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華盛頓四月的天兒說變就變,就跟特朗普的臉似的。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4月18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和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均表示有信心,美國和歐洲將能夠在美國暫停實施“對等關稅”90天內達成一項貿易協議。
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與梅洛尼會談後向媒體表示,他100%肯定美國最終會與歐洲達成一項貿易協議。
報道稱,這是特朗普自宣佈“對等關稅”措施以來,對與各國的貿易談判最具信心的講話。

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堪稱21世紀最直白的貿易霸凌,像對歐盟鋼鋁汽車徵收25%關稅,其他商品加徵更廣泛關稅,這哪裡是“對等”呢?不過特朗普善於把這種打法,包裝成貿易逆差“受害者敘事”。
此外,特朗普深諳“交易的藝術”:先掄起大棒再遞橄欖枝。
美國暫停90天關稅,看似給歐洲留了活路,實則將歐盟逼入“囚徒困境”:要麼接受美方開出的“公平協議”,要麼承受產業鏈崩裂的風險。
這種策略對歐洲政客尤其奏效——德國汽車商的工廠不能停工,法國葡萄酒農的葡萄藤不能枯死,義大利總理的民意支援率更不能崩盤。
這不,前腳特朗普剛對各國撂完狠話,後腳義大利女總理梅洛尼就跑到白宮談笑風生,嚷嚷著整個歐洲要和美國“做買賣”。

可以說,特朗普的交易戰術對歐洲起了作用。
丟擲90天緩衝期,就像在賭桌上亮出底牌時故意露出半截紅心A——既威懾歐洲各國不得輕舉妄動,又給談判桌上留足討價還價的餘地。
這種“懸崖邊緣策略”,倒讓人想起拉斯維加斯賭場裡那些永遠在倒數“最後五分鐘”的促銷把戲。
梅洛尼憑啥成了“白宮紅人”?
要說這義大利女總理也是個人物,在歐盟大佬裡獨得特朗普“恩寵”。今年1月就職典禮,27個歐盟國家就她拿到VIP入場券,這待遇堪比親閨女。
這位義大利右翼總理深諳“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叢林法則。當馬克龍高舉“歐洲戰略自主”大旗,朔爾茨困於俄烏泥潭時,梅洛尼選擇擁抱特朗普的民粹主義浪潮。
她的策略堪稱“精準投餵”特朗普:大談反對“覺醒文化”、捍衛西方傳統,把關稅談判包裝成“文明保衛戰”;承諾義大利未來十年對美投資100億美元,主動增加液化天然氣進口;將烏克蘭和平程序與美歐關稅掛鉤,暗示“不聽話的歐洲將失去美國保護”。

德國人急得跳腳,25%的汽車稅要是真落地,大眾集團每年得多掏50億歐元,夠建十個新工廠了。法國人抱著紅酒桶發愁,波爾多的酒莊老闆們已經在琢磨往白宮送樣品了。東歐小國更慌神,生怕美國拿駐軍經費當談判籌碼。

最絕的是特朗普的“區別對待”!跟梅洛尼稱兄道弟,對馬克龍愛搭不理,把默茨當空氣。
這分明是要把歐盟攪和散架。歐盟主席馮德萊恩現在估計天天吃降壓藥,生怕哪天醒來聯盟在自己手裡變“散裝歐洲”。
特朗普嘴上喊著“100%能成”,心裡的小九九打得噼啪響。與其說是戰略定力,不如說是心理戰的標準話術。
這位深諳真人秀表演精髓的總統,顯然在復刻當年《學徒》節目的經典套路——用絕對肯定的語氣製造既成事實的幻覺。
但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沉默、德國默茨的欲言又止,都在暗示大西洋兩岸的認知鴻溝。

現實困境在於:美國想要的是農產品全面准入+數字稅豁免+能源優先採購的“霸王套餐”,歐盟盤算的則是鋼鋁關稅豁免+科技合作+氣候補償的“特惠組合”。
雙方訴求的錯位程度,堪比義大利濃縮咖啡碰上了美式超大杯。
眼尖的人發現,特朗普特意說要“去義大利見歐盟代表”,這把操作騷得很。
好比你家請客,偏要去鄰居家擺席,明擺著噁心布魯塞爾那幫官僚。梅洛尼倒是樂得當東道主,既能給國內掙面子,還能順帶推銷點義大利商品。
就如梅洛尼對特朗普說的:你是商人你懂的……

更深的門道在於,美國盤算著用貿易協議換歐洲對烏克蘭的軍援,用市場準入逼著歐盟跟中國科技脫鉤。這買賣要是做成,相當於用義大利披薩換了德國坦克,裡外裡都是美國賺。
看著特朗普和梅洛尼在白宮談笑風生,不知道的還以為在拍《教父》續集。一個揮舞關稅大棒收保護費,一個藉著右翼情誼討價還價,把國際貿易整得跟黑幫談判似的。
這場大戲演到最後,究竟是美國賺得盆滿缽滿,還是歐洲守住底線,咱們就等著看90天后的“最終報價”吧。
反正按懂王的脾氣,談不攏?再加25%的稅唄!
圖片源自網路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揭 秘|探 討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揭 秘|探 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