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碼農!恐成中美“競賽”犧牲品

北美Tech裁員,hire freeze加劇,外籍人員在美國找工作及拿綠卡的難度不斷增加,於是一部分苦等排期或失業後找不到工作的華人碼農開始思考:是繼續留在美國還回國發展?
每當提及回國話題,華人群體中總會有兩極化的聲音發出。支持者如Alan,他直言:作為一個在美國生活了近20年的人,現在即便是有人付錢給我,我也不願意繼續在美國生活。反對者則稱,在美國都混不好,回國更是要玩完……

  灣區【華人碼農】求職交流群 
集合“IT精英”,打造北美碼農人脈網,求職最新訊息、內推名額、公司H1B/綠卡、WLB大廠推薦、內部資源……
掃碼回覆【碼農】即刻進群,掌握第一手資訊~
美國job market“中國化”!留美華人怎麼選
前些年國人尤其是碼農一股腦湧向美國,為的是高水平的生活質量和自由創新的生活環境。畢竟以往中國和copy怪、規矩多、沒人權等負面印象緊密相連;就業市場更是聲名狼藉,996,007接踵而至,中國企業文化所到之處都是罵聲一片,比如美國著名血汗工廠TikTok。
如今,一邊倒的形勢有所轉變,不少已經歸國的華人稱:在國內生活也沒有想得那麼糟糕Billy是一位在美國待了15年的碼農,今年年中回國後,他表示在國內躺平養老是真的不錯,如果沒啥賺大錢的志向,在國內也許更開心。
但就業難及工作強度大依舊是國內的一大問題,Bliiy透露:國內很多P8,P9對十幾萬,二十幾萬的工作趨之若鶩,大廠普遍沒啥年紀大的人,技術人員日常加班到晚十點並非危言聳聽。
然而隨著美國就業市場寒潮加劇,裁員、薪資福利削減、崗位外遷、強制RTO、PIP等逐漸成為北美大廠主流文化,以亞麻、TikTok、Meta為中心,類似於國內“996”的加班文化更是不斷擴散至美國公司。不少打工人直呼:美國企業也開始走向“中國化”了!

最近,25歲的Henry在社交平臺發帖稱:美國企業正在摧毀我的靈魂並毀掉我的生活。據他描述,在公司工作的3年裡自己就像一個機器人,無休止的工作讓其身心俱疲……

目前而言,美國就業市場對於STEM移民不再分外友好,碼農也不再是香餑餑。但對比國內,碼農在美國奮鬥依舊更容易積累財富。Levels.fyi最新資料顯示,美國舊金山程式設計師的平均年薪高達$24.9w,中國北京程式設計師的平均年薪只有$9w。
實在留不下來怎麼辦?Tech寒冬期,NG和Junior碼農找工難度飆升,又加上素有“NG收留地”之稱的TikTok有可能撤離美國,一大批CS留學生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就業環境。

於是一些在美華人轉換思路,選擇潤到歐洲、加拿大、紐西蘭等移民難度較低的國家和地區。既不用回國體驗996,又解決了身份危機,加入外籍後還能重新回到美國等H1B。

中美碼農面試大不同!這些規則提前知
這些年來,國內的企業一直被詬病缺乏創新與活力,然而從技術員工面試流程上來說,大部分人認為美國碼農的面試更顯“教條化”
由於崗位可替代性強,美國碼農面試嚴格遵循一套以演算法題為核心,系統設計、BQ、專案等為輔助的標準化面試流程。

“谷歌SDE面試流程”
在美國大廠和國內大廠都面試過的Bella總結稱,美國碼農面試非常標準化,靠刷題刷面經,背系統設計例項基本就能過,國內碼農面試雖然重點考八股,但只靠死記硬背很難過關。

針對美國酷愛透過考演算法題篩選求職者的做法,有網友銳評:中國招碼農是為了找能幹活的牛馬,美國招碼農完全是為了壟斷人才。
美國大廠的用人策略是找幾個頂級大牛完成架構,然後再招一大堆普通SDE堆業務邏輯,堆程式碼,不需要普通員工有多高水平。
美國碼農能拿高薪是因為背靠好平臺,並不是因為自己多牛,一部分本來能很牛的打螺絲也打廢了。
秉承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則,美國企業尤其是大廠酷愛考leetcode,為的就是篩選出學習能力強的“聰明人”。也正因如此,美國碼農的面試bar受行情影響非常大,每家公司都在想方設法招走市場上他們看來最拔尖的人才,而非最適合他們的人。
被這種面試模式“馴化”後,不少華人碼農反映無法適應國內的面試。被北美大廠裁員後回國找工作的Liam分享道:面了幾個國內公司全掛,已經emo了,勸想回國找工作的碼農還是慎重一些吧!
《保offer北美直通車》計劃
課程亮點:
  • FAANG面試官陪你拿到offer為止
  • 可上九章所有課程+ 大廠老司機1V1求職路徑規劃
掃碼回覆關鍵詞【直通車】即可預約時間!

戳原文,立即報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