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校長作為總設計師,要為學校定好戰略方向,一切為了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國際化人才。
本文原載於《留學》雜誌總第257期
文_劉煜
編_李嘉祺
太湖、評彈、崑曲、園林、蘇繡,提起蘇州,總是離不開山水風貌、文人雅趣。蘇州是一座傳統的城市,也是一座現代化的城市,這裡有著領先全國的高新科技、裝備製造等工業產業的強勁力量。20世紀90年代起,蘇州陸續設立開發區,謀求產業發展轉型之路。
1994年,中國與新加坡第一個政府合作專案蘇州工業園區建立。30年來,“開放創新,聚才成勢”的園區發展路線吸引了眾多海外歸國就業人才、領軍人才等高層次人才聚集於此。園區為區域乃至整個蘇州注入了強勁的發展動力,使得蘇州在全國城市GDP排行榜上穩居前十。
為滿足海歸人才子女接受國際化教育的需求,蘇州工業園區海歸人才子女學校(以下簡稱海歸子女學校)應運而生,這是全國首家為海歸人才子女、華裔華僑子女以及有意願接受國際化中國教育的學生而特別打造的學校。




海歸子女學校畢業生們(滑動檢視更多)
2024屆,海歸子女學校的35名畢業生成績斐然,共獲得190封來自世界各大名校的錄取通知:埃默裡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學院、多倫多大學、巴黎理工學院、倫敦藝術大學、伯克利音樂學院……
截至2024年12月12日,海歸子女學校2025屆畢業生已收穫來自世界各大名校的錄取或面邀近90枚:

蘇州工業園區海歸人才子女學校
11月的蘇州寒風初起,冬意漸濃。當筆者來到海歸子女學校時,孩子們早已換上秋裝,紅白相間的教學樓在秋葉的映襯下別具生機。清晰醒目的“根深中華創新國際”佇立在校園中央,映襯在藍天綠樹之下,操場上,孩子們三五成群,在陽光下盡情地玩耍。
“趁著暑假間隙,我們優化了校園建設,孩子們開學便感受到了學校嶄新的變化。”據車豔麗校長介紹,自2023年就任以來,她對海歸子女學校進行了多個方向的調整,同時對校園環境進行了“翻天覆地”的改造。嶄新的海歸子女學校承載著2000多個孩子的夢想,在這裡獲得知識,也在這裡為人生奠基……
01

從教書到人才培養,
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蛻變

“我註定會走教育這條路。”在回憶起自己的教育過往時,車豔麗這樣總結道。父母對她的影響是她選擇進入教育領域的主要原因,“我媽媽曾經是老師,爸爸是村裡的第一個大學生,我很自然地選擇了報考師範大學,並學習了英語教育專業。”自此之後,車豔麗一路攻讀了英語語言文學的研究生和教育管理學的博士。
研究生畢業後,她進入教育領域,第一份工作便是在江蘇科技大學國際學院負責中澳合作辦學專案和英語教學。2008年,江蘇科技大學張家港校區建成,車豔麗作為第一批派駐人員,一切從零開始,扛起了教師與管理人員的雙重重任。透過在國際學院一線參與合作辦學專案的歷練,車豔麗積累了紮實的國際教育經驗。2016年,車豔麗成為上海領科國際高中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一位學術校長。

蘇州工業園區海歸人才子女學校校長車豔麗
進入教育領域二十年來,車豔麗經常輾轉於蘇州和上海之間,在她面對職業生涯的每一個重大選擇時,都有家人的支援與理解,“我很幸運,有一個充滿包容、交流、理解和付出的家庭。我丈夫很尊重我的想法,有了他一路以來的支援和鼓勵,我才能安心做好工作。”每每提到家庭,外表雷厲風行的車豔麗眼神中透出了女性柔軟的光澤。
2018年,正值國際學校進入快速發展時期,資料顯示,該年內國內共新增了70所落成並開始招生和運營的國際化學校,其中僅上海就有10所。車豔麗選擇在這時離開領科,建立了上海阿德科特學校。
高中部聖誕
慶祝活動
01


