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數,林志炫不冤

即將於1.5個月後迎來59歲生日的“準60老漢”林志炫,在自己的舒適區拿了個lan成績。
在《沒離開過》《煙花易冷》後,大眾對他的期待值拉滿,暗戳戳討論芒果搞事情的手段一如既往,發現“五旬老太守國門”好用,就興沖沖再推“準六旬老漢歷險記”。
沒想到,這次,老漢是,真!險!啊!
0.9%的偏差,說不清BENI到底是不是吃了小日子的虧。
潮哥請了3個平時不刷手機的觀眾來回顧林志炫的舞臺。
50歲的C女士聽了一半起身去廚房關火。
好聽嗎,潮哥問。
要糊鍋了。C女士答。
7歲的Z先生是黑悟空資淺玩家,對林志炫的衣服和髮型羨慕不已。
我能要一套嗎?Z先生問。
不能。潮哥答。
16歲的J女士自詡網際網路弄潮兒。
你怎麼看林志炫的初舞臺表現?潮哥問。
挺有意思,想整活沒整好唄。J女士答。
總體來看,據小樣本完全統計,這首《悟空》是真不好聽。
也許樂評人會帶著專業度來分析歌曲,但群眾就是隻帶耳朵聽歌。
這個有無數說辭和演繹的行業,對群眾來說,大道至簡,非黑即白,好聽就是好聽,不好聽就是不好聽。
沒有黏黏糊糊的模稜兩可。
在群眾幾乎壓倒性的一致意見下,業內人士的態度似乎更加多元。
林志炫自己在採訪中說:“如果只唱《單身情歌》,我依然是天后殺手,但音樂需要更鋒利的表達。”
換句話說:我正常唱大家還是弟弟,但是我就是想玩點不一樣的。
樂評人耳帝說:“這不是為流行服務的改良,而是以戲曲為母體的先鋒表達。”
換句話說:確實不好聽,但是勇氣可嘉。
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透露:“製作團隊曾建議簡化編曲,但他堅持保留戲曲元素。”
換句話說:大家都覺得不好聽,該勸也勸了,但是他不聽。
說法很多元,意見很一致。
這歌,是真不好聽,倒數,不虧。
那麼,從技術上分析,真是如此嗎?
編曲上不同於簡單的“國風+戲腔”,《悟空》(林志炫版,下同)將京劇的程式化表演(唸白、身段)與流行音樂的敘事邏輯深度融合。
“傳統樂器+電子合成器”的組合雖然一點不罕見,但這次的迷幻音效與嗩吶、鑼鼓等形成的對沖,勁兒是真大,特別是間奏部分,用失真吉他模仿京劇鑼鼓的節奏型,非常“賽博朋克版西遊記”。
給人一種很高階,但是聽不懂的震撼感。
唱功上“行走的CD機”沒啥好說的,副歌部分“咽音+真聲”的撕裂式唱腔,模擬京劇武生的爆發力,雖然有瑕疵,被部分群眾評價為“一口老痰”,但實話實說,是棒的,是可以吊打部分弟弟們的;
而在“金箍棒打碎靈霄殿”的戲謔段落,林志炫又切換至細膩的“小嗓”戲腔,大開大合到小鳴小放,戲劇感十足。
一句話概括,雖有瑕疵,唱功還在,編曲勁兒大。但是編曲這個鍋,似乎還得林志炫自己背,畢竟從頭到尾都有他的堅持。
但林志炫顯然對背鍋無所謂,從採訪中看,他玩得挺爽。
別人來《歌手》可能是想紅或者想翻紅,林志炫不一樣,他是真想唱。
唱什麼呢?
該唱的這幾年已經唱過。這麼好的舞臺,還是直播,他必須要唱點不一樣的,比如先鋒實驗性的《悟空》,不為包括觀眾在內的誰唱,只為自己想唱。
他的唱功已經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沒有人會因為一首《悟空》就說林志炫唱歌爛。
所以,林志炫跨過了向外求的階段,真正把《歌手》當做了向內求的平臺。
《歌手》可能是別人的跳板,但只會是林志炫的道場,他潛心修煉,尋求突破,外界紛紛擾擾與他無關,也許他的結局和心之所向,從來不是拿什麼冠軍,而是有朝一日步入虛空,真正封神
再說說林志炫被嘲“金剛鸚鵡”的妝造。
這點,他真的很冤。
五顏六色的上衣,其實是唐三彩石獅紋飾,用唐三彩石獅象徵《西遊記》中“玄奘取經”的盛唐氣象,有歷史,有深意,有意義。
略顯誇張的妝容,是戲曲裡的“吊梢眼”設計,這個設計一般用在京劇“淨角”的臉譜上,並不難看。
創意、內涵、細節,都是滿分的。
至於怪異……科切拉上的釘釘奶罩子,齊縫褲衩子,各路演唱會上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哪個拿到現實中不怪異?
如果妝造要成為評判甚至嘲笑歌手的一個點,那麼不妨多聽潮聽FM,我們爭取多出幾期無圖有聲版。(硬廣,有點好笑)
但毫無疑問的是,藉著墊底的林志炫,芒果贏麻了。
一場首發下來,林志炫自己爽了,觀眾討論度拉滿了,《歌手2025》的王者時代,似乎又要回來了。
三贏,不愧是芒果。
這雞賊又親民的姿態,把歌手哄得爽爽的,把群眾擺的高高的,也把流量玩的溜溜的。
至於林志炫自己,冤不冤的,您覺得他自己在乎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