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 by unplash
最近,不少留學生髮現自己的學歷認證證書上出現了一些新標註,像 “未全程在境外學習”“彈性學期制” 等等,這些標註一齣現,狠狠製造了一波焦慮。“這會不會讓人覺得我是‘水’留學生呀?”“學歷含金量是不是變低了?”“找工作會不會受影響?” 別急,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聊聊這些新標註,解開大家心中的疑惑!
網上認證申請教程請檢視往期:不認證=留學白讀?留服認證全流程貼請收下
面對大家的種種擔憂,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透過官方郵件給出了明確答覆:這類標註只是對真實學習過程的寫實性描述,不會影響學歷本身的真實性和認可度 。
這些新標註恰恰體現了留學教育的靈活性,是對留學生因特殊原因或創新教育模式而產生的不同學習經歷的反映。
比如說,在疫情期間,很多同學沒辦法,只能在國內遠端學習,新標註就是為了如實記錄這段學習歷程,好讓用人單位和教育機構能更準確地評估大家的能力 。
未全程在境外學習
這個標註主要是針對那些因為不可抗力因素,比如疫情,導致學習地點發生變更的留學生。簡單來說,就是有些同學在國內透過遠端學習完成了部分課程。
目前,菲律賓、新加坡、泰國等亞洲國家的學歷認證體系已經採用了這個標註,它能讓評估機構更全面地瞭解留學生的學習經歷。
彈性學期制
彈性學期制是一種很靈活的課程安排方式,在韓國等國家的高校比較常見。它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學習進度和週期,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既能幫助大家平衡學業和生活,還能讓同學們按照自己的興趣和職業規劃定製專屬學習路徑。
含境內研究經歷
如果你在國外接受教育的同時,還在國內進行了深入研究或學習,比如參加雙學位專案、跨國聯合研究或者國內科研實習,那麼你的學歷認證證書上就可能會出現 “含境內研究經歷” 的標註。
在外學習時間短於學制要求
要是因為健康問題、家庭狀況、簽證延誤等特殊原因,導致你在國外的學習時間沒有達到課程要求,就可能會被標註 “學習時間短於學制要求”。
不過別慌,只要你能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你在國外的學習成果和國內課程質量符合標準,依然可以獲得學歷認證機構的認可 。
2024年12月新政明確11種"不予受理"情形(詳見圖表),但收到通知單≠永久拒認!只要院校正規、課程合規,仍可重新申請(需再次繳費)。

photo from https://zwfwbl.cscse.edu.cn
特別提醒:2023春季學期後純網課學歷不再認證!
專業領域不一致怎麼辦?
因為不同地區教育系統和專業名稱各不相同,留服認證採用專業名稱直譯的方式。比如 TESOL 就固定翻譯為 “對外英語教學”。
留服中心會根據學位證書對專業領域進行寫實性描述,但不會對其與國內學科門類的對應關係進行認證。如果是考公考編,同學們可以在認證結果出具之日起 12 個月內申請複核,讓專業領域的表述更符合國內要求 。
填寫申請表找不到對應資訊怎麼辦?
由於各國教育制度有差異,國外院校學科和專業設定與國內無法完全匹配,找不到相關學校、文憑或專業名稱時,大家選擇最接近的學科類別就行,這主要用於資料統計,不影響認證結果。
要是實在找不到完全匹配的,還可以手動編輯輸入,工作人員會根據提交的材料進行修改 。
多個學歷學位證書都要認證嗎?
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是自願的,大家可以根據實際需求提交申請。如果要認證多份文憑證書,記得按照一證書一認證的原則,在同一賬戶提交相應份數的申請,千萬別在一份申請裡上傳多個文憑證書 。
學位證書丟失還能認證嗎?
要是證書丟了,可以向頒證院校申請補發,然後再提交認證申請。如果院校無法補發,就得提供證書副本或院校官方出具的學位授予證明,同時還要提交學習期間完整的官方成績單 。要是護照和通行證也丟了,就需要提供《在外學習期間使用護照 / 通行證無法提交宣告》(官網可下載模板)和能證明學習地點的相關材料 。
留服認證對學習時間有要求嗎?
留服認證沒有明確規定在國(境)外學習的具體時長,主要參考各國的學位制度、資歷框架和質量保障機制,以及證書頒發院校的相關規定來評估。一般以 8 個月學期為例,會估算 180 天,但具體情況還得具體分析 。
留服認證對學習時間有要求嗎?
根據留教服官方檔案宣告,以下15種情況,會收到官方回執。

photo from https://zwfwbl.cscse.edu.cn
留服認證對學習時間有要求嗎?
目前,已經可以在北京留教服線下辦事處稽核辦理認證申請。據竹盟同學分享,最快十日能拿到認證結果。
今天關於留服認證新標註和常見問題的解讀就到這裡啦!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大家解決心中的疑惑,讓大家在留學認證的道路上順順利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Reference:
[1]https://zwfwbl.cscse.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