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遠行的張亞東,在機場被精準攔截了!

作者:大嘴房事
來源:大炮侃市
文章已獲授權
五月的香港國際機場,一位地產大佬的遠行計劃,在登機口前戛然而止。
多位訊息人士透露,綠城中國前董事會主席張亞東在辭職約兩個月後,上個月在香港國際機場被有關部門人員“精準攔截”。
據悉,張亞東當時正準備搭乘飛往加拿大的航班,其略顯“匆忙”的出國行程,讓有關部門決定提前“收網”——
看來,這趟航班他是註定登機不了。
今年57歲的張亞東,人生有近30年都在大連度過——讀書、工作,從科員一路幹到了大連市市委常委、統戰部長。
但2016年的有個變數讓其離開了體制內,這年11月,張亞東落選了大連市委常委,卸任統戰部部長一職。
這種落差之下,張亞東便想找個央企落腳了,在某位貴人的運作之下,去了當時要重組的中國城鄉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當董事總經理。
從正廳級的大連市委常委,到副廳級的央企二級單位中國城鄉幹總經理,這落差之大,懂的人都懂。
這一時期綠城雖然大股東換了人,但執掌綠城的還是宋衛平的嫡系曹舟南。曹舟南是一個完全站在綠城的角度,只考慮綠城利益的操盤手。
在曹舟南主政時期,中交除了名義上持股綠城之外,跟綠城的合作幾乎為零。
要知道中交不是專業的投資公司,入股綠城是帶著訴求的,希望能夠打通產業鏈,盤活基礎設施專案的投資與承建獲得一些土地資源。
在曹舟南眼裡,中交的那些專案不適合綠城投資,於是給擋了回去。
而彼時的宋衛平另起爐灶搞了藍城集團,也希望綠城能夠投一點,曹舟南認為藍城的那些小鎮和鄉村振興專案不切實際,也給擋了回去。
一個完全站在綠城的角度,只考慮綠城利益的操盤手,處理的手段不夠柔和,最終中交不喜歡,宋衛平也不喜歡。
就是在這種信任危機之下,曹舟南跟張亞東透露了風向。綠城一直在大連有專案,曹舟南與幹過大連市住建局局長的張亞東算是老熟人。
曹舟南看到屈身城鄉建設的張亞東,在想想自己的處境,於是他給張亞東丟擲了個橄欖枝,邀請張亞東過來綠城一起幹,能兄弟齊心,能夠抱團取暖
一邊是剛重組的城鄉建設集團,一邊是風光無限的千億房企,對於張亞東來說,這個選擇題太簡單了。
張亞東沒有遲疑,立馬運作,搖身一變去了綠城擔任黨委書記及執行總裁,3個月後,曹舟南掛印而去,張亞東順勢而上接任行政總裁。
曹舟南估計做夢都沒想到,自己邀請來的“好兄弟”,把自己擠掉了。
上任綠城總裁之後,張亞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跟中交搞了個千億級的大簽約。
2018年8月底,在杭州的黃龍飯店,綠城中國與中交下屬16個單位,簽訂了近30個專案協議,總金額2500億。
張亞東更高明之處在於,這場轟轟烈烈的簽約儀,他把中交體系內幾乎所有領導都請了過來,這番操作直接俘獲了領導的心。
至於這些簽約的專案,最終能否落地,操作是否可行,並不重要,但態度很重要,領導開心很重要。
面對宋衛平,張亞東同樣不惜讚美之詞,他回憶第一次與綠城的交集是這麼說的:
那是在2008年,宋衛平來大連考察,我遇到了這位房地產界宗師級別的人物。
宋衛平是綠城乃至整個地產行業的精神領袖,地位不可動搖。
顯然,宋衛平很受用這些溢美之詞,在張亞東接任綠城總裁時,宋衛平公開力挺:
綠城的總裁不好當,但我充分看好張亞東。
亞東是大連過來的,足球踢的好,以後綠城足球事業放在他手上也放心,之前是大連市副市長,主抓過城建工作,對房地產行業精通。
老宋說這番話的時候,張亞東僅僅來綠城兩個多月,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贏得宋衛平的認可,何其難哉。
擔任行政總裁不到一年,張亞東再次晉級,坐上了綠城中國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的寶座,並同時宣佈:
辭去在中交的所有身份!
