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美學子】第2838期
9年國際視角精選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陳屹視線】教育·人文·名家文摘


馬航MH370起落架艙門殘骸被發現
或證明飛行員有犯罪意圖
文章來源: 國際觀察

據英國《泰晤士報》當地時間12月12日報道,馬航MH370失聯謎團的背後可能存在犯罪意圖。
調查人員25天前在馬達加斯加一戶漁民家中發現一塊MH370起落架艙門殘骸,殘骸上的切口表明當時飛行員在飛行終止前放下起落架,飛機可能是“故意且迅速墜毀的”。

吉布森和MH370起落架艙門殘骸
報道稱,這塊起落架艙門殘骸長32英寸(約81.28釐米),寬28英寸(71.12釐米),材質為碳纖維增強塑膠,帶蜂窩狀結構,與已經發現的MH370的其他機翼部件殘骸類似。
2017年3月,這塊艙門殘骸被衝到馬達加斯加安塞拉卡(Antsiraka)海岸,當地漁民塔塔利(Tataly)把它拾回家中,他的妻子拿這塊飛機殘骸當洗衣板使用。
上個月,自稱為馬航MH370殘骸搜尋者的美國人布萊恩·吉布森(Blaine Gibson)和英國工程師理查德·戈弗雷(Richard Godfrey)在塔塔利家中發現了這塊殘骸。
他們釋出的分析報告稱,這塊起落架艙門殘骸從內側到外側有四個幾乎平行、極其有力的穿透切口,這很有可能是由於飛機的發動機在撞擊時解體,從內到外穿透造成。
“無論造成切口的原因是什麼,碎片的切口從內部延伸到外部,這表明起落架在飛機撞擊時伸展開了。這反過來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即在飛行終止前,有一名活躍的飛行員(在操作)。”報告寫道。

起落架艙門殘骸上四條几乎平行的切口
吉布森和戈弗雷分析認為MH370是“故意且迅速墜毀的”。當飛機必須緊急在水面迫降時,飛行員通常不會放下起落架,因為凸出來的起落架會深入水中,破壞飛機與水面的接觸,並且增加飛機解體的風險。
MH370航班是一架波音777飛機,專家根據此前發現的殘骸分析認為,當時飛機襟翼並沒有展開,這說明MH370並非迫降,而是高速墜毀的。
當飛機撞向海面時,伸出的起落架會讓飛機立即解體,並且致使飛機快速下沉,極大縮短了倖存者逃生的時間。
“為了摧毀飛機而高速撞擊,再加上故意伸出的起落架讓飛機快速沉沒,這些都表明(肇事者)隱藏墜機證據的企圖。”分析報告寫道,“這是一名活躍的飛行員,他試圖確保飛機在撞擊後會儘快沉沒。”
戈弗雷在接受《泰晤士報》採訪時稱,這塊起落架艙門殘骸是“第一個表明MH370航班死亡背後可能存在犯罪意圖的物證”。

吉布森和發現MH370殘骸的漁民合影
至於“兇手”究竟是哪名飛行員是,目前尚無定論。
此前有報道稱,MH370神秘失蹤案,很有可能是機長扎哈里·艾哈邁德·沙阿(Zaharie Amad Shah)提前策劃、蓄意製造的空難。
調查人員曾在沙阿家裡找到一個客機機艙模擬器,對他的電腦硬碟分析顯示,沙阿曾提前模擬過MH370墜毀的航線。調查人員還稱,他的作案動機是因為即將與妻子離婚而產生的抑鬱症。
《泰晤士報》在報道中提及,僅憑這塊起落架艙門殘骸還不能完全斷定MH370空難是一場人為犯罪。
吉布森和戈弗雷二人的報告中假設只有飛行員才能放下起落架,一些專業人士對此表示質疑,因為如果飛機在飛行中發生結構性故障,部分起落架可以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情況下展開。

MH370機長沙阿 圖源:《泰晤士報》
2014年3月8日,從吉隆坡飛往北京的馬來西亞航空公司波音777-200、航班號為MH370的飛機從雷達螢幕上消失,機上有12名機組人員和227名乘客,包括152名中國遊客。
同年3月24日,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宣佈,該客機“終結”於南印度洋海域。
2015年1月29日,馬來西亞民航局宣佈MH370航班失事,推定所有人員遇難。
2017年1月,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和中國代表商定暫停搜尋。

喜歡就點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