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130億美元換的OpenAI董事席,蘋果僅靠“刷臉”就拿下了!矽谷明星創企積極投靠大廠

作者 | 華衛
現在,國外那些 AI 創企似乎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並在自我獨立發展上開始呈現頹態。OpenAI 的董事會里現在“入駐”著蘋果和微軟的核心高管,Character.AI 也計劃賣給谷歌和 Meta。
而與此同時,科技巨頭們也在積極接洽 AI 創企對外投來的“橄欖枝”。由於他們正相互競爭開發尖端技術,尋求與頂級人工智慧初創企業建立合作伙伴關係和投資便不失為一條好路子。
OpenAI 董事會“失守”
今早,據外媒報道,蘋果已安排 App Store 執行長兼前營銷主管 Phil Schiller 代表其參加 OpenAI 的非營利性董事會。據悉,Schiller 將獲得觀察員的角色,這意味著他可以參加董事會會議,但不能投票或行使其他董事權力。
然而,加入董事會將使 Schiller 能夠更多地瞭解 OpenAI 的內部運作,以及該公司是如何做出決策的。更重要的是,董事會觀察員的這一角色,將使蘋果與 OpenAI 最大的支持者和主要的人工智慧技術提供商微軟在地位上相提並論。
據報道,去年微軟也以無投票權的觀察員身份加入了能夠控制 OpenAI 的董事會。顯然,讓蘋果和微軟同時加入 OpenAI 的董事會,可能會使 OpenAI 與任何一家合作公司的討論計劃都變得更加複雜。未來,他們將如何在 OpenAI 董事會中共存也是一個新問題。
目前,蘋果與 OpenAI 的此項合作並未涉及到任何雙方的資金交易。不過,蘋果有望從透過其平臺訂閱的 ChatGPT 中獲得一定比例的收益。
現在蘋果公司正致力於在今年晚些時候將 ChatGPT 整合到 iOS 和 macOS 中,如果使用者同意,整合後的 Siri 將可以向 ChatGPT 傳送更高階的查詢。而蘋果認為,對 OpenAI 來說, iOS 中 ChatGPT 的曝光比現金“具有等值或更大的價值”。畢竟,這筆交易將使 OpenAI 能夠接觸到數億使用者。
但微軟的情況又與蘋果不同,該公司可是實打實給 OpenAI 做了資金投入的。
作為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的一部分,微軟已向 OpenAI 投資了約 130 億美元,該合作伙伴關係允許 ChatGPT 製造商使用微軟的海量計算和雲資源,同時保持獨立業務。而根據交易條款,微軟有權獲得 OpenAI 利潤的一半左右,直到投資得到償還。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蘋果高管很少在與他們合作的公司中佔據董事會席位。這次,蘋果在 OpenAI 的安排將於今年晚些時候生效,雙方的合作細節也仍在不斷變化,現在 Schiller 尚未參加 OpenAI 董事會的任何會議。
據瞭解,Schiller 自 1997 年以來一直擔任蘋果 App Store 負責人、執行團隊成員。在 2020 年轉任 Apple Fellow 之前,他曾擔任 Apple 的長期營銷主管。在此職位上,Schiller 繼續領導 App Store 和 Apple 活動,並直接向 Apple 執行長蒂姆·庫克 (Tim Cook) 彙報。此前,Schiller 還領導蘋果公司為 App Store 辯護,使其免受全球反壟斷指控。
大廠競購“缺錢”的 AI 創企
還有一些曾經爆火的 AI 產品,如今也可能被更大的科技公司變相“收購”,如 AI 聊天機器人 Character.AI。
7 月 1 日,據外媒報道,Character.AI 已開始與谷歌和埃隆·馬斯克 (Elon Musk) 的 xAI 公司、Meta 等競爭對手初步討論了潛在合作機會。這些合作協議可能包括 Character.AI 利用合作伙伴的計算資源提升研發能力,作為交換,Character.AI 將提供一定程度的智慧財產權共享。
