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普京究竟做了什麼,能讓特朗普火冒三丈到失態?

當地時間3月3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他對俄羅斯總統普京非常生氣,如果因俄羅斯的原因導致俄烏衝突不能儘快達成停火協議,美國可能對俄羅斯石油買家徵收二級關稅。
他還表示,如果俄烏停火協議沒有達成,這一關稅措施將在一個月內生效。
此前普京在27日公開表示,可以在聯合國主持下,與美國、歐洲以及俄羅斯的盟友共同討論烏克蘭實行臨時管理的可能性,以便在烏克蘭舉行民主選舉。
但普京的提議並沒有得到聯合國的同意。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認為,烏克蘭沒有必要在聯合國管理下舉行新的選舉。他表示:“烏克蘭有一個合法政府,顯然這必須得到尊重。”白宮也火速表態,強調“烏克蘭的未來只能由烏克蘭人民來決定”。聽到美國人說這樣的話,還是不免忍俊不禁。

而普京的話,傳到特朗普耳裡時就成為了他開麥的導火索。特朗普在接受美國NBC電視臺採訪時表示,“當普京開始質疑澤連斯基的合法性時,我非常生氣,要在烏克蘭選出新的領導層意味著俄烏衝突無法達成協議。”
更讓特朗普感到氣憤的是,俄烏停火協議徹底卡殼。他本想在復活節(4月20日)前促成這一“歷史性成就”,並利用停火協議為自己的“黃金時代”加分,但俄羅斯國防部反手就控訴烏克蘭使用美國提供的火箭炮炸燬了庫爾斯克的天然氣站;此外,俄羅斯還暗示,法國衛星和英國專家在背後搗鬼。
經過這麼一番折騰,有點眉目的特朗普“和平使者”人設又要立不起來了,他肯定是著急壞了。

當然,特朗普的憤怒裡也不失盤算。今年一月,特朗普剛剛上任時,美俄關係來到近些年來的最高點,特朗普也被外界調侃為,“要把烏克蘭當成籌碼送給普京”。
但由於美國斡旋下的俄烏停火遲遲無法實現,給了民主黨反擊特朗普的理由;支援特朗普的選民也開始懷疑其對俄的態度。此時,特朗普藉機發飆,立個“硬漢”形象,更像是表演給美國國內看的戲碼。
此前,特朗普就被普京玩得“團團轉”。美國政府針對俄烏停火先是提出了一個“30天全面停火”的說法,普京回應道,“要解決危機的根源才行”,最後這說法變成了“30天互不襲擊能源設施”。
美國隨後提出“黑海停火”,普京則回應道,“必須先解決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最後雙方各發了一份各執一詞的宣告。

整個過程當中,特朗普逐漸感到不對勁,儘管普京政府表面上在回應自己,但實際上什麼都沒答應。
面對這樣的局面,特朗普是真著急啊。所以,他在採訪時又丟擲瞭如果與俄方無法就停止在烏克蘭的“流血衝突”達成協議,美國將對所有來自俄羅斯的石油徵收二級關稅的威脅,這意味著如果有國家從俄羅斯購買石油,就不能和美國做生意了。
從現有資料來看,俄羅斯每天出口700萬桶石油,而俄羅斯石油佔全球供應的10%,如果美國真的向俄羅斯加徵50%的關稅,那麼油價將立刻上漲,而跟著美國的歐洲盟友們,恐怕又有苦頭吃了。況且,中國、印度、土耳其都是俄石油的大買家。而按照特朗普的說法,這些國家要麼乖乖配合美國製裁,要麼就離開美國市場。

但特朗普真的敢這麼幹嗎?在他的第一屆總統任期內,對華加徵關稅讓美國企業苦不堪言,現在又要加上很多盟友國家,就連美國國會恐怕也無法答應。
更魔幻的是特朗普剛剛罵完普京,回頭又找補了一句,不過我倆關係還是鐵的很,計劃下週再次進行溝通。他還信誓旦旦的保證,只要普京肯做正確的事,我分分鐘消氣。

這種“打一巴掌給一顆甜棗”的操作,把圍觀此事的群眾看得一愣一愣的。但這也恰恰暴露了特朗普和普京、美國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本質,那就是到底關係如何,取決於當下的利益糾葛。
在特朗普放話的24小時之內,俄羅斯官方並沒有對此給予回應。只有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陰陽表示,“西方制裁都是非法的。”普京更是極其淡定,和往常一樣強調,“支援和平解決衝突,但絕不犧牲俄羅斯的利益。”
整體看下來,特朗普是無能狂怒,於是威脅發動新一輪制裁,但最終效果,似乎並沒有什麼用。

此次特朗普對普京的喊話,更像是一場賭博。特朗普賭的是,普京會不會在關稅威脅之下對美國退讓;堵的是美國國內的選民會不會買“強硬人設”的賬;賭的是歐洲盟友是否會繼續咬牙跟進。
但外人看來,特朗普的喊話更像是在掩飾自己的心虛,大國博弈從來不是比誰的嗓門大。
圖片源自網路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揭 秘|探 討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揭 秘|探 討



