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託尼給大夥帶來了 OPPO 小屏旗艦 —— Find X8s 的測評( 傳送門 ),無論是單手握持手感還是日常用機體驗,這部手機的表現都相當不錯 ,同時它也在咱們硬體編輯部裡獲得了一致好評。

不過 Find X8s 頂多只是開胃菜,很多人更期待的,其實還是綠廠的年度影像旗艦 —— OPPO Find X8 Ultra。

實不相瞞,這臺手機咱們拿到手已經用了好幾天了,作為一款超大杯,在我看來 Find X8 Ultra 絕對算得上是一股清流,因為當其他超大杯還在用等深微曲屏的時候,它直接就上了一塊正兒八經的直屏。
而且在鏡頭全面升級的情況下,它的後置攝像頭模組凸起也控制得相當剋制,換句話說,當你在用這手機時,你只會覺得它就是一臺往影像方向發力的旗艦機,而不是一臺帶上網和通話功能的 “ 相機 ”。

你們別看我對這臺手機的評價有點過於樸實啊,但其實對超大杯來說,這是 “ 相當 相當 相當 ” 高的評價了,因為之前很多超大杯旗艦,總是在「極致影像」和「日常體驗」之間做單選題 ——
它們要麼為了堆鏡頭模組犧牲手感,讓手機變成頭重腳輕的拍照板磚;要麼為了控制機身厚度閹割電池馬達,讓旗艦該有的全能體驗大打折扣,以至於不少超大杯旗艦,在很多方面還沒次旗艦用著舒服。

前陣子咱們也寫過文章、做過影片詳細聊過這事兒。

但很顯然,咱們對於影像旗艦的期待,肯定是「既要手機用著舒服,又得拍照牛批」,面對這種 “ 既要又要 ” 的需求,之前很多廠商選擇了已讀不回,繼續讓影像旗艦朝著「相機平替」的方向相位猛衝。

但我沒想到綠廠這回居然真的按照咱們這種想法,造了臺超大杯!
首先外觀這塊你們也都看到了,Find X8 Ultra 的正面,使用了一塊 6.82 英寸的直屏,這塊螢幕的解析度是 2K,支援 1-120Hz 自適應重新整理率和 100% DCI-P3 廣色域,而且全域性峰值亮度可以到 1600nit。

可以說不管是螢幕素質還是顯示效果,就是當前主流旗艦水平,關鍵是,它這塊直屏貼起膜來一點都不費勁,雖然我自己也覺得等深微曲屏比直屏好看、更有質感,但一到貼膜的時候,每次都很頭大 ——
鋼化膜根本蓋不住曲面邊緣,水凝膜倒是能服帖曲面,但賊容易留下劃痕,至於號稱 “ 完美適配 ” 的光固膜,貼的時候得用紫外線燈照幾分鐘不說,滴膠稍微手抖就會在邊緣積膠,包括撕膜也會留殘膠。

據說其他廠商這會兒也在考慮重新用回直屏,如果這事是真的,那綠廠這波等於是預判了友商的預判~

相對來說它的背面,就比較低調平庸。
Find X8 Ultra 的後置攝像頭模組,就是再常見不過的「大圓環」設計,而且整個磨砂玻璃後蓋除了最下邊的 OPPO logo,也沒有過多裝飾,單從背面設計來說,我覺得它相比起 Find X7 Ultra 甚至還退步了。

兩臺手機放一起,看上去給人的感覺差不多就是「西裝革履大叔」跟 「套頭衛衣少年」的區別,上一代偏商務,這一代就很年輕,當然外觀蘿蔔青菜各有所愛,要是你給它們都戴上殼,就統統變成了路人甲。


欸不過你別說,網友們給這臺手機自制的概念圖還挺有質感,期待後續官方也能出一款類似的手機殼~

作為一臺超大杯影像旗艦,Find X8 Ultra 這次最大的升級肯定是在影像這塊了。
要說上一代 Find X7 Ultra 在影像這塊被人吐槽最多的,一是它不支援長焦微距,導致我拿 3X 潛望長焦拍特寫的時候,每次都得把手機挪老遠,或者開啟自動微距用超廣角裁切,但這麼一來畫質就會劣化。

還有就是它的 6X 潛望長焦,因為感測器底小、鏡頭光圈也小,一到晚上就賊容易歇菜,基本全靠 3X 鏡頭裁切。
Find X8 Ultra 在模組沒變更凸的情況下,鏡頭數量從 4 個增加到 5 個,其中主攝用的還是 1 英寸感測器,3X 潛望終於支援上了微距,而 6X 潛望感測器尺寸和光圈都變大了不少,至於超廣角則略有縮水。


看得出來綠廠相當聽勸,這一代基本把兩顆潛望長焦鏡頭的短板都給補齊了。
而多出來的那顆鏡頭,其實不是普通鏡頭,而是一顆多光譜攝像頭,綠廠把它叫做「丹霞原彩鏡頭」,這玩意跟華為之前的「紅楓原色鏡頭」類似,都是用來感知光線,但具體到用途上,它倆有點不一樣。

眾所周知華為從很早開始就給鏡頭用上了 RYYB 感測器,而傳統感測器都是 RGB 排列,RYYB 靠用黃色濾鏡替換掉藍色濾鏡,換來了更強的暗光效能,比如全黑環境裡它能比普通 RGB 多吸收 40% 的光線。