小學部
趣味運動會
02
幼兒園圖書周
故事人物裝扮
03


高中部彩虹跑
Color Run
04
初中部
夏季演出
05

面對上海炙熱的教育環境,車豔麗勇敢地邁出了這一步,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馬不停蹄地完成了招聘教師和學校的課程設計等內容。可是,她並不滿足於現狀,在她心中,一直有一個全人教育、全面發展的校園框架,而要做到這樣的教育理念,就必須下沉到義務教育階段。
2023年,她與海歸子女學校結緣,在這所十五年一貫制國際學校,車豔麗感受到了實現自己抱負的可能性,“從一名大學教育工作者到管理者,再從國際高中的學術校長到創校校長,我愈發覺得完整的、有始有終的人才培養框架極為重要,海歸子女學校為我提供了實現這樣框架的土壤,讓我能更好地規劃學校發展。”
02

立足中華文明,
讓人生跳出卷面

國際學校在中國的發展已有40年,海歸子女學校在這之中算得上“年輕”。2016年,學校建立,2017年9月,迎來第一批學生。7年來,“根深中華創新國際”的定位從未動搖,培養國際化人才的腳步從未停歇,在車豔麗的帶領下,學校穩步向著“立志成為中國化國際教育典範”的願景邁進。

小學部冬日演出
車豔麗表示,學校是傳承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陣地。“一個傳承千年的文明一定擁有優秀的根基。我希望學生在培養一項體育愛好之餘,也學習一項中國傳統樂器,進而瞭解中華文化。這樣當他們在面向世界舞臺時,能將中華文明作為自己的主心骨,自豪地展現中華文化,解釋中華傳統,進而包容、理解其他文化。”
車豔麗認為,作為一所中國的國際化學校,學生們只有對中華文化產生認同感,才能在走向世界時不迷茫。為此,在小學階段,學校將愛國主義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納入德育活動和教學課程建設中,帶領學生深入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校園裡學生們種植的蔬菜
車豔麗認為,孩子們的發展潛力是無限的,他們的人生也應是有廣度的。好學校培養出來的是人才而不是做題機器。
因此學校既要對孩子有所期待和引導,也要尊重他們的人生。學校陪伴孩子的時間雖只是其人生的一小部分,但也是建立內驅力的重要階段。
海歸子女學校依據現代教育理念與培養目標,以IB的學習方法重新詮釋了中國傳統“六藝”,建立了CCA延伸課程框架。透過學術探索、藝術、體育、科創、中國傳統文化等近三百個豐富多彩的專案,學生們拓展了興趣愛好,提升了自身能力。鮮豔多彩的手工摺紙樂器、用植物拼制而成的畫作、植物園中茁壯成長的各式蔬菜、綠茵場上奔跑的身影……校園的每個角落都充滿著孩子們探索興趣愛好的痕跡。
03

“選‘有難度’的
十五年一貫制IB課程”

自擔任海歸子女學校校長以來,車豔麗致力於把學校打造成一個擁有幸福感的地方。
一進入學校大廳,筆者便注意到咖啡吧旁排起的長隊。對此,車豔麗解釋道:“高中部的學生們反饋考試季壓力很大,需要咖啡來緩解,考慮到中小學生不宜喝咖啡,目前這裡只對高中生開放。”作為校長的角色,
車豔麗強調聽取學生反饋的重要性,因為學生是學校一舉一動的直接感受者,只有重視、尊重學生的學校才能真正培養出人才。

校園中新設的咖啡一角
截至目前,車豔麗已經做了十年校長,這個角色很苦很累,需要承擔巨大的責任,她認為自己在做一件讓他人受益的事情,每當看到學生和老師的笑臉,她的成就感便油然而生。亦如校長信箱裡學生們傳遞的“校長你好棒”字條,讓車豔麗更加堅定地想要做好校長這個“學校首席服務官”。

陽光下盡情玩耍的孩子們
自就任校長一職以來,無論對外宣講,還是面對家委會的家長們,車豔麗始終強調幸福感的重要性,建立幸福的學習與生活氛圍,這不僅是對自己工作的正向反饋,也能實實在在感受到學生們的變化和成長。
從整體到區域性,車豔麗細緻入微,從新增校園文化建設、定製更具傳統文化特色的校服,到升級智慧化餐廳等等,正是因為校長的親力親為,才能肉眼可見孩子們的幸福感指數不斷提升。

