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還比較有名的前南方週末記者寫了一篇《你們應認真反思並道歉》,閱讀1萬7。

說事發列車上的工作人員不認真學習專業知識,鐵路公安“更是不懂”,破窗是正常的應急處理。

後面再次明確指出,此事應該被批評的是鐵路方面,和批評乘客的鐵路公安。

還有一位媒體人也寫了一篇,閱讀4萬7。看標題也是一樣的意思,破窗是因為“快熱死了”,所以沒問題的。

兩名媒體人的發文時間,都比鐵路方面今天中午釋出情況說明的時間要早。他們在隔空認定破窗正確且必要的時候,鐵路方面一定也在翻遍所有規定,並一再向儘可能多的工作人員確認當時情況。
最後,鐵路面對這麼大的一條輿情,向社會給出的公開表態依然是“沒有達到馬上開啟車門和破窗應急預案的緊急程度”。然鵝,網上依然是一片罵聲。

當時不光有鐵路工作人員,也有乘警,他們對乘客的開門和破窗要求是不支援的。第一這樣做有不可控的風險,第二車廂內的風險並未不可控。
但是他們的意見沒有用,黑衣小夥真要砸時,沒有什麼意志能高於他的意志。

被人痛罵的列車員阻攔破窗,是心疼公家的玻璃嗎,破窗以後他還像黃繼光一樣用身體堵住破口,是想隔絕新鮮空氣嗎,都不是。
列車員和乘警肯定都知道,“鐵路兩邊無站臺,車門離地面一米五,夜間無照明”,加上人多更從眾,最怕的就是安全問題。
即便如此,仍然一個赤膊壯漢一再想要鑽出去,並呵斥拉住他的乘警說,“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下去出事了不找你們!”

這尼瑪還是跟前幾天另一件事情一樣,“不要試圖爭奪現場的解釋權”。即使列車員和乘警佔有的現場資訊和專業經驗,一定多於在場的普通民眾,更多於千千萬萬個網路觀察家,但是你的意見沒有用。
你在現場評估當時老大爺沒有到“危難”的程度,你在現場評估當時車廂內沒到開門破窗的程度,沒有用,解釋權在現場乘客那裡,在手機和電腦後的觀察家那裡,他們說緊急,那就是緊急。

當事人的感受那是最重要的,哪怕只有一個人,“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就是叫其他人閉嘴的意思。
媽媽帶娃逛商場,注意力不在孩子身上,一晃眼沒見了,操起滅火器直奔最近的黃金珠寶櫃檯打砸,據說這可以讓商場門全部迅速關閉,保安全體出動,跟悶熱之下破窗一樣,叫做緊急避險。






但是印度自有國情。工作人員和警察沒有現場解釋權的地方,也就是維護秩序者的意志可以忽略不計,當事人有急事就是真的緊急,當事人說難受就是真的難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