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02
把腦子裝進晶片,就行了?
02



03
IBM的晶片,什麼水平?
03
-
單個TruNorth晶片包含4096個計算核心,可以實現神經突觸和神經元排列的動態對映。IBM TrueNorth系統的一個吸引人的功能是,單個晶片由54億個電晶體組成,僅消耗70mW的功率密度,僅佔傳統計算單元的1/10000; -
NorthPole採用12nm節點工藝製造,在800平方毫米內集成了220億個電晶體,有256個核心,在8位精度下,每個核心每個週期可執行2048次運算;在4位和2位精度下,運算次數有可能分別增加一倍和四倍。執行基於人工智慧驅動的影像識別演算法速度是目前市場上同類晶片的22倍,能效是同類晶片的25倍。在不使用最先進工藝的情況下,NorthPole晶片能耗是使用最先進技術的人工智慧晶片的1/5。總體而言,NorthPole的速度大約是TrueNorth的4000倍。


04
國內開始研究類腦晶片了嗎?
04

-
清華大學2015年開發的第一代天機芯採用110nm工藝,2017年,第二代天機芯開始取得先進成果,基於28nm工藝製成,由156個功能核心FCore組成,包含約4萬個神經元和1000萬個突觸。相比第一代,密度提升20%,速度提高至少10倍,頻寬提高至少100倍,此外,清華大學還自主研發了軟體工具鏈,支援從深度學習框架到天機芯的自動對映和編譯。根據清華大學的計劃,下一代天機芯將是14nm或更先進的工藝,且功能會強大更多; -
浙江大學聯合之江實驗室共同研製的類腦計算機,其神經元數量與小鼠大腦神經元數量規模相當。該計算機包含792顆達爾文2代晶片,支援1.2億個脈衝神經元、720億個神經突觸,而其典型執行功耗僅為350W~500W; -
2020年10月,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張悠慧團隊精儀系施路平團隊與合作者在《自然》(Nature)雜誌發文首次提出“類腦計算完備性”以及軟硬體去耦合的類腦計算系統層次結構; -
2023年9月,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尤海航研究員和唐光明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團隊研製了超導神經形態處理器原型晶片“蘇軾(SUSHI)”,它是一款基於超導單磁通量子(SFQ)電路的超導計算晶片; -
2023年10月,由中科南京智慧技術研究院自主研發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國際一流的類腦超級計算機服務正式啟用,它已實現5億神經元2500億突觸智慧規模,較現有計算系統能效提升10倍以上,核心晶片自主可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