海歸子女學校15年一貫制課程脈絡
課程方面,海歸人才子女學校選用了“有難度”的IB課程。據車豔麗介紹,相比其他國際化課程而言,IB課程以其獨特的教育理念、全面的課程體系和廣泛的國際認可度而聞名,需要學生具備較高的各類科目的整體學習能力,同時還要兼顧英文寫作、課外活動等各個方面。
目前,中國內地共有300所學校獲得IB課程授權,而獲得全學段認證的十五年一貫制IB學校僅有40所,海歸子女學校的稀缺性可見一斑。
“在2歲至18歲這段人生最需要塑形的學習過程中,透過對IB課程的系統學習,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能得到很好的鍛鍊。”車豔麗表示,IB課程讓學生不斷地在成長中積累經驗,知識延展能力得到提高,這對於日後申請海外大學非常有幫助。

海歸子女學校人才培養目標與育人路徑
2024屆,海歸子女學校的35名畢業生共獲得190封來自世界各大名校的錄取通知:埃默裡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學院、多倫多大學、巴黎理工學院、倫敦藝術大學、伯克利音樂學院……
透過在海歸子女學校的學習,孩子們走向世界,找到了學習的目標與方向。D同學是海歸子女學校畢業生中本科錄取臨床醫學的第一人,早在初中時他便確定了自己想讀醫學的信念,為了達成這一目標,他在升入高中的第一週便主動聯絡升學老師做醫學方向的升學規劃。努力不負眾望,今年他獲得了多所海外院校醫學院的offer,最終選擇進入香港大學醫學院內外科學習全科醫學專業,並獲得學校的全額獎學金。

海歸子女學校優秀畢業生
Z同學與化學的緣分,始於初中首次接觸球棍模型,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自主閱讀了很多課外書和科普影片。進入高中後,Z同學在STEM科目上表現突出,除了課堂知識穩紮穩打,Z同學還廣泛涉獵各種閱讀材料,其中不乏很多大學程度的化學書目和課程。
合理的規劃加上目標明確,Z同學積極投身化學競賽,不僅獲得了英國化學測評UKCHO全球金獎,還利用暑期赴劍橋大學參加夏校,進一步拓展了自己對於物理化學領域的認知。最近,Z同學收到了來自劍橋大學的面邀。
04

依託全域性視野,
打造差異化競爭

在與筆者交流的過程中,車豔麗不時被各部門的老師“呼喚”,對於這樣繁忙的工作節奏,她並沒有表現出異常。在她看來,民辦學校校長需要八面玲瓏,不僅要面對理事會、教育局和家長,還要負責市場招生,因為校長有責任讓學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良性迴圈。
據新學說資料顯示,中國目前有超過1000所民辦國際學校,人數上千的不到10%,超2000人的不到5%。在經歷了40年的發展後,國際學校變得更加規範化、體系化,也更注重中國課程與國際課程的融合。而隨著人口減少、出生率降低等問題的出現,民辦國際學校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深耕教育領域二十年,車豔麗發現,單純從管理層面來說,各個學校的同質化傾向明顯,唯有戰略層面的差異才能凸顯出學校的特色。她認為,學校的定位一定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與時俱進,要超越當下看全域性,讓學生的未來人生走得更遠,深入挖掘符合時代需求的教育方式,並不斷做出調整。

海歸子女學校2024-2025熊貓圖書獎
當筆者問及學校未來發展方向時,車豔麗給出了這樣的答案,“校長需要為學校規劃未來5到10年的戰略定位,可以預見的是,10年後,2000人規模的國際化學校會越來越少,而我們要做的是保證質量,讓學校的教學體系、教師成長體系、管理體系更深更紮實,這樣未來的發展才會更有力度。”
車豔麗相信,辦好一所學校,總是從好校長開始的,而一所學校的衰敗,往往就是從學校各職能部門關係的惡化開始的。海歸子女學校未來會向著小而精的頂尖國際化學校的目標邁進。而她也將竭盡所能,保持好奇心,運用自己多年來深耕教育領域的經驗來服務好學校,幫助每一位學生找到人生的熱愛與價值。
▲PS:截至2024 年8月,海歸人才子女學校有近400位教職員工,碩博士學歷老師佔比超60%,外教佔比30%;超50%的中方老師有海歸學歷背景;來自全球23個國家的外籍員工佔全校總人數的四分之一。(更多資訊請訪問學校官網: www.ocac-suzhou.com,或聯絡郵箱:[email protected])

入駐光明網、網易、騰訊、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各大平臺
聯絡我們
後臺私信聯絡留學君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絡電話:010-67071542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