而早在今年 5 月,就有報道稱,Meta 和 xAI 一直在爭奪與 Character.AI 的合作伙伴關係。當時,據四位熟悉內情的人士透露,Meta 在與 Character.AI 進行的合作早期討論中,談到了雙方頂級研究人員密切合作的問題,比如預訓練和開發模型。
兩位知情人士說,Character.AI 與 xAI 也就類似的合作關係進行了試探性會談。但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Character.AI 與他們的討論重點是推進研究,而不是收購。
據瞭解,大型科技集團一直對試圖全面收購人工智慧初創企業持謹慎態度,因為擔心全球範圍內的監管行動。微軟與 OpenAI 的 130 億美元合作就正在接受英國和美國競爭當局的審查,儘管這兩家企業堅稱他們的合作伙伴關係不是合併。
公開資料顯示,AI 初創公司 Character.AI 由兩位前谷歌 AI 技術大佬於 2021 年 11 月創立,從安德森·霍洛維茨(Andreessen Horowitz)等風險投資公司籌集了超過 1.5 億美元的資金,用於建立包含動漫角色、遊戲角色等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吸引了數百萬使用者的關注。
Character.AI 的創始人之一、前谷歌研究員 Noam Shazeer 是 2017 年一篇論文的作者之一,該論文提出了 transformer 模型,目前該模型支撐著當今最好的 AI 模型。
據一位瞭解 Shazeer 的人稱, Shazeer 專注於構建 AGI,併為此尋找更多資源。“Character.AI 還在探索與其他團體的合作。”一位熟悉該公司戰略的人士說。
但在籌集新資金方面,Character.AI 似乎遇到了一些困難。據報道,過去一年中,該公司與包括紅杉資本在內的投資者進行了多次洽談,但有知情人士透露,公司尚未完成新一輪的風險資金募集。當前,AI 初創公司面臨的競爭與發展壓力似乎越來越大,不僅 OpenAI 和 Character.AI 在採取和尋求與科技巨頭公司合作的方式,其他 AI 初創公司也走向了相似的命運。
有爆料稱,亞馬遜和谷歌正在競購 Anthropic。上個月,Anthropic 剛推出了 Claude 3.5 Sonnet,被稱為是該公司迄今為止最強大的視覺模型,在標準視覺基準上超過了 Claude 3 Opus。
據報道,此前,亞馬遜和谷歌這兩家巨頭都分別向 Anthropic 大額注資。今年 3 月,亞馬遜宣佈已向 Anthropic 投資高達 40 億美元以獲得該公司少數股權地位的訊息。去年 10 月,谷歌同意向 Anthropic 投資高達 20 億美元,涉及 5 億美元的前期投資和 15 億美元的額外投資。
去年年底,Anthropic 曾表示,預計到 2024 年底其將產生超過 8.5 億美元的年收入。而一些接近該公司的人士認為,Anthropic2024 的年收入可能達到 10 億美元,即每月 8300 萬美元的收入。
目前,Anthropic 暫沒有披露其最新營收與整體財務狀況,但近期該公司在公司的財務戰略和運營領導上“換帥”。並且,從其最新發布的業務計劃來看,Anthropic 似乎確實難以獨立為之了。
今年 5 月,曾擔任 Airbnb 企業和業務發展全球主管、幫助該公司度過疫情時期並籌集超過 100 億美元的股權和債務資本的 Krishna Rao,接任了 Anthropic 的首席財務官。當時,Anthropic 聯合創始人兼總裁 Daniela Amodei 表示:“希望 Rao 幫助指導 Anthropic 進入下一階段的增長。”
7 月 2 日,Anthropic 宣佈啟動一項“為開發評估 AI 模型效能的第三方新型基準測試提供資金”的計劃。該公司表示,它已為該計劃聘請了一名全職協調員,並可能購買或擴大它認為有潛力擴大規模的專案。