綠城中國當時給出的解釋頗為“感人”:張亞東此舉是為了“淨化身份”,徹底告別體制內,成為一個“純粹的綠城人”,今後將“代表全體股東的利益”。
對許多人來說,“宇宙的盡頭是編制”,但張亞東卻為了綠城,彷彿把“宇宙的盡頭”都放棄了——這份“決心”,當時確實令人側目。
然而,多年後回頭再看,張亞東的“去體制化”操作,似乎也並非完全“大公無私”。
從其掌舵綠城的2018年算起,此後的六年半時間裡,綠城年報顯示:張亞東合計取得的酬金高達7114萬!這還沒算上每年約1000萬購股權和股份獎勵。
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來,皆為利往,他為綠城放棄了“宇宙盡頭”,綠城則慷慨地給了他一個“金燦燦的新世界”。
宋衛平、劉文生辭任、張亞東接任董事會主席,代表著綠城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混合所有制。
張亞東主動放棄體制內身份,人事與組織關係從中交轉至綠城,成為職業經理人。
在宋衛平眼裡,張亞東是衣缽傳人,在中交眼裡,他是自己人,在張亞東自己眼裡,綠城是自己的商業帝國。
上任後,張亞東徹底“放飛自我”後,代表全體股東利益的張亞東,對綠城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的“結構最佳化”和“人事洗牌”。
華潤、藍光背景的遲鋒掌管了綠城大本營浙江區域、萬科背景的王永彪接任了華南區域總經理,自己大連帶來的尚書臣接替了老綠城人郭曉明華南區域董事長的位置。
宋衛平舊將王俊峰被派去代建板塊綠城管理擔任行政總裁,張亞東兼任綠城管理董事長。
一番“乾坤大挪移”下來,綠城中國、綠城管理這兩家上市公司,被張亞東牢牢地攥在了手心。
為了讓自己具備更大的“自主權”,不受大股東中交的“掣肘”,張亞東甚至一度想引入新的戰略投資人來承接中交持有的股份。
張亞東的底氣來自於綠城中國二股東九龍倉的支援。
要知道,在中交剛入主綠城時,九龍倉曾與中交併列第一大股東,後是因為中交收購了個人股東羅釗明手上的4.62%股權,才成為單一大股東。
九龍倉一直以純粹的財務投資者自居,並無意親自下場操盤綠城。它的點頭,讓綠城董事會的天平微妙地傾斜了——大股東中交發現,自己竟然不能完全掌控這個“家”了!
一個管家想替主人當家,這關係想不“微妙”都難。
在此背景下,大股東中交在去年12月與二股東九龍倉進行了一次關鍵談判,代表中交出馬的正是現任綠城董事會主席劉成雲。
談判桌上,雙方立場鮮明,互不相讓,氣氛想必相當“熱烈”。最終,九龍倉選擇了讓步,而張亞東,則黯然出局。
張亞東公告辭任綠城中國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後僅僅一個月,綠城中國董秘也悄然變更——原董秘尚書臣辭職,隨後“失聯”。
尚書臣在進入綠城前,也是大連體制內的“老熟人”,曾擔任大連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離開前是大連金普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大連金石灘國家旅遊度假區管委會黨組書記、主任。
2019年張亞東晉升為綠城中國董事會主席後,尚書臣來到了綠城。
作為張亞東的“絕對嫡系”和“老搭檔”,尚書臣在綠城身兼數職:黨委委員、黨群辦主任、董秘、東北區域董事長、華南區域董事長、董事會辦主任、總裁辦主任。
尚書臣董秘崗位被取代後沒多久,綠城中國執行總裁、黨委書記的李森也傳出“失聯”的訊息了。
李森是跟隨張亞東一起,2019年從中交進入綠城的,他的履歷跟張亞東有很多相似之處。
李森最早在煤炭部、中組部,國家行政學院工作,後調任吉林省,擔任遼源市市委常委,副市長、宣傳部長、組織部長。
2017年李森離開體制進入央企系統,擔任北京聯合置業有限公司臨時黨委書記、副董事長,這家公司曾用名:中交房地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
憑藉著之前豐富的組織工作,李森進入中交系統後,陸續擔任中交監事會主席、黨委組織部長、人力資源部總經理。
2019年3月,李森被中交派往綠城中國,出任綠城中國執行總裁、黨委書記、負責黨群、戰略規劃等工作,位列經營班子。
有一種說法,李森去綠城,是張亞東點名要的將。
畢竟,兩位背景如此相似、經歷如此“同步”的“前體制精英”,想必有聊不完的“共同話題”,在構建“新世界”的道路上更容易“心意相通”。
從大連副市長到綠城掌舵人,張亞東用六年半時間完成了從體制內到商業巨擘的華麗轉身,也收穫了在體制內一輩子都難以企及的鉅額薪酬。
他一度以為自己能擺脫“宇宙的盡頭”,在綠城以雷霆手段構建屬於自己的商業帝國。
然而,當個人野心逾越了邊界,當違規操作觸碰了紅線,曾經的萬丈雄心,終究在機場閘口前戛然而止——通關失敗。
張亞東的失聯,尚書臣的悄然退場,李森的杳無音訊,連同其他一串熟悉名字的相繼“消失”,如同一塊塊多米諾骨牌接連倒下。
這已不僅是一家房企的權力更迭,更是一場席捲而來的國企反腐風暴的縮影。
它冷酷地提醒著,無論昔日位有多高、權有多重,在黨紀國法的利劍之下,任何試圖在灰色地帶構築的“新世界”,終將如沙堡般傾覆,徒留一地唏噓與警示。
風光無限處,亦是懸崖峭壁時。
編後話:眼下某“巨無霸”央企旗下地產一把手,已如坐針氈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