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等三年,蘋果終於釋出新CarPlay!功能拉滿,但你需要一輛阿斯頓·馬丁

CarPlay
新時代
時光倒回至 2022 年的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那一夜,蘋果不僅為 Mac、iPhone 和 Apple Watch 在軟體層面帶來了一輪革新,還向全球展示了他們對於下一代 CarPlay 的宏大構想:
它不再滿足於 iPhone 的簡單對映,而是致力於深度整合從儀表到中控的每一塊螢幕,成為整車數字體驗的核心。
當時,這一幾乎要重塑汽車座艙的計劃,伴隨著一系列車企合作伙伴的初步亮相,確實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一個由 iPhone 賦能,兼具蘋果設計理念與汽車品牌特性的智慧駕駛空間,似乎已在前方。
然而,這份令人振奮的規劃在隨後的兩年多時間裡,具體的進展和詳盡的落地細節卻顯得有些遲緩。最初公佈的合作意向和大致時間表,在市場的耐心等待中似乎經歷了一些調整。業界和使用者都在密切關注,蘋果會如何將這一先進的車載互動理念付諸實踐——
直到三年後的今天。
今晚,被正式命名為「CarPlay Ultra」的新一代車載系統終於登場。這是蘋果在放棄整車製造專案後,在汽車領域的重要一步。它不僅體現了蘋果對於未來出行場景的思考,同時也是 iPhone 的強大能力與出行體驗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度結合。
你的 iPhone,真正成為了你的車機
在 CarPlay Ultra 上,蘋果實現了它們的宏大目標:
在目之所及的每一塊螢幕上,蘋果都提供了統一、連貫且高度智慧化的互動體驗。iPhone 強大的運算能力、豐富的生態服務與汽車的行駛資料、控制功能前所未有地交織在一起。
CarPlay 真正變成了一個「車機」。
這種深度整合首先體現在對駕駛員前方儀表盤的全面革新。
以往相對固定的車速、轉速、油量/電量等關鍵行駛資訊,如今可以透過 CarPlay Ultra,以蘋果標誌性的細膩觀感呈現給駕駛員。更重要的是,這些資訊能夠與來自 iPhone 的導航指令、媒體播放狀態,以及來自車輛本身的駕駛輔助系統提示、胎壓監測等資料即時融合顯示。
這不僅僅是介面的美化,更是互動邏輯的重塑。儀表盤不再是一個獨立的資訊單元,而是與車載資訊娛樂系統共同構成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數字駕駛艙,一個由 iPhone 驅動的功能顯示系統。
隨之而來的,是對車輛控制權限的顯著擴充套件,這也是 CarPlay Ultra 與前代產品劃清界限的關鍵所在。
如果說過去的 CarPlay 主要聚焦於資訊娛樂和導航輔助,那麼 CarPlay Ultra 則大膽地將控制能力延伸至車輛的核心功能層面。
無論是空調的溫度與風向調節、座椅的加熱與通風、收音機的調頻與預設,還是車內氛圍燈的色彩與亮度,甚至是特定車型的音響均衡器調校、駕駛模式選擇、全景影像的呼叫等以往必須在車機中才能完成的複雜操作,如今都可以透過 CarPlay Ultra 的介面直觀控制。
使用者可以透過觸控屏、車輛適配的物理按鍵,或是功能得到增強的 Siri 語音助手來完成這些指令。這無疑解決了以往 CarPlay 的一大痛點——在調整車輛基本設定時,不得不退出當前應用返回原車系統。
而語音助手 Siri,也從一個輔助性的資訊查詢與媒體控制的工具,進化為能夠理解並執行復雜車輛控制指令的智慧中樞。
在個性化與定製化體驗方面,CarPlay Ultra 展現了前所未有的靈活性。
一方面,蘋果與汽車製造商的設計團隊進行了前置的深度合作,共同為不同品牌的車型量身打造具有高度品牌辨識度的專屬主題介面。這意味著,使用者在享受 CarPlay Ultra 流暢體驗的同時,依然能夠感受到品牌格調與設計傳承,避免了千篇一律的同質化觀感。
另一方面,CarPlay Ultra 也賦予了駕駛者極大的個性化空間。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細緻調整儀表盤的顯示風格和主題色彩。
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在中控螢幕或儀表盤上自由組合由 iPhone 驅動的動態小元件,用以顯示行程資訊、平均能耗、日曆事件、天氣預報等實用資訊。
這種「車廠定製」與「使用者個性化」的深度結合,是 CarPlay Ultra 致力於提供「千車千面」體驗的核心體現。
在諸多使用者體驗的細節打磨上,CarPlay Ultra 也體現了蘋果一貫的專注。
例如,在與首發合作伙伴阿斯頓·馬丁的共同演示中,系統在車輛點火後即時啟動,並無縫接管螢幕的流暢表現,讓 CarPlay Ultra 給人的感覺更像是車輛與生俱來的原生作業系統,而非一個需要額外載入和等待的應用程式。
更重要的是,所有這一切革新,都構建在蘋果使用者早已熟悉並信賴的簡潔直觀、易於上手的互動邏輯和優雅細膩的視覺美學之上。
從更深層次的戰略視角觀察,CarPlay Ultra 無疑是蘋果意圖進一步鞏固其強大生態系統、提升使用者長期忠誠度的關鍵一步。它將 iPhone 這一核心智慧終端的處理能力和豐富的應用程式生態,無縫且深度地拓展至汽車這一日益重要的移動生活與工作空間。
