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設計類專業之間有哪些區別?選哪個更好?

綜合考慮行業發展前景、崗位就業待遇、職業穩定性等因素,建築空間類學科依然是藝術留學中最受歡迎的一類專業。
不過,廣義上的建築專業不止包括建築設計:景觀設計、城市設計、室內設計……都屬於該範疇。
但是這類專業的名稱五花八門,看上去似乎差別又不是很大,因此很多同學都在選專業時犯了難。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
建築留學常見專業之間的差別,幫你找到最適合你的那一個!
#
建築設計
M50 Winland Art 
建築設計當然是最常見的建築專業,開設院校眾多,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大學/學院的建築設計專業也不盡相同。
比如倫藝的建築設計專業開設於中央聖馬丁學院,該課程更多的是帶領學生思考在當代經濟社會環境下,建築可以在材料性、功能性、可持續性方面有哪些提升,以及其對環境的影響;
申請時也更看重CAD操作和建模能力,換句話說,重點還是在“設計”,只不過設計的物件是建築,
因此作品集的質量仍然是申請成功的重中之重。
相反,以巴斯大學為代表的綜合大學,認為建築設計是一門同時涉獵建築學、結構學、工程學、設計學的學科,
課程方面以“專案+理論”的模式為主,包括建築歷史研究、Studio實踐、小組專案、獨立專案等。
因此,申請者需要有足夠紮實的理工科背景,比如申請本科課程就必須有數學或物理的A-Level成績,並同時提供一門設計類課程的成績。
掃碼瞭解國外建築設計名校的詳細申請要求
#
室內設計
M50 Winland Art 
如果說景觀設計是最神秘的專業,室內設計就是最容易被誤解的專業,很多不瞭解的學生和家長都以為這個專業畢業就是去砸牆、刷牆、鋪地板的……
事實上,室內設計的研究範圍要比裝潢設計廣闊得多!
如同它的名字一樣,只要是建築內部,不管是大型商場、公共空間、機場車站等等,都是室內設計的範疇。
在國外,室內設計其實是一個備受追捧的專業,而且早已細化為了三個主要方向:
  • 狹義上的室內設計專注於空間利用率和美學的提升,創造出更多的室內環境來滿足功能性需求
  • 室內建築是站在建築的角度理解設計,更關注設計的功能性與結構的構建,如電力系統、水管裝置等
  • 室內空間設計的設計尺度更大,透過空間組織、室內設計以及微觀建築體系結構研究人與空間的關係
隨著室內設計的爆火,如今國外院校室內設計的申請數量也在與日俱增;
特別是有不少本科階段不是室內設計背景的同學,在申請碩士時也想跨專業申室內設計,競爭愈發激烈。
#
景觀設計
M50 Winland Art 
景觀設計堪稱藝術留學中“最神秘的專業”,很多人只覺得這是一個“跟樹打交道、規劃在哪種樹”的專業。
事實上,景觀設計同樣是一個很大的範疇,包含了景觀設施設計、公共藝術設計、景觀小品、園林設計、景觀建築等;
很多人印象中的“種樹的”景觀設計,實際上只是園林設計這一個分支而已。
真正的景觀設計是一個綜合學科,設計師不僅要了解場地規劃的邏輯,還要明白植物的生長習性、場地內地形地勢的走向、土壤/水溫/生態……都是影響景觀的重要因素。
而景觀設計師要做的,就是綜合以上這些要素,將現有場地打造成更適宜人類居住、多物種和諧共生的環境;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院校都直接開設“景觀建築”專業,將建築設計與景觀設計結合起來,便於以全域性的思維思考場地未來的發展。
國內的景觀設計學科研究尺度一般較小,但在國外,以景觀設計為基石發展出的城市設計與規劃專業卻風頭正盛,
這是一個關注城市規劃佈局、城市面貌、城鎮功能、城市公共空間利用的跨學科專業,
它的設計尺度非常大,旨在透過設計的手段,讓城市更好地服務於人類,需要處理一個街區、一個社群中,人與場所、自然與建築結構之間的關係。
#4 
環境設計
M50 Winland Art 
環境設計(又稱環境藝術、空間設計)很容易和室內設計混為一談。
雖然兩者的研究物件都是建築內部的空間,但室內設計更多的是考慮設計對人的功能性,比如空間利用率、居住舒適度等。
然而,環境空間設計不那麼強調功能性,而更重視體驗感,透過創造能夠產生互動行為的觸發點,讓人能在空間中獲得沉浸式的體驗感受。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空間設計師需要與建築師、藝術家,甚至是傢俱設計師、紡織品設計師跨界合作,力求在有限的空間裡發揮無限的想象。
另一方面,相比室內,空間設計更加註重環境敘事的重要性,利用空間來講故事,讓人更有代入感。
因此很多藝術展、書展、畫展等也都需要空間設計師與策展人共同探索使用者動線,提升展覽效率;
時尚品牌也經常邀請空間設計師對櫥窗和門店進行特別的設計,使商品的系列性和故事性更加突出。
那麼如果你也想學環境設計、空間設計、陳列設計等專業,作品集該如何準備?未來的職業方向該如何規劃?
掃碼諮詢藝術留學
免費領取

空間設計類優秀作品集拆解
設計專業學生求職方向解讀
#
舞臺設計
M50 Winland Art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同樣,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舞臺;即使是在同一個節目、同一場演出中,舞臺的設計也要根據劇情屬性進行相應的變化。
舞臺設計的本質是一種二次創作,需要設計師分析劇本、角色,來對3D場景或舞臺進行還原和調整。
在這一過程中,設計師需要與包括佈景、編劇、戲服、燈光、音效等工作人員不斷溝通,根據具體情況,調整舞臺的整體調性。
因此,對於“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想做什麼”的同學來講,舞臺設計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另外,舞臺設計對於想“跨專業申請研究生”的本科生也十分友好。
一般情況下,院校考官幾乎不會因為“跨專業”的屬性隨便發拒信,反而會很欣賞能夠同時兼備空間思維、藝術表現、舞臺表達的人才,為舞臺的設計提供新的思路。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舞臺設計專業的同學中,建築設計、室內設計、計算機、數字媒體、服裝、平面等背景的同學都屢見不鮮。
那麼哪些院校開設了舞臺設計專業?
其他建築類專業又該如何擇校?
作品集和文書該如何準備?
現在就掃碼新增 A*學長微信,
定製專屬你的空間設計專業升學方案!

👉 留學申請 / 作品集輔導 / 藝術實習
👉 Alevel/EPQ/GCSE課程提分
🍃 請
  🌱別忘了分享「推薦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