGo 3 身上預測到 AirGo Vision 一些基礎配置的影子。
約為 34 克(不含鏡片),支援 USB-C 充電
支援 10 小時的音樂播放或 7 小時的通話時間
IP67 防水等級,能在雨中或運動時佩戴
支援處方鏡片,適用於時尚、運動和日常佩戴
AirGo Vision 智慧眼鏡預計將在今年晚些時候發售,具體售價尚未公佈,但參考現款 Solos AirGo 3 智慧眼鏡售價為 249.99 美元,新款預計不會低於該價格。
智慧眼鏡憑什麼在 AI 硬體中脫穎而出
在當下生成式 AI 硬體市場中,Ray-Ban Meta 已經提前掀起了一股熱潮。
第三方資料顯示,Ray-Ban Meta 在釋出兩年後,銷量已經突破百萬大關,而在 The Verge 等外媒的渲染下,AirGo Vision 智慧眼鏡更是被視為 Ray-Ban Meta 的最大競爭對手。
在多模態 AI 的整合上,AirGo Vision 搭載了 OpenAI 的最新 GPT-4o AI 模型,並且還有望支援 Gemini 以及 Claude 等模型,這種生態開放的靈活性也是僅限於單一 Llama 模型所難以企及的。
然而,技術的進步往往伴隨著成本的考量。依賴於 Meta 自家技術的 Ray-Ban Meta 智慧眼鏡能夠有效控制成本。
相較之下,AirGo Vision 是否會像 Ai Pin 一樣收取額外的訂閱費用,目前官方尚未明確表態,這也無疑再添一筆懸念。
在產品定位上,AirGo Vision 瞄準了 Ray-Ban Meta。參考 Solos AirGo 3 售價 249.99 美元,預計 AirGo Vision 只會更高,至少不會比這數字更低。
Ray-Ban Meta 智慧眼鏡的起售價為 299 美元,定位中高階市場。這也意味著兩者在價格上的競爭將異常激烈。
Meta 在智慧眼鏡領域已經建立了一定的市場基礎,並且,Ray-Ban Meta 最近上新的三分鐘錄製影片功能狠狠秀了波「肌肉」。而缺乏影片錄製功能的 AirGo Vision 能否在這方面迎頭趕上,還有待檢驗。
就在不久前,Meta 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在接受採訪時曾放言:
如果我們只採用今天最好的眼鏡形式因素,我們能在不影響形式因素、重量等方面的情況下,塞進多少技術。這就是我們得到的 Ray-Ban Meta。
儘管扎克伯格的這番話不免帶有一絲自吹自擂的色彩,但不可否認的是,Ray-Ban Meta 確實把軟硬體整得嚴絲合縫,實力也擺在那兒。
因此,我們更加期待 AirGo Vision 能夠超越簡單的拿來主義,不僅僅是將 GPT-4o 草率地嵌入到眼鏡之中,而是以一種更加深入和創新的方式,將技術與設計完美融合,打造出真正與眾不同的產品。
如果說這兩者的鹿死誰手尚且是個未知數,但消費者對智慧眼鏡直線飆升的興趣卻是板上釘釘。
知名市場研究機構 IDC 預測,全球智慧眼鏡出貨量到 2025 年將增長到 700 萬臺,年均增長率超過 30%,足夠反映出消費者擋不住的熱情。
不過 Ray-Ban Meta 也並非一款革命性的產品,它僅有的幾個與大模型結合的功能在其他裝置上也已經不新鮮,但正是這些小功能讓智慧眼鏡有了高頻的實用場景,且建立在幾乎不用犧牲佩戴體驗和增加學習成本的基礎上。
使用者並非天然抗拒新鮮事物,而是在乎這個產品能不能滿足我的需求,或者提升原有產品的體驗,並衡量這個體驗的增值和隨之增加的成本是否匹配。
由此來看,之前多款 AI 硬體折戟沉沙就不難理解,因為其本身還有很強的實驗性質,適合嚐鮮而非常用。而像 Vision Pro 這樣的產品帶來的體驗增值非常明顯,但在成本匹配上顯然沒有形成共識。
大模型加持的智慧眼鏡則是一個取得較好平衡的品類, AirGo Vision 也是奔著這個方向來設計的。
論實用性,AirGo Vision 並非意欲顛覆手機的地位,而是在於如何以更優雅的姿態,透過最佳化操作流程,為使用者提供更加便捷的體驗。
對於視障人士而言,AirGo Vision 甚至可以成為他們識別周圍環境,「觀察」整個世界的剛需工具,其便捷性和準確性遠超手機。
論便攜性,無需額外在褲兜塞多一塊 AI 硬體,或者讓原本的眼鏡增加很多的重量,這與一副眼鏡的佩戴體感沒太大區別。
而在與 ChatGPT 的整合上,AirGo Vision 整體的效果預計談不上好,甚至有些草臺班子的「潦草」,但作為全球首款搭載 GPT-4o 的 AI 智慧眼鏡,其意義或許更多在於為 AI 智慧眼鏡的後來者鋪路。
回想十年前,入局的 Google Glass 雖然最終並未在市場上取得成功,但上至科技發燒友,下至普通路人,直到現在也都堅信著這副已經失敗的 Google Glass 真的很酷,包括 Google 也傳出有計劃結合 AI 重新開發 Google Glass。
AirGo Vision 也是在相同的憧憬中誕生,即搭載大模型的 AI 智慧眼鏡將會戴在更多人的臉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