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投資5億的癌症中心,卻空無一人,患者被迫海外求醫

希望早日啟用
日,澳洲許多家庭正在呼籲政府資助一種先進的癌症治療——質子束治療(Proton Beam Therapy),
因為目前澳洲尚未引進相關裝置,患者不得不遠赴美國接受治療,花費高達數十萬澳元。
“聽到孩子得了腦癌已經很難接受了,得知正確的治療只能去國外,更是讓人崩潰。” Robbie Marchmont這樣說道。
他和妻子Beth帶著5歲的兒子Ted前往美國佛羅里達州的Jacksonville,接受質子束治療。
這種療法相比傳統放療,能夠精準打擊癌細胞,同時儘量減少對周圍神經的損傷。
尤其對於兒童患者,生存率高達90%以上。然而,澳洲目前並沒有質子束治療裝置。
Beth表示,澳洲在癌症治療方面的落後讓他們感到無奈:“很多國家已經普及了這項治療,我們的孩子也應該得到最好的醫療。
目前,Marchmont一家已經透過眾籌募集到超過30萬澳元,用於支付治療費用。
但他們看到的更多是,那些無法承擔昂貴費用的家庭,被迫陷入債務,只為讓孩子有生的希望。
其實,澳洲早在2017年就撥款7000萬澳元,在南澳阿德萊德建立了全國首個質子治療中心——Australian Bragg Centre for Proton Therapy and Research整體專案投資高達5億澳元
然而,原定供應裝置的美國公司ProTom International因資金問題,未能履行合同,導致至今仍未啟用
南澳州政府在今年取消了該合同,但何時能重新採購裝置仍然未知。
面對疑問,南澳衛生部長Chris Picton的回應是:“我們正在努力尋找解決方案。”
聯邦衛生部長也表示正在與各州合作,爭取儘快讓質子束治療在澳洲落地。
但時間在流逝,患者卻等不起了,Ted不是唯一一個需要出國治療的孩子。
西澳的Shannon O’Mahony和David Kelly夫婦,也面臨著類似的困境。他們4個月大的寶寶Cruz去年聖誕節被確診為腦瘤。
“我們本來只是覺得他有點發呆,後來才發現那其實是癲癇。” Shannon回憶道。
CT掃描後,醫生確認Cruz的腦部有一個巨大且極具侵襲性的腫瘤。
在經歷了數輪化療和手術後,他們別無選擇,只能帶著寶寶去美國接受質子束治療。
他們在GoFundMe上發起募捐,希望能夠籌到足夠的費用。
“唯一支撐我們的信念,就是等Cruz康復後,我們能一起創造更多美好的回憶。” Shannon說。
然而,並不是每個家庭都有能力承擔這筆天價費用。
在澳洲,患者可以申請聯邦政府的資助計劃,但這需要繁瑣的審批流程,並且遠遠無法覆蓋所有費用。
面對質子束治療中心遲遲無法投入使用,許多澳洲人不禁質疑:我們的政府真的在全力支援癌症患者嗎?
如今,昂貴的跨國求醫之旅仍在繼續,而那個價值5億澳元、被寄予厚望的治療中心,卻依舊空無一人。
來源:7 News
 閒話澳洲 
華人學生在澳怎麼成為醫生
在澳洲,學醫的途徑究竟是怎樣的?學醫的隱藏門檻又有哪些?這期我們和澳洲國家級專家 Dr. Katie Allen 聊一聊,揭秘澳洲的“學醫之路”。她在墨爾本頂級的皇家兒童醫院做醫生25年,她給了澳洲華人學生一些中肯的建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