Anthropic 支援新人工智慧基準的努力值得稱讚,但前提是背後有足夠的資金和人力支援。但考慮到該公司在人工智慧競賽中的商業野心,要完全相信它可能很難。
結語
對於這些 AI 創企當前呈現出的發展頹態,某 AI 領域知名專家在接受 AI 前線採訪時表示,“這是因為許多 AI 創企一直沒有找到好的商業模式。生成式 AI 最近幾年的炒作比較多,但現在估值撐不下去了,之後可能還會出現不少受此影響的企業。”
談及整個 AI 創業群體,該人士直言:“OpenAI是八二定律中的80%甚至98%,其他企業都是陪跑的。”
而在 Engineer/Investor張俊偉博士看來,AI 創企紛紛投靠大廠似乎也不是件壞事。
他表示, 像目前 Character.AI 針對小眾圈子做的內容,由於沒有產生一個正向的社會生產力價值,無法支撐未來的長期變現;如果能被 Meta 買了,有望獲得新的生產力。對OpenAI 而言,手機長期是 AI 在 C端的直接穩定觸達點, 蘋果在這方面有非常強的溢價能力;至於蘋果入主OpenAI董事會,可能是因為大模型做好終端效能的情況下,需要手搓大量運算元最佳化的程式碼,如果蘋果不進董事會,大家缺乏深層次的信任,也就沒辦法互相開放。
另外,張俊偉稱,“Character.AI 在 C 端遇到的問題不必太吃驚,因為國內做C端才是最強的,是我們卷出了TikTok,實際上是他們在抄我們。Character.AI本身做了一些創新,也有自己的模型,如果都艱難到這個地步,那也意味著中國'套殼'公司就是會死掉。雖然有人能薅到一些VC的錢,但這肯定不會長久。”
並且,張俊偉指出,國內的公司如果因此而死掉,要麼是想賺快錢,沒有遵循商業規則,要麼是 AI 太快了,沒時間去調整業務鏈了。
參考連結:
https://www.theverge.com/2024/7/2/24191105/apple-phil-schiller-join-openai-board
https://www.ft.com/content/3414cd0d-09e0-4246-a7db-4ef3032af8b8
https://seekingalpha.com/news/4121137-characterai-held-talks-with-google-meta-xai-about-tie-ups-report
https://www.ft.com/content/5cf24fdd-30ed-44ec-afe3-aefa6f4ad90e?trk=public_post_comment-text
https://techcrunch.com/2024/07/01/anthropic-looks-to-fund-a-new-more-comprehensive-generation-of-ai-benchmarks/
內容推薦
大模型正在推動歷史性技術革命,知識觸手可及。2024年6月14日至15日,ArchSummit全球架構師峰會在深圳成功舉辦,我們精選了峰會中聚焦AI大模型技術應用的相關PPT,內容涵蓋了華為雲AI原生應用引擎的架構與實踐、微眾銀行大模型研發實踐以及B站容量管理實踐等。關注「AI前線」,回覆關鍵詞「大模型落地」免費獲取PPT資料。
 活動推薦
AICon 全球人工智慧開發與應用大會,為資深工程師、產品經理、資料分析師等專業人群搭建深度交流平臺。聚焦大模型訓練與推理、AI Agent、RAG 技術、多模態等前沿議題,匯聚 AI 和大模型超全落地場景與最佳實踐,期望幫助與會者在大模型時代把握先機,實現技術與業務的雙重飛躍。
在主題演講環節,我們已經邀請到了「蔚來創始人 李斌」,分享基於蔚來汽車 10 年來創新創業過程中的思考和實踐,聚焦 SmartEV 和 AI 結合的關鍵問題和解決之道。大會火熱報名中,7 月 31 日前可以享受 9 折優惠,單張門票節省 480 元(原價 4800 元),詳情可聯絡票務經理 13269078023 諮詢。
你也「在看」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