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費用覆蓋”?在加拿大牙科護理計劃(CDCP)推出後,不少合資格民眾都為這一福利感到振奮。然而,當他們真正走進牙科診所,卻發現這項看似“全額報銷”的計劃,並不意味著“完全免費”。隱藏在政策術語背後的,是模糊不清的規則、繁瑣的流程,以及一筆筆自己要掏腰包支付的“差額費用”。
“我以為是免費,結果連洗牙都負擔不起”
42歲的溫尼伯居民 Olesia Romaniuk 原本對聯邦牙科護理計劃充滿期待。作為一名依靠殘疾福利生活的人,她的牙齒因患有系統性紅斑狼瘡而極為脆弱,當她得知自己符合100%牙科治療費用覆蓋的資格時,激動不已。
然而,現實卻給了她當頭一棒。
她諮詢了幾家步行可達的牙科診所,得到的回覆幾乎一致:她仍需支付洗牙服務的部分費用,金額在35至60加元之間。對很多人來說,這不算一筆大錢,但對Romaniuk來說,卻幾乎是無法承受的負擔。
“我的年收入不到1.4萬加元,房租和賬單扣完後,每月只剩約200元,要支付食物、藥物和出行費用,就連洗一次衣服都要5塊。根本沒有多餘的錢看牙。”她無奈地表示,“這項計劃給了我希望,但其實什麼都沒真正解決。”
她認為政府有責任在宣傳時更清晰地說明:“到底哪些服務是真正100%覆蓋的?別再給人虛假的期望。”

理賠頻頻被拒,申請過程繁瑣無解
Romaniuk的經歷並非個例。全國多地牙醫和患者都表示,這項由聯邦政府主導、由Sun Life Financial負責理賠的牙科護理計劃,執行起來存在諸多漏洞與貓膩。
BC省69歲的 Mark Achbar 也親歷了這一點。2023年11月,他的牙醫為他提交了牙冠治療的理賠申請。但理賠並未順利透過,反而開啟了長達數月的“申請-補交材料-等待-被拒”迴圈。
在等待預先授權的同時,他不得不自費安裝臨時牙冠,並不斷更換,因為這些牙冠的壽命僅幾周。到了次年5月,也就是申請提交6個月後,Sun Life以“未滿足所有標準”為由駁回了他的理賠請求,卻從未說明具體原因。
“我現在牙冠還沒裝上,臨時牙冠換了5個,錢也花了不少,但沒人告訴我哪裡出了問題。”Achbar表示,他對此制度的透明度嚴重質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