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不在了,LUCE迎新生?

本文作者:Ethan,Odaily星球日報
摘要
4 月 21 日,根據天主教新聞(Catholic News Service Rome)最新訊息,教皇方濟各(Pope Francis)於今天上午 7: 35 去世,教廷發言人 Cardinal Farrell 主教宣佈了這一訊息。GMGN 資料顯示,老牌教皇主題 Meme 代表 LUCE 短時暴漲 70% ,市值突破 1500 萬美元,現回落至 1387 萬美元。
LUCE K 線“先斬後奏”,大戶是提前知道了什麼?
此前, 4 月 19 日 ,LUCE代幣價格單日暴跌 74.54% ,市值從數千萬美元迅速縮水。鏈上資料顯示,某早期鯨魚賬戶浮盈 520 萬美元后未及時拋售,最終虧損 33.5 萬美元。同一天,多個迷因代幣(如 MANEKI、JELLYJELLY、AIDOGE)也經歷了閃崩,引發廣泛討論,之後的一段時間,LUCE 價格穩定在 0.00887 美元附近,且仍在幣安 Alpha 名單中。
4 月 19 日凌晨 4: 07 ,社群貢獻者 Lavanda Garrison 在 Telegram 官方社群中表示,社群接管團隊(CTO)尚未明確閃崩的原因,懷疑可能是某個大戶出貨所致。
同日凌晨 4: 42 社群成員@berly_off指出,LUCE、MANEKI 和 AIDOGE 的拋售時間和方式極為相似,推測它們可能共享一個做市商;這些代幣都在 OKX 或 Bybit 等大型交易所上市,且可能透過做市商大規模拋售進入市場。類似情況此前也曾發生在 Binance 上市的代幣 ACT、HIPPO 等上。
同日 22:47 ,LUCE CTO 官方 X 發文表示最終將此次暴跌原因定性為巨鯨出貨導致的價格操縱,雖然此次代幣價格遭到重創,但社群信心並未因此受到打擊。
直到今日,LUCE 迎來二級反轉。
聖光初現與熄滅:當宗教符號被 Meme 化
2024 年 10 月 29 日,LUCE 代幣在 Solana 鏈上釋出,靈感來自梵蒂岡為 2025 年聖年設計的二次元吉祥物“Luce”(義大利語“光”)。這一結合宗教符號與亞文化的創意迅速吸引了公眾關注。
Luce 吉祥物由知名設計師 Simone Legno 打造,形象結合了拉丁語“光”的象徵意義與年輕化元素:手持朝聖者手杖,靴子沾滿泥濘,眼睛閃亮充滿希望,意在吸引 Z 世代關注天主教文化。
開發者(Dev)借勢將宗教情懷轉化為資本敘事,僅用 2 枚 SOL(約 130 美元)建立代幣,並在 Pump.fun 平臺上線。代幣供應量為 10 億枚且全流通。次日,LUCE 市值在 12 小時內飆升至 5300 萬美元,交易量突破 1.16 億美元。鏈上資料顯示,Dev 以 2.73 枚 SOL 拋售 6706 萬枚 LUCE,獲利 0.73 枚 SOL(約 130 美元),但此時代幣的市場價值已突破 200 萬美元,露出早期控盤的跡象。
此後的一段時間,LUCE 迅速成為“宗教+財富”的雙重符號。在 Telegram 群組中,“信仰即暴富”的口號與 LUCE 的動漫形象傳播開來,甚至衍生出 Santino(小狗)和 Holy Mary(聖母)等伴侶代幣,形成了更完整的敘事矩陣。至 2024 年 11 月,LUCE 價格從 0.0275 美元漲至 0.07196 美元,周漲幅達到 65.44% ,市值一度突破 7700 萬美元,躋身加密貨幣市值前 800 名。
彼時正值市場情緒高漲期;同時,Solana 鏈的高效能成為助推器——其低交易費用(約 0.00025 美元)和高吞吐量(每秒 6.5 萬筆交易)使得散戶能夠頻繁交易;而 Pump.fun 平臺簡化了代幣發行流程,使得 Dev 可以在幾分鐘內上線新幣。資料顯示, 2024 年 Solana 鏈上每天都會誕生超過 3000 個迷因幣,其中 70% 透過 Pump.fun 建立,平均生命週期僅為 3 天。
LUCE 的相對“長壽”得益於其獨特的宗教敘事——梵蒂岡聖年活動的全球曝光為其提供了持續話題。同時,社群異常活躍,成員們甚至製作了“朝聖路線圖”,將代幣價格波動與聖年倒計時繫結,宣稱“ 2025 年聖光普照時,持幣者將獲得十倍回報”,進一步提升了 LUCE 的熱度。

總結
回顧來看,以 LUCE 為典型縮影的 Meme 的興衰背後,反映出由敘事驅動的資金逐利,社群共識的雙刃效應,以及基礎設施的推波助瀾。
將時間快進到今日,教皇去世的訊息,迅速催生出一批新的 Meme 幣。同名幣外,亦有嘲諷美國副總統 JD Vance 為 Pope Killer“角度”的新幣捕獲熱度和流動性(注:Vance 於昨日會見教皇,並於 X 上祝福教皇身體健康)。
唏噓的是,Meme 依然是 Meme,沒有邊界、消費萬物地資本化一切注意力。
– END –
宣告:本號內容部分為原創,部分整理來自網路,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網路引用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刪除;如需商務合作,請聯絡後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