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陳拙。
最近我在朋友圈看到了挺多事兒,都挺鬧心的,講給你聽聽——
上個月我的女同事,被人從6號線中段跟蹤了整整11站,中間換乘了一站,出了地鐵還尾隨快20分鐘。她猶豫很久,在人多的地方揪住對方問你想幹什麼?那人最後才承認了尾隨,說:“就是覺得你好看。”
女同事堅決要報警,那色狼到了派出所撲通就跪下了,痛哭流涕保證再不幹這事。
處理完一切,她打電話跟我商量,說那地鐵站就是她固定回家的路,再遇上咋辦。
她說自己問那個色狼最後一個問題就是:“如果我沒發現,你是會跟著我一直到家嗎?”
她是一個獨居女性。
我挺體諒她的,因為在城市裡被人跟蹤,是個想想就嚇人的事兒。
前段時間我還看了個日本的新聞,當地呼籲女性入夏了,不要買太多冰淇淋囤積。為啥呢?因為跟蹤者會以此評估你家住在附近(走太遠冰淇淋就化了),從而尾隨。

不僅要小心“雪糕刺客”,還得小心被人真捅一刀
想想挺搞笑的,買個冰淇淋犯得著嗎?可真就是類似的悲劇發生過,從而形成這種荒謬的都市生存指南。我那女同事也一樣,平時特勇敢一人(從敢揪住跟蹤者領子就能看出來),但私人領域一旦被侵入,也會馬上感到恐懼。
很遺憾,最後她的事兒,我沒法立即給她啥有用的建議,但是我重點強調了一件事——
朋友,不要為你心底萌生的那種恐懼,感到羞恥。
你遇到了突發狀況,大腦自動檢索相關的新聞與流言,讓你聯想後續可能的發展;這時產生的恐懼,是一種生理上要你逃離危險的訊號。
而過去那麼多天,我能為這位同事,還有許多獨居女孩們能做的事兒,就是為大家的大腦加點“料”——除了社會新聞和半真不假的流言以外,我要講4個真實的故事,裡面有能夠幫助大家處理類似危險的知識。
恐懼使你遠離危險,知識使你置身安全,請大家收藏好這4個珍貴的故事。

案件名稱:出租屋謀殺案
親歷者:法醫廖小刀
2017年6月,法醫廖小刀接到報案,有個女孩在出租屋內被害,且有性侵痕跡。
媽媽面對女兒的遺體時,甚至不能再摸摸她冰冷的臉。“因為那可能會破壞留下來的痕跡物證。”
為了調查這起案件,警隊出動了上百人,將整塊轄區翻了個底朝天。連十年老法醫廖小刀都沒想到,最關鍵的物證離他們不到十米,兇手也住他們身邊。
他一直住在案發的公寓樓裡,看著警察們調查取證,和其他租客一樣,在樓房裡往來如常。
法醫廖小刀想借此案提醒大家:如暫住在日租房等人員流動性大的場所,也不要忽視在日常生活中觀察自己的鄰居,部分傷害案件發生之前,對方很可能做出一些古怪的舉動,來試探你的反應。
點選圖片就能閱讀故事↓

案件名稱:褲襠巷凶宅案01
親歷者:法醫劉八百
2005年冬天,法醫劉八百接到報案,有個女孩被從地裡挖了出來,成了一截截的屍體。
警方調查卻發現,事發前後,有很多人來到這裡,幾乎每個都有嫌疑——其中包括女孩的前夫、上司、閨蜜、大老闆,甚至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男友。
更恐怖的是,事發的房子也成了名副其實的“凶宅”。自此之後15年,這裡先後入住12個人,5人喪命。
法醫劉八百的“風水”經驗之談:很多時候人們都說一處房子風水不好,是凶宅,其實在法醫的眼中,反而是因為居住區域的綜合條件不好,導致該地事故頻發。獨居女孩挑選居住的社群時,要注意遠離人員混雜的破舊民宅,選擇有監控系統、受控出入點和社群巡邏的小區。好的“風水”,也靠我們自己找。
點選圖片就能閱讀故事↓

案件名稱:隱罪
親歷者:刑警陳文章
2012年4月,刑警陳文章接下一起連環搶劫強姦案。這個犯罪團伙專挑獨身女孩下手,受害者有老師、白領、公務員還有在夜店工作的女孩等等。
陳文章知道,強姦案几乎是唯一一種,受害者不報案居多的案件,即使抓到罪犯,也會因為受害者不承認、缺乏證據而無法定罪。
這個犯罪團伙能被繩之以法,全靠一位勇敢的女孩站出來,她提供了一條內褲——上面有兇手的精斑。在被警察找到前,她儲存了整整一年。
刑警陳文章破案後的手記:在類似的性侵案中,現場遺留的內衣、擦拭的紙巾等等,上面都可能有兇手的生物樣本。如果有人恰好能儲存這些,提供給警方,那就是將兇手繩之以法的關鍵物證。
點選圖片就能閱讀故事↓

案件名稱:女探長
親歷者:刑警趙楚喬
2010年1月,警長趙楚喬接到一起連環性侵案:有7個獨居的年輕女孩被性侵,兇手臨走前,還提醒女孩們關好門窗。
為了調查此案,趙楚喬不但要扮成站街女追兇,還要面對同事們的質疑,甚至在追查兇手的過程中,她還發現自己也被兇手盯上了——即使她是一名女警察。
刑警趙楚喬想借此案提醒獨自在外的女孩們:希望女孩在外注意換上C型鎖,這種鎖芯不僅可以防盜,也可以防止各種型別的攻擊,鑽、鋸、砸都無法將門破壞。
點選圖片就能閱讀故事↓
這是一起在都市中發生的連環案件,記錄了負責此案的女刑警追兇全過程。
故事很長,如果你想閱讀警長趙楚喬完整的追捕過程,在後臺回覆【女探長】就能收到這三篇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