但這種另闢蹊徑的做法,一遇到複雜光線比較容易翻車,比如面對藍色光譜佔較高的場景,因為少了藍色濾鏡過濾光線,有一部分色彩還原就得靠演算法 “ 猜 ” 了,要是一個沒猜準,拍出來的照片就會偏色。
華為給手機上「紅楓原色鏡頭」外掛,主要就是為了解決這問題,幫助主感測器在複雜光線條件下還原更準確的色彩,減少色偏,而且它的這顆鏡頭不只是在拍照的時候有用,拍影片時同樣能夠發揮作用。

而綠廠因為使用的還是傳統 RGB 感測器,所以平時本身就不容易出現太嚴重的色偏,之所以它要給 Find X8 Ultra 用上「丹霞原彩鏡頭」,更多的其實是為了 “ 查漏補缺 ”,解決極端場景下的色彩還原痛點。
就比如說像下面這種場景,各種冷暖光一股腦全打臉上,對於那些只支援全域性色溫的手機來說,根本不知道怎麼把膚色給拉回來,如果按照往冷調拉,人臉會變得毫無血色;按暖調拉,就會變紅溫或者蠟黃。

但有了「丹霞原彩鏡頭」,它就可以憑藉多光譜感知能力,精準識別不同區域受冷暖光照射的情況,把暖光和冷光部分割槽分開來,再針對冷暖光覆蓋區域,分割槽進行色溫和色調的調整,從而還原正確膚色。

甚至為了從源頭過濾干擾光線,綠廠還給整個鏡頭模組用上了超晶態藍玻璃,它能最大程度減少不可見光比如紅外光導致的色彩失真等問題,能在這種極其細節的地方下功夫,看得出來它確實很上心了。

當然綠廠那邊的人也跟咱們坦白,因為分割槽計算的算力遠大於整體計算,所以手機只有在拍照的時候才會呼叫丹霞攝像頭,畢竟錄影時每秒給 60 幀畫面做分割槽色彩處理行可能是行,但是功耗絕對會爆炸。
不過話又說回來,不論是綠廠還是華為,它們都踏上了多光譜相機輔助成像這條路,某種程度上,這應該算得上是未來的趨勢之一,現在該著急的肯定不是它倆,而是那些還沒開始研究多光譜相機的廠商。

前陣子 OPPO 在微博預熱的時候,不是說這手機是「人像夜神」麼,我在這裡放幾張拿 Find X8 Ultra 拍的夜景人像照片,不知道各位覺得它這稱號算不算實至名歸?

除了前面說的這些硬體升級,其實 Find X8 Ultra 在軟體這塊也迎來了不小的提升,比如現在它的主攝還有 3X 潛望長焦,都支援錄製 4K 120fps 的杜比視界影片,在影像錄製規格這塊直接向 iPhone 看齊。

而且它還徹底打通了 HDR 影像管線,現在我們用這臺手機拍出來的 HDR 照片,不僅包含亮度資訊,還完整保留了豐富的色彩資訊,能夠讓照片更接近當時的肉眼所見,就連實況照片封面和影片也支援 HDR。
Find X8 Ultra 的色彩還原更準確些


毫無疑問,從影像能力來看,這臺手機就是當之無愧的超大杯影像旗艦。

但就像我在開頭說的,Find X8 Ultra 是一臺往影像方向發力的旗艦機,拋開特別拔尖的影像,它還得是旗艦,這意味著它必須在效能、續航、手感,這些基本功上站穩腳跟,而不是靠影像這單一賣點打天下。
上一代 Find X7 Ultra 電池只有 5000mAh,但凡稍微上點強度,續航根本扛不住一天,一天兩充就是基操。
這次 Find X8 Ultra 直接用上了 6100mAh 的電池,總算追平了其他旗艦,除了搭載驍龍 8 至尊版旗艦晶片,其他像是百瓦快充、無線充電、超聲波指紋、超大體積線性馬達、IP68、IP69 防水也是該有的都有。

不過最讓我意外的,是它在塞了這麼多東西的情況下,機身厚度反而還變薄了一些,從上一代的 9.5mm 減薄到了 8.78mm,但是整機重量變重了,從 221g 來到了 226g,拿手上還是能感受到它的分量。

總之如果讓我用一句話來評價 OPPO Find X8 Ultra,
我想說這是一臺相當均衡的影像旗艦,你不用為了影像在日常體驗這塊做出太大的犧牲。
其實除了目前已經發布的小米 15 Ultra、OPPO Find X8 Ultra,藍廠即將在下半個月釋出的超大杯影像旗艦 —— vivo X200 Ultra 這會也已經在網上曝光,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它們選擇了三種不同的路線。
小米主打人文街拍、OPPO 主打人像拍攝、vivo 更是提前註冊好了 “ V 單 ”,打算開始直接對標相機。

基於這些場景出發,它們給到的攝像頭硬體配置也大不相同。
比如小米就開始給長焦用上了 2 億畫素潛望長焦,OPPO 新增了一顆支援分割槽色溫的多光譜感測器,而藍廠則是放棄了上一代一英寸大底,轉而開始給超廣角和主攝都用上尺寸更小但影片效能更強的 LTY-818。


我還是很高興看到今年的超大杯們,終於跳出了同質化「堆料內卷」的怪圈,轉而開始向「差異化體驗」突圍。
該說不說,手機影像圈好久沒這麼熱鬧過了,而且這種百花齊放的局面,對咱們使用者來說才是最爽的,不管你是喜歡直屏還是曲屏、喜歡街拍還是人像拍攝,想必都能在這波旗艦裡找到戳中自己的 “ 天選機 ”。
等後面咱們正式拿到 vivo X200 Ultra 後,也會抓緊把這臺手機測評給安排上,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期待一波!
撰文:胖虎
編輯:米羅 & 面線
美編:煥妍
來源:
白問科技微博、OPPO 官網、OPPO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