iPhone 使用者喜歡 CarPlay,它改變了人們與汽車的連線方式。透過 CarPlay Ultra 和汽車製造商,我們正在重新構件車內體驗,使其更加統一和一致。
蘋果全球產品營銷副總裁鮑勃・博切斯(Bob Borcher)表示,新一代 CarPlay 為駕駛員提供了一種更智慧、更安全的方式,來在車內使用 iPhone。
我們很高興能夠與阿斯頓・馬丁合作推出 CarPlay Ultra ,而這僅僅是個開始,還有更多的汽車品牌將陸續跟進。
對於全球數以億計的 iPhone 使用者而言,當他們的座駕也如同 Mac、iPad、Apple Watch 一樣,成為蘋果生態系統中一個數據互通、體驗高度協同的「裝置」時,其對整個生態的依賴和品牌歸屬感無疑將得到進一步強化。
CarPlay Ultra 的意義,已遠不止於提升駕駛過程中的便捷與樂趣,它更關乎蘋果如何將其全方位的數字生活服務,無縫嵌入到使用者的每一個核心應用場景之中。
蘋果智慧座艙的「中國式考驗」
儘管 CarPlay Ultra 憑藉其深度整合的理念和一系列創新功能,展現了蘋果重塑車載體驗的決心與實力,然而,當我們將目光聚焦到中國這個全球規模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競爭也最為激烈的汽車市場時,情況則變得複雜許多。
在這裡,CarPlay Ultra 所要面對的,可能遠不止技術層面的迭代升級,更是對整個市場環境、使用者習慣以及本土產業力量的艱難適應。
首先必須認識到的是,中國汽車市場,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領域,在過去幾年間已經經歷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革。本土汽車品牌憑藉在電動化、智慧化上的迅猛發力,不僅快速崛起,更在智慧座艙這一核心競爭領域,形成了強大的先發優勢和使用者壁壘。
如今,「軟體定義汽車」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並且被中國汽車品牌積極地付諸實踐。在這片獨特的土壤上,中國本土的智慧座艙系統已經進化到了一個相當成熟和強大的階段。
無論是華為的鴻蒙座艙、小米的澎湃 OS「人車家全生態」,還是蔚來的 NIO OS、小鵬的 Xmart OS、理想的星環 OS,這些由主機廠或科技巨頭主導研發的系統,早已不是簡單的「車載娛樂系統」,它們在功能豐富性、人機互動的智慧化與流暢度,乃至整個應用生態的構建上,都展現出極強的競爭力。
這些本土智慧座艙,恰恰是 CarPlay Ultra 在中國市場必然遭遇的巨大挑戰。
人們或許早已習慣用「小藝小藝」、「理想同學」、「嗨,Nomi!」作為開場白,相比之下,「Hey Siri」是那麼的陌生。
在這樣的使用者心智模型面前,CarPlay Ultra 若想突圍,僅僅帶來體驗上的「革新」或許還不夠,它必須提供一個遠超現有選擇、真正觸動痛點或帶來顛覆性價值的「殺手級」理由,才有可能讓使用者在眾多成熟的本土方案之外,將其視作主要乃至首選的車內互動介面。
車企們的戰略考量更是加劇了這一趨勢。
對於將智慧化作為核心賣點和未來增長引擎的中國車企而言,智慧座艙是它們塑造品牌差異化、直接連線使用者、沉澱資料資產以及探索後續服務模式的「靈魂」所在。它們投入巨資研發自有系統,正是為了將這一核心陣地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這樣的背景下,它們是否有足夠的動力和意願,去適配和推廣一個可能會削弱自身品牌獨特性的第三方系統?這無疑要被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理想汽車星環 OS 系統架構
更值得深思的是,即便蘋果在中國市場依然擁有 iPhone 這一龐大的使用者基數作為潛在的引流優勢,這種強大的「手機品牌光環」能否等量、有效地轉化為使用者對 CarPlay Ultra 的實際偏好,也充滿了不確定性。
畢竟,汽車作為一個相對獨立且決策鏈條更長的消費品,其座艙內的智慧化體驗已然成為了購車時的核心考量因素之一。
在這個特定場景下,使用者往往更看重實際的功能滿足度、操作的便捷性以及系統對本土需求的理解程度。如果車輛原有的智慧化水平已經足夠高,並且在諸多方面都更「懂」中國使用者,那麼使用者對於手機品牌的忠誠度,在選擇車載系統時的權重就可能會相應下降。
理想同學的全新形象
毫無疑問,CarPlay Ultra 在中國市場的前景難言平坦。蘋果若想有所作為,可能需要付出遠超以往的本土化努力,探索更為靈活、更能賦能車企而非取代車企的合作模式,或者聚焦於那些對蘋果生態有著極高忠誠度的細分使用者群體。
否則,面對中國本土智慧座艙的迅猛發展和持續創新,CarPlay Ultra 即便在全球市場光芒四射,在中國這片特殊的土壤上,其市場空間和影響力也可能會面臨持續萎縮的風險。
畢竟,如今的中國汽車市場,正以其自身獨特的節奏和邏輯,定義著屬於自己的智慧化未來。
文 | 李華
我們正在招募夥伴
📮 簡歷投遞郵箱[email protected]
✉️ 郵件標題「姓名 + 崗位名稱」(請隨簡歷附上專案 / 作品或相關連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