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多數人眼中,花百萬赴國外留學,回國後本應該找個好工作,拿份不錯的工資,不說走向人生巔峰,最起碼也能走上正軌。
然而現實中的李某(化名),在結束澳洲留學生生活後回到國內,卻長期失業。而後找了一份外賣員的工作,不料上崗才6天,便被保安趙某(化名)刺死。
這起發生在2023年12月5日晚,青島李滄區中海國際一里城小區門口的悲劇,至今仍令人唏噓不已。

監控錄影影片截圖(圖片來源:網路)
當時32歲的外賣員李某在送餐途中與保安趙某發生衝突,被對方持刀刺中要害,身中十餘刀後倒在血泊中。
在這場衝突中,李某的身份格外刺眼,他曾花費百萬留學澳洲的心理學碩士,很多學費都欠外債,回國6年未找到穩定工作。
李某的父母是吉林省延邊州人,兩人加起來的月收入僅7000元,為供其留學澳洲,他們四處舉債湊齊百萬學費。

(圖片來源:網路)
然而,心理學專業在國內就業市場的侷限性,加上創業失敗、短影片嘗試無果,讓李某在回國後陷入長達6年的失業狀態。
據悉,小李畢業後並沒有從事和心理學有關的工作,而是窩在家裡做起了木工。不過沒有掙到什麼錢。
他曾想設計一款賣手工傢俱的APP,自產自銷自己做的傢俱,後來短影片火起來後,他又去拍短影片,在網上推廣自己的傢俱。但始終沒什麼起色。
2023年11月,在親戚的牽線下,小李從老家來到青島,幫親戚做旅遊。
但天冷後,旅遊生意進入淡季,只有週末才有一些客戶,小李就瞞著親戚去送外賣。
根據外賣同事的描述,小李是個非常勤奮的人,別人一天送幾十單,他能送100單。
看得出來,小李非常需要這份工作,十分努力,也很想多掙一些錢。
小李是家裡的老大,下面還有一個上大學的弟弟。家境普通。
他曾表示,自己不打算戀愛和結婚,只希望經濟上取得一點成績,父母有經濟壓力。
現場監控影片顯示,當晚22點左右,穿著黃色外賣服裝的李某在小區門口來回走動,他送外賣的白色電動車就停在一旁。
穿著藍色保安制服的趙某從小區門口保安亭徑直走向李越凱。影片中,能看到兩人發生了對話,隨後趙某左手指向李越凱,右手則從腰間抽出一把刀,拽住李某便向他胸前刺去。

李某連連後退,胸前、腰部、背部、臉部身中數刀,不治身亡。
監控影片顯示,李某在案發前曾強行騎車進小區,雙方積怨已久,最終在情緒失控中釀成悲劇。
根據報道,案發小區實行 “外賣車輛禁入” 政策,保安趙某若違規放行進小區將面臨50元罰款,而李某若超時送單則會被平臺扣罰。
這種 “保安保飯碗” 與 “騎手保收入” 的雙重壓力,在資本制定的規則下演變為致命衝突。
事件曝光後,輿論呈現兩極分化。留學與就業之間的矛盾引發熱議。
部分網友指責李某 “讀書無用”“海歸送外賣丟人”,甚至質疑其留學動機;
更多人則痛斥保安趙某的極端行為,呼籲關注底層勞動者的生存狀態。
其實,類似於李某這種 “高投入、低迴報” 的留學生困境並非孤例。

2025年留學生就業報告顯示,隨著海歸數量激增,曾經的 “鍍金效應” 逐漸消退,新能源、AI等領域成為新的就業熱點,但心理學等文科專業仍面臨激烈競爭。
更嚴峻的是,廣東、山東等省份在2025年選調生政策中明確限制留學生報考,進一步壓縮了體制內就業空間。
與此同時,二三線城市外賣員中,本科及以上學歷佔比已達18%,其中不乏海歸群體。
中澳之間最新新聞熱點,
👇 第一時間內容請點下方關注獲取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